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人尿床是什么原因?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3 02:28
我来回答
共5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7-19 12:39
临床角度看,遗尿包括两种情况,一则指遗尿病,即俗称的尿床;二则指遗尿症,即不仅是将尿液排泄在床上,同时也在非睡眠状态或清醒时将尿液排泄在衣物或其它不宜排放的地方。从病理角度看,前者多为神经功能不协调所致,多为单纯性持续性,即除尿床外无其它伴随症状。后者多为器质性病变,诸如神经系统的损害、相关器官的占位性病变,多为伴随性和一过性,即除尿床外还有其它更明显的病理表现,可随其它病变好转而好转。本文探讨的是单纯而无器质性病变的遗尿病尿床。 尿床的生理病理 人的排尿过程是,从肾脏分解排泄的多余水分、电解质、体内垃圾、体内细胞的代谢产物等的混合液体尿液逐渐贮存到膀胱,当膀胱达到一定的容量,尿液的压力刺激位于膀胱壁的压力感受器,由压力感受器发出的排尿信号经周围神经系统传导至中枢神经系统,中枢神经系统经分析处理后适时发出排尿指令,该指令到达膀胱,引起尿道括约肌松驰、*尿肌收缩,从而将尿液排出体外。 从这一生理过程看,*尿床原因倘若神经系统损害,或膀胱等相关器官有占位性病变,均可引起异常排尿即遗尿症。这种遗尿症不分白天夜晚、床上或非床上、清醒或非清醒状态均可发生,且往往伴随其它病变同时出现。尿床则不同:其一,尿床是在睡眠状态,是在当事人无知觉的情况下排出尿液在床上;其二,尿床一般不伴随其它典型的神经系统病变或占位性病变体征;其三,尿床患者的理化检查均在正常范围。据此分析,尿床仅仅是神经系统发育不成熟或神经功能不协调所致。*尿床原因比如膀胱的压力感受器反应阈偏低,导致患者膀胱贮有少量尿液时,即可引起压力感受发出排尿信号引起排尿,因此患者有尿泡小、排尿次数频繁等表现。*尿床原因患者排尿中枢兴奋抑制功能紊乱,患者常有梦中排尿或起床时视力模糊、辨不清方向等表现。一般人在睡眠状态下,泌尿系统的工作应当处在低迷状态,而尿床患者则往往相反,泌尿系统仍在兴奋工作中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7-19 12:40
关于成年人晚上睡觉尿床,经过科学仪器排除器质性病变的遗尿症除外,经各种检查都正常的功能性遗尿症患者,特别是从小就有一直没有完全康复的病人,功能性遗尿症患者一般都与下面因素有直接关系:
1,白天憋尿状况差,有尿急、尿频,见到水或摸到水就想小便的情况,憋尿时间长一下,小腹酸胀感明显。这说明膀胱括约肌功能差所致。
2,晚上形成的尿量多,不敢喝水,稍微喝点水晚上就会出现症状,这种情况与大脑脑垂体分泌抗利尿激素不足和肾虚所致,个别的患者出现腰酸腰困,四肢疲乏无力,白天精神差,例假不规律,怕冷,手脚冰凉等。
3,神经功能失调,晚上睡觉做梦找厕所,尿一点能醒或尿过了也醒不了,害怕胆小,对日常事务很敏感,自卑,不爱说话,爱发脾气,爱激动,这都是植物神经功能和膀胱中枢神经功能失调所致。
4,有的患者还出现脾肾阳虚,脾胃消化功能差,不敢吃生冷食品,爱拉肚子,容易感冒,面黄肌瘦等等。
5,老年人只要是一睡着就尿裤子或者尿床了,这种情况大多有脑萎缩,脑血管疾病,脑部占位性疾病等等,
所以,治疗疾病只有明白其理,才能对症下药,只有这样才能不走弯路,积极针对性治疗,才会早日得到康复,虽然有些患者病情时间比较久了,只要是科学有效治疗,相信也是可以完全治愈的,只要从补肾健脑,调理脾胃,促进膀胱功能恢复,疏通营养神经入手,全面综合整体调理,适当注意饮食习惯,禁忌不该吃的食品,我相信在我们共同努力下是完全可以治愈的。
