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文章1 问答文章501 问答文章1001 问答文章1501 问答文章2001 问答文章2501 问答文章3001 问答文章3501 问答文章4001 问答文章4501 问答文章5001 问答文章5501 问答文章6001 问答文章6501 问答文章7001 问答文章7501 问答文章8001 问答文章8501 问答文章9001 问答文章9501

中国历史上得过状元的有那些???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10-14 00:38

我来回答

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1-19 02:06

中国科举史上,曾经涌现了数以百万计的举人和十多万名进 士,而作为这个庞大知识分子群体之巅峰的“状元”郎,则是屈指可数。据考证,自唐高祖武德五年(622年)的第一位科举状元孙伏伽开始,到清光绪三十年 (1904年)最后一位状元刘春霖止,在这1283年间,可考的榜数为745榜,*生了592名状元(一说504人),加上其他短命政权选考的状元以及各代的武状元,中国历史上总计可考的文武状元为777人。

中国古代社会,从庶民百姓到达官显贵,无一不坚定地认为:“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千钟粟,书中自有黄金屋。”读书的直接功利目的就是入仕。自孔老夫子起,“学而优则仕”成了亘古不变的知识分子的奋斗之路。因而,苦读寒窗数十年,为的就是金榜题名,为的就是以文入仕,为的就是跻身宦臣,光宗耀祖。状元及第,不但是天下读书人的毕生追求,而且在百姓心目中也具有“天上一轮才捧出,人间万姓仰头看”的巨大殊荣。一旦殿试第一,马上就由吏部考试任其官位,或翰林院修撰,或著作郎、秘书郎,或掌修国史,或做天子侍讲,从此也就步入了凶险难卜的仕途,开始了宦海沉浮荣辱的漫漫人生。他们中的相当一部分人,老其一生,终于登上了显赫的高位。如唐代,姓名可考的状元147人,事迹可考者29人,其中就有5位宰相、8位尚书一级的*(含次官)。而清代,114名状元中,官位累至一品尚书层次的达20人之多。可以说,在官场努力升职,成为状元这一群体实现人生价值的至上追求。

一介书生,考取状元实在不易。全国无数读书人,经过乡试、省试,最后到殿试夺魁,竞争之激烈可想而知。宋代大文豪苏洵就曾发过“莫道登科易,老夫如登天”的感慨。特别到了清代,考到白发满头仍然是个“童生” 的不乏其人。四五十岁中进士,人们并不觉得他年龄有多大,“太宗皇帝真长策,赚得英雄尽白头”,就是这一历史文化现象的生动写照。如宋代*生了118个状元,据《中国状元全传》载,其中生卒年可考者51人,其中20岁—30岁中状元者37人,占72.5%,最小的18岁,50岁以上中状元者2人。清代共有状元114人,生卒年可考者54人,其中20岁—30岁中状元者19人,占35%,最小的21岁。50岁以上中状元者5人,最大的62岁。状元之路绝不易于巴蜀之道。

唐代,进士科考试主要是三场,其后各代基本沿用下来。一场是贴经,用现代的话说就是填空。主考官从诸子经书中选取一行,然后把其中的三个字贴盖住,让考生读出被贴的字是哪几个,其用意不过是考考生的背功,测试一下考生对经书的熟练程度。第二场考诗赋,每个考生作诗一首、赋一首,这一场极为重要。如唐开元二年(714年)赋试的试题叫《旗赋》,且规定必须以“风日云野,军国清肃”八字为韵。当朝状元李昂写了一篇27句327个字的赋,全文洋洋洒洒,文辞雄劲,用韵准确,在录取的27名进士中,名列第一。第三场考试策,就时务出个题目,让考生回答自己的见解,目的是想看看考生对治国方略的独到见解,以为国家选择治国平天下的英才。这三场考试都实行淘汰制,每场皆定去留。只要一场考不好,状元梦随之破灭。宋仁宗后,又对科考进行了修改,按策、赋、贴经、墨义的次序,让参试者并试四场,综合平衡后再定夺。考生考完后,由“读卷大臣”排出前十名,呈送皇上,最终由皇上根据个人评判圈定谁为“第一甲第一名”。所以说,能中状元者大多都是当朝才子。他们天资聪慧,勤奋好学,或有良好的文化氛围,或有独特的天赋异质,往往具有众人称颂的绝代才华。如明代状元杨慎,“幼警敏,十一岁能诗,十二岁拟作《古战场文》、《过秦论》”,十三岁诗名满京华,被诗坛领袖李东阳收为高足,十九岁中举人,二十四岁中状元,成为明代四川唯一的状元郎。

