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10-13 13:01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1-04 09:19
走进三国,面对文化新潮的冲击,我感受最深的就是儒学的文化地位大大地衰落了。三 国为我们展现的那一个个鲜活的人物生活中,越礼叛教的言行比比皆是,儒学的式微并 不仅仅表现在士人的生活中,它的衰落是全面的。 汉代自从汉武帝刘彻“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后,儒学便成为封建文化的正统,并且 愈来愈成为垄断人们精神思想的工具。儒学的这种统治地位首先表现在它是两汉封建王 朝的统治原则,其经典已渗 透到*权力中去,成了*权力的一部分。所谓“以《 春秋》决狱,以《禹贡》治河,以三百篇当谏草。”便是儒家经典在*权力中的地位 的很好说明。其次,儒学是士人进入仕途的敲门砖。武帝时立五经博士并置弟子,博士 弟子考试成绩优异者可以入仕。至此以拍,公卿 、大夫、士吏都 成为文学之士,通 晓儒家的经典成为做官食禄的主要条件。这对士 大夫阶层无疑具有极大的吸引力,儒家 经学成为众多士人毕生研究的对象。此外,儒学也是两汉士人立身的基本准则。在儒家 正统思想的哺育之下成长起来的两汉士人,以孔子“臣事君以忠”作为理想品格。在他 们看来 ,君是受天命以君临臣民的,“唯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春秋繁 露》)天子是法天而行道的,故有绝对之权威。他们对于君,对于政权所持的是一种十 虔诚的态度。(写到这里不禁要发点牢騒,自从辛亥*以来,本以不适应社会的儒学 思想为何还是被*推而广之呢?就像上次看到的关羽文化节一样,愚民乎?传统乎? 打着传统的名义愚民!只是牢騒,诸位不必介怀。) 儒学的这种统治地位在武帝之后的两汉王朝中基本没有改变。但至汉魏交替三国鼎 立之际,儒学的统治地位开始发生了动摇。造 成儒学地位 动摇的原因 ,首先是汉 王朝统一政权的衰落。 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本身就是汉王朝统一政权所赋予的,王权的衰落必然对儒家思 想的地位产生世大冲击。汉王朝政权的崩坏,始自宦官外戚的专权。宦官参预朝政,并 非始于东汉后期。汉武帝设立中书谒者令,宦官主持沿书工作,已参预了朝政,只是被 用来强化皇权,并未酿成祸害。外戚专权也不始于东汉后期。霍光威赫于昭、宣两朝, 外戚实已干预了朝政。不过霍光持正,于王朝政权亦未造成祸害。史称其“处废置之际 ,临大节而不夺,遂匡国家,安 社稷。”(《汉书.霍光传》)光武帝刘秀自称“以柔 治天下”,即对统治集团尽可能地予以宽容笼络,其手段之一就是与皇室及功臣宿将的 家族联姻,用婚姻关系作为维系*关系的一种纽带。因此,东汉王朝先皇后不出窦融 、邓禹、马援、梁统等功臣家族之外。这种做行而久之,便在皇帝身边培植出了一种侵 蚀皇权的强大 的外戚势力。自东汉第四个皇帝和起,就开始了外戚专权的局面。大将 军窦宪专权于和帝时期,威权之盛,几乎到尚书以下属官商议着打算称他万岁的地眇。 和帝死后,其子刘隆即位,当时才过百日,邓后临朝,与兄邓骘掌握朝政,第二年刘隆 死,刘祜即位,当时才十岁,是为安帝,在位十九年,死后阎后临朝,与兄阎显擅权, 立刘懿为帝。刘懿三月即位,十月即为宦官孙程等所杀。孙程又立11岁的刘保为帝,大 权落到了宦官手里,开始了东汉后期宦官专权的政局。此后,外戚与宦官轮流交替专权 ,直至桓、灵之际而达于极至。直至董卓废帝,群雄并起,东汉灭亡。 话说天下大事分 久必合……(呵呵,话题扯远了) 君臣之义本是两汉士人的儒家品格之本,而现实*生活中君之义既已紊乱,儒家 正统思想当然便 惶惶然无栖身之所。