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9-30 16:34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2-05 07:01
当品味完一部影视作品后,从中我们可以吸收新的思想,需要回过头来写一写观后感了。是不是无从下笔、没有头绪?以下是我收集整理的三个傻瓜的观后感,欢迎阅读与收藏。
我看了一部励志的电影《三个傻瓜》,他是一部印度电影,不怎么看印度电影,但是一看就爱上了他。这部电影我看了足足有三四遍。非常的好看,既有搞笑也有感人,也有很多我们获益不少的名言。让我印象最深的就是“Aal izz well”,中文意思是“一切皆好”。电影里面只要一遇到困难都会说这句话,算是激励自己吧。这部电影里面有乐观、积极、努力、热爱自己所学的、追求自己的梦想,利用一切去排除万难,电影讽刺了那些呆板,一成不变,应试教育,追逐名利,滥用职权等等。为什么喜欢这部电影,是因为我们的国家,就像这部电影,但是没有电影结局那样的改观。两个小时的片长,无半点拖沓的就把故事轻松的讲完了,有喜有泪,故事简单道理易懂,可升华到片中人物的境界怕是要活个三五十年尝尽人间冷暖才能领悟到。如果说这个世界太浮躁我们都被牵着鼻子走,即使想追随自己的心也是身在江湖身不由己,你想超脱想升华想隐居桃源世外,也放不下背负身边人幸福的使命,也逃脱不开亲朋好友的势力目光那层层沉重的枷锁,特别是我们几千年的传承文化,根深蒂固在人人身上的责任感使命感,从生下来就被灌输自然界的规律,要么竞争要么死,活的好的标志就是有房有车事业有成,不这样就好像对不起几十年吃下去的白米饭。男主角令朋友敬重又令那个傻小子羡慕嫉妒恨,要做成那样的人,要么有成就非凡要么真实纯粹,可惜他都占全了,那种内心的平稳强壮,我们俗人只能后天的养心修行,最难的就是真实,吃奶的娃娃还会跟大人说几句好听的话骗颗糖吃吃,太真实了怕领导不喜欢太实在了又被人说傻,咧着嘴巴笑成了每张脸上的商标。电影里不总说么,其实最大的敌人就是自己,源于对未知的恐惧对未来的恐慌,说的多简单的一句话啊,可我们又不是擎天柱又不是海绵宝宝,打不死砸不烂,天上掉块砖头就能让你下辈子半身不遂了。总之,这么电影是十分励志的电影,很值得一看!
《三个傻瓜》中的主角兰彻令我印象尤其深刻。他常说的一句话:“一切安好”是本片中一个重要的伏笔。兰彻这一形象十分的动人,他虽然在片中展现的是一个阳光、调皮的孩子,可是他当初努力的身影与汗水又从哪儿而知?他展现自己优秀的一面,可其中的奋斗与艰辛却又不为人知。
引用冰心奶奶的一句话:“成功的花,人们只惊羡它出现时的明艳,而当初她的芽儿,清透了奋斗的泪泉,洒遍了牺牲的泪雨。”是啊,兰彻那积极开朗的心态是多少人不曾拥有的,他的笑脸就犹如黑暗中的一缕阳光。他从不放弃任何人,对他的两位“白痴”好有,不仅去开导他们,并引领他们去走向成功之路。他不会在别人面前自矜,更不会自骄,而是默默的去努力,他并没有显赫的身世,在他读完大学时,他就没有了任何依靠,他一点一点的进取,最终成为了科学家,他就像风一样自由。这片电影最值得看的不是他那搞笑的剧情,而是他能激励更多的人去奋发向上。
喃喃的春语,也便成了风中的一首歌。
许久没有去博友的“一亩三分地”去看看了,今日得闲,逛逛去。发现有两个博友都在推荐印度电影《三个傻瓜》(3 idiots),便来了兴致。可几次网上下载,未果(电驴可以下载,要有耐心)。幸好,一博友格外细心体贴,在博客上就有电影的链接,旋即打开来看。电影历时很长,大约有三个小时,一会儿让你大笑不已,一会儿让你泪水涟涟,哭哭笑笑中你自有触动,总之,不会让你失望。
让我印象最深的是,兰彻总是喜欢说一句话:“All is well”(一切顺利)。他用手*自己的心,念念有词“All is well”。他说心是很脆弱的,我们要哄哄它。不是因为你说了几遍“All is well”,就有了解决问题的办法,但是你会有解决问题的勇气。我想,这也符合中国古人的智慧:"心静而定,定而慧"。如果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这正是"自我实现预言"的最好例证了。
在现实的教育生活中,兰彻是最独特的一个学生了,他总是跟随自己的心在生活,他也鼓励他的朋友去追求自己的梦想。他告诉朋友:“抛开你的恐惧,只需要一点点勇气,人生就可能全然不同”。兰彻用自己的故事反复说明一个道理:“学习是为了完善人生”,“追求卓越,成功就会在不经意间追上你”。
这是一部反思教育的电影,其中有些片段是那么经典而耐人寻味。比如,"沉默者"演讲出丑的那一段,兰彻在黑板上写上新新概念的那一段,这些桥段都值得我们去讨论,去思考。
现在有些大学生上了大学,只是为了混一张文凭。在文凭如此贬值的年代,还要去混一张不值钱的文凭,这样的生活该是多么可悲!看看兰彻的故事吧,文凭并不重要,把自己培养成有追求、有梦想、有能力的人,才是多么重要!