在这七百多位状元郎中,也不乏平庸之辈。为数不少的人高中状元后,一事无成。他们性格怪僻,饮酒成癖,穷困潦倒,暮年凄惨。唐代昭宗光化二年(899年)状元卢文焕,穷苦之极,连顿酒也喝不起,可谓够可怜的了。还有许多状元,为官一任,了无政绩,终生平平。更有甚者,投降叛军,诬陷谄媚,被史书称为“奸邪小人”。如投降金兵、助纣为虐的北宋状元莫俦。此等状元,无以入史,难留清名,可称状元中的不肖败类。

在状元科考中,有时也并非全凭真才实学,有的人就是靠走关系或是偶然原因高中状元的。唐代就有“许愿状元”牛锡庶、“自荐状元”尹枢、“相扑状元”王嗣宗等,从其绰号即可见其为人。状元裴思谦则更为恶劣,唐文宗开成二年(837年),礼部侍郎高锴知贡举,主持科举考试。他标榜公正,宣言杜绝请托。裴思谦凭与赫赫有名的大宦官左神策军中尉仇士良的关系,要求高锴让他当状元。当时,文宗皇帝是个傀儡,仇士良权倾朝野,裴思谦怀揣仇士良的信,公然对高锴说:“裴秀才非状元不放。”高锴沉思良久,自知无力相抗,不然马上就会大祸临头,只好无可奈何地把裴思谦录为状元。天下*,皇权旁落之时,貌似公正的科考常常难脱权宦重臣的掣肘,成为宫廷*的玩偶,这不能不说是科考状元的悲哀。

历代状元中,大多出身名门望族。他们从小就处在优裕的家庭环境,既有重臣之后,又有名士之家。有的甚至是父子状元、祖孙状元、宰相子、尚书婿。父辈的荣耀和辉煌的地位为他们登上科考的顶峰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许多人就是靠名臣的举荐和培养,顺利圆了状元梦。但是,也有相当一部分状元出身寒门。他们全凭自己的才智成为一国学子之冠。特别是宋太祖,为了革除唐代权贵操纵科举、营私舞弊的沉疴,在科举中加强对权贵子弟的监督*,有意选拔了一批平民子弟科举及第。如宋太宗太平兴国二年(977年)的状元吕蒙正,幼小时就被父亲赶出家门,随母流落龙门山,栖居山间石窟中。元代杂剧名家关汉卿的《吕蒙正风雪破窑记》,便是以吕蒙正的贫寒生活为素材创作的戏剧。孤贫寒酸的 吕蒙正,依靠自己的天赋才智和刻苦学习,31岁大魁天下,42岁位居宰相。成为两朝辅弼,万众景仰。各朝历代,都有像吕蒙正这样的状元郎。他们成为庶民百姓通过科举之路出人头地的幸运骄子。

科举考试是封建统治者为国家选拔官吏的一条重要途径。当年,唐太宗李世民看见新科进士从考场中鱼贯而出时,高兴地说:“天下英雄尽入吾彀中矣!”一千多年来,科举制度选拔了一大批优秀的有真才实学的治国安邦人才,构成了统治集团从*到地方官僚队伍的中坚支柱。但随之而来的则是一种历史奇观:状元们以文得名,而在文学艺术上有较高成就者了无几人,很少有人步入大家之列。他们身为状元,诗赋词文,无所不通,往往都有诗书传世,有的甚至著作等身。然而,其中的绝大多数人自高中之后,从此潜心仕途,无意文字,热衷于官场得意,专注于富贵得失,已经无心无力对文学艺术加以执著探索。700多位状元中,除杨慎、柳公权等几位获得较高的成就外,大多数人都文绩平平,难传千秋。状元难入大家之列,而大家又很难高中状元。唐宋两代265名状元中,苏轼等八大家,李白、杜甫等大诗人,无一人摘取状元挂冠。这一极为独特的历史文化现象,至今仍是困惑人们的古代文化之谜
唐宋元明清,历代状元,各举10个有代表性的人物?

