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10-13 07:55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1-01 17:14
文 凝妈悟语
看到孩子老师发的消息,新一年的体质检测又开始了,不同的年级有不同的项目。
所有年级都要测试BMI和肺活量,运动项目包括跑步、坐位体前屈、跳绳、立定跳远、仰卧起坐、引体向上等等。
不禁为孩子们捏了一把汗,不爱运动的孩子,能顺利过关吗?
说到运动,长期以来一直处于比较尴尬的地位。从孩子出生到上高中,最重视的莫过于初中阶段,因为关系到中考。
但非常有感触的是,如果之前不重视运动,到初中再去加强,孩子已经形成惰性,心理上不容易接受,身体上也很难达到优秀水平。
那孩子从几岁开始运动好呢?
李玫瑾教授认为:孩子4岁左右就要开始 体育 运动。而且,运动不只是能锻炼身体,还有更多好处。
亚里士多德说“生命在于运动”。是的,世界万物都存在于运动当中,就像一潭水,如果不流动,就会变成死水。
当我们运动的时候,全身的细胞才有活力,心脏更强劲地跳动,血液更快速地循环,肺部更不知停息,肠胃更顺畅蠕动......
看那些运动员,浑身充满力量,活力四射,而那些不太运动的人,就显得弱不禁风,生机不足。
对于孩子来说,运动就是促进身体发育的“ 健康 药”。
运动有助于孩子长高:运动可以促进生长激素的分泌,也可以使骨骼变长。户外运动,接受日光照射,补充维生素D,促进钙质吸收,同样促进骨骼发育。
运动有助于孩子睡眠: 美国睡眠基金会指出,规律运动可以让大多数人睡得更好 。因为运动能够使人体的核心体温发生变化,模拟入睡前的温度变化,帮助睡眠。太阳光的照射,也会调整生物钟,让身体找到合适的睡眠时间。运动消耗大量精力,让大脑变得疲劳,也更喜欢睡眠。
运动有助于提升免疫力:运动时体温升高,引起内分泌变化,能够改变免疫细胞的数量和功能活性变化,提升阻止病原微生物的能力,提高抵抗力。
运动让孩子变得更有力量: 运动可以使肌肉收缩能力和张力增强,提高肌肉力量、速度和承受力,让孩子变得更强壮。
运动让孩子拥有更完美的BMI值:运动会消耗多余的脂肪,避免脂肪堆积,获得理想体重,从而有一个更完美的BMI值。
李玫瑾教授在一次访谈中说,在操场上特活跃的,都是学习特优秀的,特别怪。
记得上学的时候,“四肢发达头脑简单”这句话非常流行,当时身边的 体育 生,成绩一般,误认为这句话很有道理。实际上,他们并不是不聪明,而是他们没有把心思和时间用在学习上。
现在很多优秀的学生,也是操场上的佼佼者。有调查结果显示,全国的状元中,有50%以上的孩子都喜欢运动。像山东状元孟令昊,就特别喜欢踢足球,还参加过市级的足球比赛。
《运动改造大脑》中提到,大脑内的每个神经细胞通过树状分支上的“叶片”相互接触,而运动可以促进这些分支生长并发出许多侧支,因此能从根本上增强大脑的功能。
在美国的内珀维尔市,1.9万名学生增加了上课前的 体育 锻炼,他们不仅成了全美体质最强的孩子,还挤进了全美最聪明的孩子之列,效果让*为惊讶。
脑神经科学研究发现,运动能让人长出新的毛细血管、增加血管宽度,让血液流通更顺畅。身体各个器官可以得到更多氧气和葡萄糖,能量增多,废料减少,大脑的工作效率就会提高。
我也有过这样的感受,如果在工作中感到大脑迟钝,没有任何思路,就会出去运动一圈,即使是半小时,大脑也会变得轻松,回来之后就能正常工作,文思泉涌。
陪孩子背诵课文的时候,孩子坐在那里总是记不住,我让他到可以自由活动,爬上爬下、走路都行,背诵效率居然也提高了。
所以,从理论和实践来说,运动真的是大脑的聪明药,不能忽视。
李玫瑾教授提到,缺少运动的孩子,神经就没有兴奋透,心理就容易出问题。
在孩子小的时候,我们并不会关注孩子的心理问题,到了青春期,孩子的心理问题明显,我们才会关注,但很容易抓瞎。如果孩子从小养成运动的习惯,不仅心理问题减少,而且感到不开心的时候,出去运动一会儿,压力会得到很好的释放,心情会有明显好转。
儿子上初三的时候,心理压力很大,经常性的心情不愉快,无法安心写作业,甚至有时候不想去上学,找个理由逃学。当时,我也是豁出去了,哪怕不写作业,也要调整好心理状态。每天都带他出去散步,才慢慢好转。如果他再喜欢运动一些,进行一项更为剧烈的运动,恢复得会更快。
白岩松说过,我经历过很多挫折打击和各种抑郁的可能,不舒服的时候出去跑啊,一身汗下来,就觉得好多了。
《运动改造大脑》中也提到,运动可增加体内血清素、去甲肾上腺素和多巴胺的水平——这些都是传递思维和 情感 的重要神经递质。所以,运动有助于调节心理状态。
另一方面,运动也不是轻松的事情,需要耐力、毅力,如果孩子能坚持运动,能练就吃苦的能力、抗挫折的能力。
比如长跑,800米跑,几分钟下来就会累得气喘吁吁、嗓子冒烟、*疼痛、腿疼好几天。如果能坚持下来,经常性长跑,孩子就能体会到由沉重变轻松的愉悦,获得心理上和生理上的双重提升。
长跑这类需要克服身体极限的运动都能坚持下来,以后遇到困难的事情,也就不在话下来。
所以,说运动是调节心理状态、增加心理韧度的“情绪药”一点都不为过。
小孩子其实是活泼好动的,4岁左右的孩子,又非常崇拜父母、依赖父母,对父母言听计从,所以让孩子开始运动易如反掌。
父母的陪伴,会让孩子对运动更有好感。
近4岁的二宝经常由爷爷奶奶陪伴,但是如果爸爸妈妈在身边,他会优先选择爸爸妈妈。和爷爷奶奶在一起运动时,他经常耍赖,一会儿就表示累,不想走,要抱。
而和爸爸妈妈在一起,就不会找很多理由,能跑能跳,活力无限的样子。因为父母更有威严,更能鼓励他多运动。
有规律的运动,更容易让孩子坚持。
孩子非常有秩序感,一件事重复做,他会坚持如一,不喜欢打破规律。如果每天坚持运动,养成习惯,孩子一天不运动,就会感觉坐立不安。
世界卫生组织建议,青少年儿童每周至少需要保持平均60分钟中到高强度的身体活动,且每周至少需要包括3次高强度的有氧运动和力量训练,可以让孩子按这个建议运动。
多尝试不同的运动,让孩子更开心。
孩子喜欢新鲜感,也需要了解更多运动。可以尝试不同的运动,让孩子都有所了解,以便以后选择一项一直坚持和热爱的运动。
比如这周跑步,下周骑平衡车,下下周去爬山等等,让孩子接触不同领域,接触不同的刺激,获得新的兴趣点,既有乐趣又获得新知。
现在越来越重视 体育 运动,但是很多小龄孩子家长还没有关注。所以,特别提醒家长们要早让孩子运动,一般4岁左右就要开始了,不仅仅是为将来 体育 考试做准备,同时还能使孩子身体更 健康 、更聪明、心理更稳定,真的是 健康 药、聪明药和情绪药,收好这个宝贝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