光看这个电影名称《三个傻瓜》,我觉得有些奇怪。为什么叫这个名字?是他们好朋友之间的昵称吗?还是傻瓜向来比较单纯,他们一定是和自己的心在一起的?还是人们喜欢把那些跟随自己的心的人称为傻瓜呢?我不得而知。我知道,中国有这样的说法:“大智若愚”、“傻有傻福”,让我们放下自我,倾听自己内心的声音,做一个真正的傻瓜吧。
或许,对于每个人来说,成功会有不同的涵义。我更想说,热爱生活吧,总有一天,幸福会与你不期而遇。
从来没有把一部搞笑电影看得如此认真,从来没有看一部喜剧看得泪流满面,从来没有想象到一部印度电影能拍出这样高的水准,从来没有……《三个傻瓜》这部与众不同的喜剧完全*了印度电影在我心目中的形象,幽默诙谐的语言风格,俊男靓女的搭配组合,完美另类的歌舞表演,精彩绝伦的剧情故事,无一不深深打动观众的心。
倘若不是它在突然之间出现在了时光网top100这个充溢着经典的电影榜单里,而且是意想不到地排进前十位,看到这个傻傻的影片名称,我想自己无论如何都不可能把它单独找出来观看。向来都对印度人的水平嗤之以鼻,万万想不到他们竟然能够制作出这般绝妙的电影,而且加入了印度特有的歌舞形式,整部影片充满了亮点。
网络上有太多的剧情说明,在此不再赘语,既有幽默,又有智慧;既有欢笑,又有泪水;既有趣味,又有价值。但我还是忍不住要赞美一下编剧的绝妙创意和丰富的物理机械知识,他用最幽默的表现形式把各种智慧和知识串联在一起,令人不得不惊叹于那些奇妙的发明创造,同时又为那些整治恶人的高招笑得肚子疼,禁不住为之拍手叫绝。Xrush 网游加速器
其实,这部电影之所以倍受年轻人的欢迎,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原因,那就是它彻底抨击了当下整个社会的教育体系,抨击了高分低能的填鸭式教学方式,鼓励年轻人用自己的方式去学习,去生活,去勇敢地追逐自己的梦想!这不仅仅是一次大胆的抨击,更多的是它唤醒了许许多多心怀梦想的年轻人,使他们突然领悟了人生价值的真正轨迹。
梦想、智慧与勇气,一个人拥有了这三个条件才会一步步走向成功,而片中的兰彻恰恰具备了所有的这三者,并且成功地把他的两位好友带入充满希冀的人生正途。他看似不学无术,却总是能够拿到全校第一的好成绩;他看似玩世不恭,实则心中充满正义的原则;他看似桀骜不驯,实则总是对真正需要帮助的人伸出援助之手……
这才是时代真正需要的人才,不是靠死记硬背,也不是靠填鸭式的疯狂教育,他用自己的爱好与追求去诠释学习的乐趣,他用自己的独特方式去汲取知识的精髓。不可否认,兰彻的成功与他的天赋有一点关系,但更重要的是他敢于挑战权威、挑战整个社会的胆量和勇气,他不仅仅让自己成功了,而且让两个原本懦弱的朋友也成功地获取了美丽人生!