唐:1、唐武德五年壬午科状元孙伏伽(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状元);2、唐建中二年(781 年) 辛酉科状元崔元翰(最早在科举考试中连中“三元”的状元);3、唐代开元初年武举高等(状元) 郭子仪(唯一由武状元而位至宰相者);4、唐开元十九年(731 年) 辛未科状元王维(诗、画成就最高的状元);5、是...

中国历史上得过状元的有那些???

据考证,自唐高祖武德五年(622年)的第一位科举状元孙伏伽开始,到清光绪三十年 (1904年)最后一位状元刘春霖止,在这1283年间,可考的榜数为745榜,共产生了592名状元(一说504人),加上其他短命政权选考的状元以及各代的武状元,中国历史上总计可考的文武状元为777人。中国古代社会,从庶民百姓到达官显贵,无一不坚...

中国历史上有多少状元?最有名的是谁?

1. 孙伏伽:他是唐朝时期的状元,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状元。2. 傅善祥:她是太平天国时期的女状元,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状元。3. 刘春霖:他是清朝光绪三十年(1904年)的状元,也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状元。他在状元及第的第二年,科举制度被废除。4. 文天祥:南宋时期的状元,他以其高尚的爱国...

中国共产生了多少位科举文状元?武状元呢?细解

中国科举史上第一个状元是唐武德五年(公元622年)的孙伏伽,最后一个状元是清光绪三十年(1904)的刘春霖。其中文状连中三元者14人,武状连中三元者1人。因历朝历代多以文艺及哲理为取才的标准,虽然这些状元中不乏政治家、史学家,但仍以文学家为多。其中较为人知的有,唐代的贺知章、王维、柳公权,...

我国古代曾出现过哪些状元,他们当中最有名的是哪几个人?

1.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状元,是唐武德五年壬午科状元孙伏伽。 2.历代状元中,最为后世崇敬的民族英雄,是南宋宝佑四年(1256年) 丙辰科状元文天祥。他以崇高的爱国精神和民族气节,被誉为“状元中的状元”。 3.历代状元中,对中国政治局势起过重大影响和作用的,是清咸丰六年(1856 年) 丙辰科状元翁同龢。他一生...

历史上有哪些满分状元?

1、何碧玉 何碧玉创造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高考获得满分的记录,并以标准分750分的优异成绩一举夺得河南省高考理工科“状元”。而且作为女生,何碧玉能在十四岁的时候便参加高考且被清华大学录取,这在中国历史上绝对前无古人。2、王端鹏 山东的高考状元,当年考了749分,也是震惊全国。王端鹏还特别喜欢理科...

中国历史上有多少状元?

一、隋朝状元名单 张损之、孙伏伽、侯君、素杨纂、房玄龄、温彦博、黄凤麟。二、唐朝状元名单 三、五代十国状元名单 四、宋朝状元名单 五、辽朝状元名单 六、西夏状元名单 李遵顼。七、金朝状元名单 八、元朝状元名单 九、明朝状元名单 十、清朝状元名单 十一、大西国状元名单 龚济民、张大受。十二...

历史上那些人通过科举考试形成名人的

○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状元,是唐武德五年壬午科状元孙伏伽。 ○历代状元中,最为后世钦敬的民族英雄,是南宋宝四年(1256年) 丙辰科状元文天祥。 他以崇高的爱国精神和民族气节,被誉为“状元中的状元”。 ○ 历代状元中,对中国政治局势起过重大影响和作用的,是清咸丰六年(1856 年) 丙辰科状元翁同龠禾。 他一生...

