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庭之东江水西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10-13 04:42
我来回答
共2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29 19:56
登岳阳楼·洞庭之东江水西 - 作品概况
作品名称:登岳阳楼·洞庭之东江水西
创作年代:南宋
作者:陈与义
作品体裁:七言律诗
登岳阳楼·洞庭之东江水西 - 作品原文
洞庭之东江水西,帘旌不动夕阳迟。
登临吴蜀横分地,徙倚湖山欲暮时。
万里来游还望远,三年多难更凭危。
白头吊古风霜里,老木苍波无限悲。
登岳阳楼·洞庭之东江水西 -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1128年(建炎二年)初秋,距靖康之难已有三年。随着金兵大肆南侵,陈与义和普通百姓一样,饱尝颠沛流离之苦,更常有性命之忧。到了襄汉一带,稍获安定,然而此时国家的局势绝难令诗人心安。宋徽宗、宋钦宗二帝被掳掠至金国,乱中登基的宋高宗赵构难以担当中兴之大任,正与臣僚苟安于扬州。金兵却野心勃勃,并不满足于和南宋分南北而治,他们一方面在北方扫除宋朝残余的守备力量,一方面渡过黄河南下,准备一举消灭南宋。在逃难途中,陈与义的心情如同国家的局势一样暗淡,看不到希望。即使在登临天下名胜岳阳楼时,他也未能稍感振奋,却更唤起了无限的悲戚之感,为之感到伤怀,于是写下了《登岳阳楼》二首。《登岳阳楼·洞庭之东江水西》是其中之一。
登岳阳楼·洞庭之东江水西 - 作品赏析
以委顿、悲戚的心情,那是很难欣赏岳阳楼四周雄壮的景致的。全诗用夸张的笔法来尽力描画山河美景,在这首诗中,山河风光不但不能以庞大的体量及永恒之感暂时化解登临者的消沉情绪,反而呼应、加重了登临者的悲凉心情。从整首诗显现出来的情感脉络来看,诗人无心欣赏自然景物,而一直被他自己的情绪牵扯着,压抑、沉闷,思乡、忧国……最后径直以“悲”作结,笔力千钧。
首联两句,“洞庭之东江水西”大致点出岳阳楼的地理位置,“帘旌不动夕阳迟”为写景,从中约略见出诗人的存在。首句的空间感很开阔,可是次句的写景给读者闲静清冷的感觉,迅速地将前一句的开阔境界消解掉了。
颔联两句出现诗人主体的身影。“吴蜀横分地”是颇有气势的语句,显露出诗人尚为振奋的意兴,而“徙倚”句所表现的诗人沉重、迟缓的动作,周围环境暗淡的色调,又重新将诗歌的基调降至低沉。
颈联在概括叙事中抒发感慨,诗人的身影更为突出。“万里”句将“逃难”说成是“来游”,尚为轻飘,诗人着力的是下面“三年”句,“三年多难”四个字,涵盖了国家民族的大灾难、个人的大灾难,其中苦痛,很难说完。此外,“万里”为空间范围,是虚数;“三年”为时间范围,是实数。虚实相济,别有意味。
尾联叙事、写景、抒情相融合,并出现诗人的形象。“白头”、“风霜”二词,表现出诗人哀婉的心情;“无限悲”更将诗人愁苦、绝望的形象定格,很具有感染力。
论诗者一般均认为,靖康之难后陈与义才感同身受地理解了杜甫在安史之乱时期创作的诗歌作品,“对杜甫发生了一种心心相印的新关系”(钱钟书语),在诗作里也有意模仿杜甫的这一类作品。这首《登岳阳楼·洞庭之东江水西》历来颇受推举,并被认为它出于对杜甫《登高》的模仿。这首诗也是登临题材,并且和杜甫的诗结构相似、韵脚相同,很容易看出模仿的痕迹。《登高》的境界很宏阔,基调当得起“悲凉慷慨”四字;转而来看陈与义的诗,其基调却只可称之为“悲凉”。这其中的区别,既是两人遭遇不同造成的(“靖康之难”比“安史之乱”更具毁灭性),又是他们的才力、个性、志向不同而使然,这是一个颇为有趣、值得读者深思的问题。
登岳阳楼·洞庭之东江水西 - 作者简介
陈与义(1090——1138),南宋文学家,字去非,号简斋,洛阳(今属河南)人。1113年(宋徽宗政和三年)登上舍甲科,授开德府教授。1122年(宣和四年)任太学博士、著作佐郎。后贬为监陈留酒税。北宋灭亡后,避乱在襄阳、汉阳和湖南一带。1130年(宋高宗建炎四年),召为兵部员外郎。1131年(绍兴元年)任中书舍人,兼掌内制。拜吏部侍郎,后任礼部侍郎。1134年任湖州知府,第二年召为给事中,因病告辞后,提举江州太平观,不久复任中书舍人。后来又出任翰林学士、知制诰、参知政事,并以资政殿学士的身份出任湖州知府,因病,提举临安府洞霄宫,于1138年(绍兴八年)去世。有《简斋集》三十卷、《无住词》一卷传世。
参考资料:互动百科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29 19:57
陈与义《登岳阳楼》
洞庭之东江水西,帘旌不动夕阳迟。
登临吴蜀横分地,徙倚湖山欲暮时。
万里来游还望远,三年多难更凭危。
白头吊古风霜里,老木苍波无限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