“工程师是一群聪明的人,但是他们造不出测量心理压力的机器,如果他们可以,他们就会知道:这不是自杀,是谋杀!”多么形象而生动的比拟,这是对高压*教学方式最有力的讽刺。它用一种最幽默的方式,成功地向整个世界进行了一次绝妙的教育大挑战,嬉笑怒骂之间,歌谈舞跃之中,给我们的社会以最诙谐的讽刺
其实我一直知道《三个傻瓜》这部影片很好看,已经有几个人向我推荐。一开始我只是喜欢看重口味的影片,血腥,暴力,因为之前是受哥哥们影响的。后来,因为看了《三个傻瓜》,我比较偏好于看一些文艺范儿的影片,励志,清新。
鼓起信心看的这部影片主要讲述了三位主人公兰彻、法兰与拉杜的故事,他们是皇家工程学院的学生,三人共居一室并结为好友。片中通过穿插现实寻找兰彻的实际情景与美好回忆,一步步地展现了兰彻这个人物。
看了《三个傻瓜》后,给我印象最深的人物是谁。毋庸置疑,一定是那个头脑灵活、性格开朗、敢于向禁锢的教育制度挑战、在困难面前微笑着对自己说“All is well.”的兰彻;一定是那个敢于追求自己的内心,做自己喜欢和感兴趣的事情,不追求成功只追求卓越的兰彻。
我很喜欢兰彻这个人物。他真挚,执着,聪明,对梦想的追求。这些都让我给予他崇高的敬意。
他鼓励拉杜摆脱自己的心理恐惧,放下自己的包袱,勇敢去面对自己的未来。他一句话道出了为何拉杜考试老考不好的原因。“因为你太懦弱,害怕将来。”连将来都害怕的人,今天如何活?最终,一直活在恐惧中的拉杜毅然放下带着祈祷的戒指,坚定地去面试了。结果是,他诚实地说出自己的缺点,不怕面试官的态度,后来他的直率、坦诚也获得他们的赞赏,并赢得这份工作。
兰彻他也给予他另一个好友法兰追逐梦想的机会,寄出那封能带给法兰希望的信,并教他要诚实地面对自己的心,选择自己所钟情的摄影,而不是工程师。引用兰彻电影里的话,“别干工程了,去娶摄影吧,发挥你的天赋去。”最终,法兰用情劝说了他的父亲,得到了谅解与肯定。泪眼模糊地拥抱在一起。后来,他成为一个杰出的野生动物摄影师。
而兰彻他自己则成为了一个有400项专利的大科学家,法撒克旺度。他一直坚定地听从自己的心,追逐着自己的梦想,不畏前途的坎坷。只追求卓越,不追求成功。因为兰彻他喜欢的是机器,工程就是他的热情。他将他的兴趣迸发出*火花。
这三个人是傻瓜,但又不是真正的傻瓜。最终,一个个都成为在那领域杰出的人物。我想他们带给我的不仅仅是感动,还有震撼,励志。在我人生的漫漫长路中,我也要坚定地在这条自己选择的路走下去,做自己喜欢的事儿。即使在困难面前,我也不气馁,微笑的对自己说:“All is well.”
最近我在看电影“三个傻瓜”,里面的情节深深地吸引了我。我非常佩服里面的主人公之一的兰彻,我想社会上真正需要的人才就是像他一样的人:勇于探索,思想灵活,不听信书本上的知识,真正将自己学到知识运用到生活当中,行动派,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如果每个学生都能做到这些,他们的幸福感也会增强,能够做自己想做的事情,这是一件多么惬意的事情啊,这样的我们也才能在日常的工作学习当中充满活力与*,这样的我们才能焕发出青春的光彩。
刚开始的时候,我看到兰彻总是这么的快乐,我以为他是一个富家子弟、不用担心自己的生活的人,还以为他是生活在温室里的花朵,外面的险恶他一点也不了解。没想到,他也是经历了很多艰难困苦的人,生活上的痛苦并没有将他*,反而将他塑造成一个强人,他依然是那么的热爱生活,仿佛那些艰难是他的一个甜点。是否我们也可以从他的身上学到什么呢?不要说是艰难的生活让你笑不出来,兰彻也只是类似一个书童;不要说你交不到真心朋友,兰彻付出了自己的真心,为朋友两肋插刀。只有自己也努力付出了,我们才能得到美好的回报!