盘点历史上那些中了状元的著名诗人,您知道几位?

武则天在690年自立为武周皇帝(690年 -705年 ),贺知章在武则天当皇帝后第五年,即天证圣元年(695年)中了乙未科状元。贺知章经历了四个皇帝,从武则天,到唐中宗李显、唐睿宗李旦、唐玄宗李隆基,终于迎来了中国历史上少见的盛世王朝。在天宝三年(744),年迈的贺知章请求辞官归乡,唐玄宗给了莫大的荣誉,不但亲自作诗相赠,...

中国历史上有多少状元?最有名的是谁?

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状元,是唐武德五年(622)壬午科状元孙伏伽。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状元 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状元,是太平天国癸好三年(1853)女科状元傅善祥。末科状元 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状元,是清光绪三十年(1904)甲辰科状元刘春霖。他状元及第次年,即光绪三十一年(1905),慈禧太后即下诏停止科举...

声明声明:本网页内容为用户发布,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网认同其观点,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11247931@qq.com
从屁股到小腿部肌肉萎缩,右膝盖里面疼,按起来有关节有响声,脊椎和膝关... 膝关节损伤还没有完全恢复但是小腿肌肉萎缩了,请问可以锻炼吗?_百度... 膝关节和脚踝关节绷直、僵硬、大小腿肌肉萎缩,怎么锻练行走... 求婚唯美句子82句 撩男生撩到脸红的情话套路 撩男生撩到脸红的情话短句 天龙八部2改成纯3D的还好不好玩啊?感觉玩法,特色全都变了,哎,会不会... 天龙八部3是3D的吗 天龙八部2会是3d的吗 什么时候出 请知道的内部人员透露下谢谢啦_百度... 外甥方言亲属称谓 外甥指什么外甥主要是指什么辈 水浒传十大考试最容易考的绰号 产牛奶的牛是为什么没有尾巴 牛为什么有尾巴 四氯化铱溶液有毒吗? 三氯化铱由3结晶水到1结晶水用什么办法 混为一谈什么意.思 无双大蛇的蜀国第八章外传如何打出? 真三国无双5的吕布怎末能够打出来? 苹果最新产品手机,2019年的苹果手机将会全面升级,你想要吗 三星揭晓Galaxy A33、Galaxy A53两款5G手机,规格、电量全面升级 《道德经》第三十三章——自知者明,自胜者强 舒伯的职业生涯发展阶段是怎样的? 痣相学中大拇指有痣的寓意解析 狗杞泡酒有什么好处长期喝可以吗 为什么最近雅化集团一直在跌?雅化集团股票2021年业绩?同花顺财经雅化集团互动平台? 秋天的第一杯什么 奶茶的危害性 一个新手怎样让顾客品尝奶茶 适合孩子品尝的桃胶奶茶,甜香软嫩,营养美味,喝了一次还想喝 我要冬天的画! 请问内蒙古哪里可以学烤全羊 刺客信条英灵殿英科罗装备怎么拿 《道德经》第三十三章——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在酒吧听到一首女生歌是这样唱的:单谁,哎有王特什么什么,后面就是超强打击感的声音,求歌名 笔记本运行ps的最低配置? 魔兽世界里两把剑发蓝色光和红色光的好象是隐身的剑,都叫什么,怎么入手,要做任务的话第一步那里接 苦白蹄的简介 阿里红的介绍 阿里红注册过商标吗?还有哪些分类可以注册? 和平精英没有阿里红 肿瘤治疗期间,哪些食物和药物会对药效产生影响? 阿里红的用法用量 阿里红治疗过敏性哮喘的效果如何呀 北京哪家药店里有卖阿里红口服液的? 急急 在线等 海事学院学生会红牌是干什么的 学生会牌子掉了,检讨怎么写 学生会会牌丢了的一千字检讨(急用) 奶香奶酪吐司的做法,奶香奶酪吐司怎么做好吃 奶香浓郁的奶酪棒,在家用什么技巧做? 我做的海绵蛋糕小小一个 不塌陷 不回缩 配上奶酪 奶香十足 孩子超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