据《后汉书.儒林传序》中载,邓后临朝后,采取 了一系列措施希望复兴儒学维护王朝的统一政权,当时“游学增盛,至三万作生”,然 而“章句渐疏,而多以浮华相尚,儒者之风盖衰矣”。可见,不管形式上采取何种措施 ,有何种变化,随着王朝政权的衰落,儒学的式微却是无法换回了。君臣之义既已紊乱 ,《春秋》大义便也无法为之解说了,儒家的正统思想与现实*的格局已不能相容, 它的衰落也就是理所当然的了。 随着王朝统一政权的衰落,儒家正统思想与现实*的格局的抵牾,以“事君以忠 ”的儒家思想为立身准则的士人与政权的关系,也已开始不知不觉地发生着变化,他们 由维护朝纲,忠于皇权,维护统一政权,变得渐渐疏离政权了。他们由最初的政权维护 者,逐渐转变成为政权的批评者。儒家思想在他们的立身原则中已渐渐失去了权威性。 这种蔓延于士人心中,与统一王权、正统思想渐渐分开来的疏离心理,最终导致儒学独 尊地位的丧失。 士人与政权的疏离有一个发展过程。两汉士人视君臣大义为立身准则,外戚与宦官 向为士人所不齿,对于他们窃取朝*,凌*主上,淆乱君臣之义,常使一心一意维护 统一王权的址人痛心疾首。于是,一次次的上疏抗争便开始了。窦宪专权,乐恢上疏和 帝要求抑制窦氏权柄,却为窦宪胁迫自杀。安帝时宦官擅权,杨震上疏要求削弱宦官权 力,后被遗归乡里,于半路上饮鸩自杀。顺帝时张纲上疏直指当时不可一世的梁冀,言 其“无君之心十五事,皆臣子所切齿者也”后却被派到当时的盗贼蜂起的广陵郡去做太 守。他虽然把广陵治好了,不到一年也累死了。反对宦官外戚的一次次失败,对于士人 心理无疑是很大的打击。他们之所以反宦官反外戚,本意是完全忠于君权,是一心一意 维护正在崩溃的王朝政权,但他们的忠心耿耿换来的只是一次次失望。王权在他们心中 的地位开始发生变化。而给士人心里更大震动的, 是此后发生的两次党锢事件。 士人由忠于皇权而反对宦官外戚*的**,意在维护王朝政权,而这个政权 对他们的报答,却是一次次残酷无情的打击。这些打击使他们对于政权的向心力很自然 地慢慢消失了,他们的心态,从忠于皇权,转向了标榜自我,转向了批评政权。“匹夫 抗愤,处士横议”为其时士人之普遍心态。党人的形成 ,正是士人对政权持一种共同的 批评态度必然结果。士人党群的形成 ,使士人与朝廷腐朽势力的矛盾进一步激化,并最 终爆发了“党锢之祸”。两次党禁党人死者百余人,受牵连而死、徒、废、禁者又六七 百人。党禁中的主要党人,者是当时士林的清英,他们在社会上有着很高的声望 。他们 的被害,在士人阶层中震动是巨大 的。 党人的重要代表人物陈蕃,《世说新语.德行》第一则言其“言为士则,行为世范,登车 揽辔,有澄清天下之志”,因得罪宦官而被 杀。另一位重要党人李膺,第一次党禁免官 归乡,“天下士大夫皆高尚其道”(《后汉书.李膺传》)。第二次党禁起,有人劝他逃走 ,他说:“事不辞难,罪不逃弄,臣之节也。”(《后汉书.党锢列传》)乃诣狱,最终被 拷死。“八顾”之一的巴肃在遭拘捕时,不仅不逃,而是“自载诣县。县令见肃,入阁 解印绶与俱去。肃曰:‘为人牙者,有谋不敢隐,有罪不逃弄。既不隐其谋矣,又敢逃 其弄乎?’遂被害”、范滂也是一位有“澄清天下之志”的党人,《后汉书》中说他下 狱,讯问党人时,他年少在后,却越位而前,慷慨陈辞:“窃闻仲尼之言,见善如不及 ,见恶如探汤。欲使善善齐其情,恶恶同其行,谓王政之所思,不悟反以为党史。 ”范 滂之言,忠愤悲壮,实足以感动人心。后获释南归,“始发京师,汝南、南阳士大夫 迎 之者数千”。当诏下急捕范滂之时,督邮抱诏书而泣,县令解印绶与俱亡。党人行为之 震动于当时士林者竟至此。 罗宗强先生在《玄学与魏晋士人心态》中曾说:“两次党禁,无疑是士人与朝廷腐朽势 力矛盾的总爆发,同时,也是士人在心理上对于王朝政权的最后一次眷恋。”他们本意 在维护这个政权,而这个政权 不仅不保护他们,而且以他们为仇敌,忠而见疑这是一 种怎么样的悲哀啊!