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兰彻叫法函和拉俱要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不要为了以后找到好工作就放弃自己的梦想。虽然刚开始他们两个并不能理解兰彻,但是经历了跳楼那件事后,他们也明白了人生究竟是为了什么。我们活着并不仅仅为了工作,我们活着是让自己快乐,让自己活的像个人!所以我们也要做自己喜欢做的工作,让自己长期活在快乐之中。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们要早点找到自己的兴趣和爱好,这样我们才能活出自我!
以前未看过印度的影片,对印度也无好感,但《三个傻瓜》这部影片看完后,还是觉得这是一部好影片。
故事很怪诞,也很夸张,但是却忍不住大笑。三个好兄弟同心协力,在兰彻(旺度)的带领下,捉弄学长、校长等等一些古板的人。笑声背后,我们可以看到印度的种族制度,富人的掌权和上层人士的麻木,这值得我们慢慢品味。而这三兄弟打破尘俗,或许在上层人士眼里,是傻瓜,但我们却为他们的精神所深深感动。
为了有一个机会接受教育,为了用自己的智慧改变命运,兰彻(旺度)愿意顶替少爷去读书,拿到证书,并且在毕业后消失。很佩服兰彻(旺度)的勇气,竟愿意选择消失。更赞赏兰彻(旺度)的选择,如果不是这样的选择,或许现在的兰彻(旺度)还是一个富人家的佣人。这启示着我们,起点是怎样,并不可怕,重要的是我们愿意做出怎样的选择和付出怎么样的努力。后来的兰彻(旺度)成为一个拥有400多项发明的大科学家,并且用回了自己的本名——旺度。还开了自己的学校,以自由的方式教导学生。
这是一部关于友情和梦想的影片,在兰彻的影响下,影片的最后,他们每个人,也都追随着自己的梦想,给观众一个美好的结局。
我觉得这部影片给我们的启发很大。一是友情是伟大的,我们要珍重这一段情谊。二是,勇敢地追逐自己的梦想,不要被世俗的条条框框所束缚,抓住任何一个机会,而且必须常想想自己为什么出发,保持住最初的*和梦想!
记忆中上一次看印度电影是已经很久年前的事了,那时,《流浪者》、《大篷车》、《哑女》等印度电影红极一时。国庆前几天,女儿向我推荐了一部印度电影《三个傻瓜》,说她在学校的电脑上看过了,觉得不错。我在网上找来看了一下,不算艺术性,单就故事情节而言,确实具有很好的娱乐和教育功能。
这是一部典型的印度片,兼有喜剧和音乐元素。写了皇家工程学院的三个大学生法兰、拉杜与兰彻挑战教育制度的故事。影片采用了倒叙的方法,如剥茧般层层展开,使影片充满了悬念和想象空间。虽然片子较长(160分钟),但由于情节比较紧凑,却也不觉冗长。
看过了这部影片,我才知道,不只中国的教育有问题,世界上其他国家也面临着相同或相似的危机。如果说,《三个傻瓜》讽刺的是印度的教育制度,那么它也同样刺到了中国教育的痛处。文凭至上,分数第一,填鸭式教育,这些在印度存在的教育弊病同样在中国存在,而且有过之而无不及。正因为我们处在几乎相同的环境,所以,在观看影片时我们能感同身受,并会不时发出会心的笑。
影片中的皇家工程学院可以说是教育制度的缩影,这里发生的事虽然夸张,但却是艺术的真实。
影片有这样一个情节:教授在提问什么是“机械装置”。主人公莱彻不死记硬背,但却能活学活用,他把枯燥的定义用形象生动的比喻表达出来,他的回答虽然精彩,却得不到老师的首肯,反而是另一名模范学生“消音器”得到了老师的称赞,因为他一字不漏地背出了晦涩难懂的标准答案。在中国教育的现状就是如此,填鸭式的教育造就了一批死记硬背、唯唯诺诺的学生,老师这么说,他就这么做,不敢有丝毫的怀疑和忤逆,学生的创造性就这样被扼杀了。
