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10-13 00:17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25 09:35
徐新海 上海新华传媒股份有限公司原总裁办公室副主任 我国新华书店的改革是伴随着解决“买书难”起步的。“为读者找书,为书找读者”曾经是新华书店重要的服务宗旨。可以说,新华书店的改革是在读者不断增长的需求和呼声中,经过几十年不断改进,渐进式地发生深刻变化的。 为了给读者提供一个舒适的购书场所,全国各大城市商业中心纷纷建造了以“书城”、“购书中心”等命名的购书场所,一个比一个漂亮,一个比一个气派。如建成于2006年的深圳中心书城,建筑面积8万平方米,其中书店面积2万余平方米,作为体验式书城,中心书城融合了书店、休闲娱乐、创意产品、文化精品等,开创了国内书业的先河。2009年,花了5个月时间进行全面改造的成都市购书中心经营面积从9600平方米提高到2万平方米,书城内多了电影院、书虫吧、儿童乐园、餐饮等新元素,书城建成后被称作是读书人理想的“精神家园”。可以说,我国各地新华书店的购书环境是比10年前有了极大的改善! 许多读书人对此似乎还未不满意。不时有人抱怨:新华书店似乎成了教辅书专业店,学术图书、专业图书要么买不到,要么查不到。就拿上海来说,常常有读者到号称拥有30万种图书的上海书城购买专业书籍而不能如愿。有些营业员倒也很实在,在这种情况下往往会向读者推荐一个好的去处:“请您到季风书店去看看?”上海书城坐拥几十万种图书而不能对读者提供满意的服务,看来不能简单地从服务质量、服务态度上去找原因。 我国书业目前正逐步进入一个低增速时代。开卷监测数据显示,我国2010年上半年的图书销售总额同比增长率仅为1.97%。是读者的需求下降了吗?在书业营业面积大规模扩张的同时,能否在经营模式的改变上不以销售码洋论英雄,而是扎扎实实地以读者需求为出发点,多一些创意和变革?现在似乎新华书店的改造多以*为推手,书城是越造越大,但民间的力量却在逐渐消退,民营书店一个接一个的倒闭就是证据。 其实,笔者认为这并不是一件好事!*有资金建造一个一个大书城,却很少花大力气去培育大市场。还以上海为例,建国前,上海有一条著名的文化街——福州路,上世纪30年代,这里曾经是全国最为发达的中国出版业的发祥地。从上世纪80年代起,福州路文化街的重建就数度被提上议事日程,但随着上海书城的建成开业,文化街就很少有人提起了。 笔者曾经希望,如果福州路因交通的原因,无法恢复昔日文化街的旧貌,*还是完全有能力通过整合、调整,在其它地方再造一条文化街的。其投入的资金以及所得到的社会效果,肯定将大大优于造大书城的代价。文化街店多成市,通过市场的法则,完全可以吸引多样化有文化内涵的书商加入。 如果说,在图书发行*改革提倡“三多一少”的初期,我国有些省市还可以看到类似文化一条街的“书店街”的话,现在,这样的文化街市几乎是没有了。作为一座城市的文化地标,设一至二座大书城,是很有必要的,但如果大书城消灭了多样化的小书店,对读书人来说,其实并不是一件好事。记得若干年前,为了保护中小书店的利益,我国近邻日本曾经颁发过一个“铺面法”,是严格*大型书店营业面积的。虽然近期对其“铺面法”的具体实施有所不详,但制订该法案的初衷是很值得我们思考的。热衷于书业的民营资本,没有一点对文化的追求,是断断不会趟书业浑水的;当民营书业一个一个地退了出去,很难说我们的书业是成功的! 一个出版文化企业,要在文化市场上获得文化消费者的青睐,除了经济实力,还需要一些其它的东西,譬如文化底蕴、人脉以及适合文化潮流的具体对策等。 大书城搭建了一个靓丽的外表,但毕竟商业气息太重;大连锁加快了图书的流通,但缺少了书店的个性。读书人要的是一个能买得到自己所需图书的场所,可能外表却是其次的,整洁就好。读书人不要那种满世界充满吆喝声的嘈杂庙会似的书肆、书展,能够安安静静地读书就好。在这里,我想我们的新华书店经营者是否可以在专业、特色书店的建设上面再多一点建树呢?曾经辉煌一时的专业、特色书店在组建集团、发展连锁经营的改革声中,渐渐式微,个中原因,有进货*上的大包大揽,有专业书店经济效益的逐年下降,也有专业人才的大量流失。 我们可以用大量的金钱去造一个比一个漂亮的书城,但却很少有人去花点时间,对专业的、特色的书店的建设下点工夫!读书人对此当然不会满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