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10-13 19:03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1-09 02:27
劳动者在工作期间因为某种原因受到伤害并且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并且造成了该劳动者无法继续工作生活。按照我国法律 法规 规定,用人单位要对受到 工伤 的劳动者进行负责。在经济以及心灵上给予劳动者补偿。在劳动者受到工伤后劳动者的身体需要休息静养康复。那么工作时工伤职工康复期待遇怎么算? 一、原 工资福利 待遇不变,由所在单位按月支付。 根据《 工伤保险条例 》第三十三条规定,工伤职工停止工作,治疗工伤期间,包括住院期间和出院后休养期间,称为 停工留薪期 ,按遭受事故伤害前正常上班期间工资福利待遇不变,由所在单位按月支付。 二、工伤职工的停工留薪期应当凭职工就诊的签订服务协议的医疗机构,或者签订服务协议的工伤康复机构出具的休养证明确定。 停工留薪期超过12个月的,需经设区的市 劳动能力鉴定 委员会确认。设区的市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确认的停工留薪期结论为最终结论。 三、工伤职工停工留薪期的“原 工资 ”,《工伤保险条例》未定义,各地规定大致有以下三种计算方法: 1、指 加班费 之外的工资; 2、受伤前12个月平均工资; 3、受伤前12个月加班费之外的平均工资。 用人单位不依法支付工伤职工停工留薪期工资的,工伤职工可以申请 劳动争议仲裁 维权。 四、工伤康复期是多久 《工伤保险条例》中规定的停工留薪期,即康复期,是指职工因工负伤或者患 职业病 后暂时停止工作接受治疗,并享受有关 工伤待遇 的期限。《条例》规定停工留薪期一般不超过12个月,伤情严重或者情况特殊的,经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确认可以适当延长,但延长不得超过12个月。《条例》规定的一般不超过12个月,并非每一个工伤职工都需要12个月的停工留薪期,而是要根据其伤情、病情来确定。 五、工伤康复期的工资怎么算 《工伤保险条例》第三十三条“职工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需要暂停工作接受工伤医疗的,在停工留薪期内,原工资福利待遇不变,由所在单位按月支付。 停工留薪期一般不超过12个月。伤情严重或者情况特殊,经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确认,可以适当延长,但延长不得超过12个月。工伤职工评定 伤残等级 后,停发原待遇,按照本章的有关规定享受 伤残 待遇。工伤职工在停工留薪期满后仍需治疗的,继续享受 工伤医疗待遇 。 生活不能自理的工伤职工在停工留薪期需要护理的,由所在单位负责。 工伤职工康复期待遇 应该按照我国法律规定是属于停工留薪期。在此期间,劳动者的后期恢复期一般都按照12个月为主,特殊情况除外。并且在停工留薪期劳动者的工资待遇都应该跟平时上班期间一样。用人单位不能以劳动者未到用人单位上班为借口就不予支付劳动者工资以及履行其他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