名士的潇洒风流与慷慨赴义,在当时强烈地震撼着士人们的心。他 们用鲜血与生命谱写的一幕幕历史悲剧,与其说是维护名教,倒不如说是对儒家正统思 想束缚的挣脱,是一种疏离心理的鲜明表现。正是这种对儒家正统思想的疏离心理,魏 晋三国思想领域的大变动准备了条件。 伴随着儒学地位的下降,诸子思想 开始重新活跃起来。 刘勰在《文心雕龙.诸子》中将汉末王符的《潜夫论》、崔实的《政论》、仲长统的 《昌言》都归入诸子之列。《隋志》则将崔实列入法家,仲长统入杂家。崔实《政论》 主法、主权变、,主张乱世用法治,并对经学的“拘文牵古,不达权变”提出了批评, 其法家思想甚为明显。仲长统的《昌言》不仅有明显的老庄思想,还有名家思想,并针 对儒家之“孝”,提出了“义”为准则的新解释,这对传统经学来说,确乎已属异端了 。另据史*载:刘陶善论纵横(《三国志.刘晔传》),沈友注《孙子兵法》(《三国 志.吴主传》),刘翼“著书数十篇与丁仪共论刑礼”(《三国志.刘翼传》),鲁胜著 有《墨辩序》(《晋书.鲁胜传》)。刘备遗书刘禅“闲暇历观诸子及《六韬》、《商君 书》”,诸葛亮手抄申不害、韩非子、管子的著作给刘禅兄弟作教材(《三国志.先主传 》注引《诸葛亮集》)。 诸子之学的蜂拥而起,使现实生活中的行为准则也开始变得多样化。儒学以往所奠 定的种种行为规范,都被打破了,可以说是各行其事,论无定检。孔融除了在父母论时 放荡形骸外,在他的《汝颍优劣论》中说,汝南之士优于颍川之士,理由之一,是汝南 之士敢于与天子相颉颃,而颍川之士不 敢。这种论定是非的标准的多样化在当时社会中 是比较普遍的。陈琳为袁绍写的一篇声讨曹操的檄文,把曹操说得十恶不赦。后来他归 顺了曹操,有人讥讽他,他就写了一篇《应讥》,说“世治,责人以礼;世乱,则考人 以功,斯 各一时之宜。……是以达人以君子,必相时以立功,必揆宜以处事”。在他 看来,现实中已不存在忠与不忠的问题,有用的便 是正确的。统一的价值标准已让位于 不同的取向了。更明显的是当时的人才观,其标准也各不相同。刘焉荐 任安,因为他 “味清道度,厉节高邈”,是就其品格而言的;刘桢论邢颙,称其“玄静淡泊,言少理 多”。(《三国志. 邢颙传》)则颇以道家为是;孔融荐祢衡,赞美其志节之外,更侧 重于其才能; 郭泰论人,有所奖掖,往往重其德性。曹操三下求贤令反复强调取士不 废偏短,唯才是举。以实用为目的,一切的首先准则,在他那里都要视其时其地于他是 否有益来论定是非。可见标准原是没有一定的,有用的就是标准。重实用,而无固定标 准,在当时的影响是相当普遍的。 在中国历史*最混乱、社会上最苦痛的时代,社会秩序的大解体,礼教 的总崩 溃,然而却是精神史上极自由、极解放,,最富于智慧、最浓于热情的一个时代 。思 想领域儒学一尊的局面完全是被打破了,没有了统一的价值观念,也没有了统一的是非 标准,思想学术界进入了一个非常活跃而又变动不定,多元并存而又相互渗透的时期。 思想和信仰的自由、艺术创造精神的勃发,这是强烈、矛盾、热情、浓于生命彩色的一 个时代。但是儒学毕竟是中国文化的主要载体,它熟通六艺,重在教化和积极用世的优 良传统,追求立德、立身、立言的价值观念,始终蕴藏着潜在的生命力,成为维护和支 撑封建统治政权的精神支柱。因此,儒学的式微短暂的时期,只是需要一个重整融合, 重新确立方针及定位的一个过程。 用《傅雷家书》来结束全文:“那时的风流文采既有点儿近古希腊,也有点儿像文 艺复兴时期的意大利; 但那种高远、恬淡、素雅的意味仍然不同于西方文化史上的任 何一个时期。人真是奇怪的动物,文 明的时候会那么文 明,谈玄说理会那么隽永, 野蛮的时候又同 野兽毫无分别,甚至更残酷。奇怪的是这两个极端就表现在同一批人同 一时代的人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