关键是你要有信心才行,河北省石家庄脑系医院遗尿科提醒你:尿床病不算是什么大病,只有认真对待,积极配合治疗,我想健康幸福的生活永远是属于您的。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7-19 12:40
*尿床的原因主要是三方面:膀胱中枢神经感知尿意功能差,有尿不能自醒。大脑分泌抗利尿激素不足导致晚上形成尿量多。3,肾虚,大脑神经传导功能障碍,导致的做梦找厕所尿床。河北省占卫中医药研究院遗尿症康复中心提醒您,遗尿症不是什么大病,只要是合理治疗,都是可以治好的,要有信心,及早治疗为好。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7-19 12:41
①大脑皮层发育延迟:不能抑制脊髓排尿中枢,在睡眠后*尿肌出现无抑制性收缩,将尿液排出;
②睡眠过深:未能在入睡后膀胱膨胀时立即醒来;
③心理因素:如患儿心理上认为得不到父母的喜爱,失去照顾,患儿脾气常较古怪、怕羞、孤独、胆小、不合群;
④遗传因素:患儿的父母或兄弟姐妹中有较高的遗尿症发病率。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7-19 12:41
引起遗尿症的原因较多,同一患者可以有几种不同的原因。
一、 患者的神经内分泌系统功能发育迟缓,具体表现为:
(1) *尿肌不稳定或低顺应性膀胱,膀胱功能性容量减小,患者常有白天或睡前的尿频、尿急甚至出现急迫性尿失禁。
(2) 膀胱的充盈和收缩感知功能不全,膀胱充盈和收缩未能使患者觉醒。
(3) 尿道关闭功能不全,即不稳定性尿道。
(4) 脑垂体抗利尿激素(ADH)分泌不足,导致夜间尿量增多。
二、 睡眠因素:
早期普遍认为遗尿是由于睡眠过深,觉醒阈值过高所致。其实遗尿与睡眠的深度没有关系,遗尿也不发生在深睡眠时。
大量的夜间持续脑电图研究表明:
(1) 觉醒功能障碍是遗尿的重要原因。膀胱充盈和收缩感知功能不全以及过度疲劳致使睡眠过深等都可导致觉醒障碍。
(2) 入睡后排尿控制功能不全更为显著,表明排尿控制功能发育迟缓在遗尿的发生原因中占有重要地位。
(3) 遗尿患者的睡眠周期处于紊乱状态,晚上经常被叫醒的患者则更加明显。
三、 精神、心理及行为异常:
遗尿可导致患者精神、心理和行为异常,而这些异常又将成为患者尤其是部分年长儿童及成年人持久难治性遗尿的原因。
害怕遗尿,寄希望于多次排尿来防止遗尿是这类患者的共同心理。受这一心理影响,患者在睡眠中仍不忘自我提醒排尿,额叶*尿中枢因之呈高度兴奋状态,使膀胱敏感性和收缩性增高,较少的膀胱容量即可产生尿意,若大脑产生排尿条件许可的梦景,*尿肌将得到朦胧的排尿意识强化,同时尿道括约肌松驰而发生遗尿,反过来引起膀胱功能性容量减小。
另外ADH的分泌和心理变化均受大脑视丘下部控制,故二者有着密切的关系。
中医理论也认为此病的病因是多方面的,是脏腑功能或某些脏腑功能失控最终导致肾虚膀胱失约所致,大抵有虚实二端:虚,主要是肾气虚弱、下元虚冷和脾肺二虚,膀胱失约;实,主要为肝经湿热,热迫膀胱,约束失利。
继发性遗尿症与原发性遗尿症在成因上有所区别:
(1) 与排尿控制有关的各部结构和功能发育程度和时间顺序不平衡,以至于一定时期所获得的无遗尿状态被打破。
(2) 小孩对在发育过程中所获得的排尿和控制技能不牢固,易于退化产生遗尿。
(3) 某些疾病使已不显著的排尿控制机能不全成为显著的功能不全。如尿路感染使膀胱的敏感性增高,某些食物过敏、过度疲劳、强烈的精神刺激、紧张、恐惧等造成睡眠的改变。
(4) 其他全身性疾病:心、肺、肝、肾慢性疾病使夜间尿量增多;导致多尿的尿崩症、糖尿病及镰状细胞贫血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