还有一个情节更加精彩。考试情节公布后,“消音器”显得十分懊恼,因为他只得了第二名,第一名是兰彻。在拍合影时,成绩最好的同学被安排在校长的左右两旁,成绩最差的只能排在末排的最旁边。排名制度同中国的如出一辙。在我女儿的学校,如果你想知道一个学生的成绩名次,只要看他的学号就可以了,因为学号就是他在班级的成绩名次;考场也是按成绩好坏来分的,成绩好的在一个考场,不好的在另一个考场。下次如果考得好了,考场就会换。分数和名次就成了学生头上的紧箍咒,时不时会刺激学生的神经。
影片以兰彻和“消音器”的比拼为线索,而结尾以兰彻的全胜而告终,似乎预示着以兰彻为代表的素质教育战胜了以“消音器”为代表的应试教育,至于他是如何在现有制度的框架内取得成功的,影片没有写明,只能权当是一个美丽的.憧憬了。
有些人,透过眼睛来看这个世界;有些人,透过耳朵聆听世界的美好;还有些人,透过电影诉说对这世界的爱。电影,让许多人的梦想成真,更让许多人改变了对这世界的看法。
一场电影,能带给人欢笑、能带给人泪水、带给人感动。就像《三个傻瓜》这部电影,一开始,男主角便打破了学校许多古板的规定;在许许多多的转折中,男主角让老师们对他刮目相看;他用他机灵的脑袋,解决了许多困难的问题。整部电影参杂着欢笑与泪水,透过三个主角间友情的羁绊,加上诙谐有趣的对话、令人意想不到的怪异举动,让我印象深刻。在泪水中让人体会友谊的美好,在欢笑中使人了解人与人之间的情感是多么可贵、多么令人难忘!
看完这部电影,我深刻地体会到友谊使人坚强、使人伟大,我们应该好好珍惜身边的每一个朋友。这部电影也告诉我们遇到临危不乱、冷静思考,这才是解决问题的不二法门。其实,电影里的三个主角怪异的举动都让旁人认为他们像傻瓜一样。不过,他们懂得珍惜彼此,享受当下的每一刻,让自己活出精彩。这部电影带给我的感动,是久久无法忘怀的,主角们对生命抱持着热忱的态度,抱持着珍惜每一分每一秒的精神,都是值得学习的。
电影,改变我们对世界上许多事物的看法;电影,让我们的生活多了一些色彩。一场电影带给我们的感动是无法形容的,那是唯有真心体会、用“心”去看,才能了解的。
今天看了一个印度电影《三个傻瓜》,除了《平民窟的百万富翁》,这是我看的第二部印度影片。
之前一直对印度有点偏见,可能就像有点棒子看我们一样。这个片子给我很大的感触,其不错的故事情节,其隐含尖锐的题材,其诙谐而深刻的道理,其敢于挑战制度的勇敢,其不是用遗憾而是用*依然打动人心的结局,等等。
事实上,印度在教育竞争残酷程度上是一个比中国有过之而不及的国家,原来在报纸上看过一个文章讲述在各国的中国留学生的生活,其中在印度的留学生是感觉压力最大的,比在中国大得多,因为通过上学改变生活的观念在他们那里表现的更为深刻,很多学生对学习的努力是来自生活苦难的催促,而生活艰苦是源于相对布条发达的经济水平。而就是这样的国家,这样非常需要依靠重视教育与稳固教育制度的国家却拍出如此深刻的反对当前教育制度的电影,不得不令人敬佩。我国没有这类影片,制度层面上的东西更是老虎*。《十七岁的单车》,是国际获奖的大作,却又都是中国的禁片,其中的内容根本没有涉及任何**、暴力、**啊,给出被禁理由就是就是这些影片没有先给国家某某委员会审查。只能说可叹的制度,可叹的执行力。
看过还有些影片也是批判教育题材的,我觉得都非常不错,或许是让我们这代在传统教育的桎梏中看到人性教育的影子的人有所共鸣吧,如《死亡诗社》,如《放牛班的春天》。记得看《死亡诗社》最后所有孩子站到课桌上以表达对校长的不满以及对文学老师基廷的不舍、认可、离开的悲伤、传统教育的**,我有种满腔热血的感觉,或许每个同龄人都过不认同学校、老师或者教育制度的情绪,而最后往往归于平静,在周围人的平静中,在一种大都默默不敢打破的规矩中,看到孩子们站上课桌,想如果自己也有那么个类似的举动,现在一定十分自豪。"Oh,caption,my caption",我们是缺少那么一位带领我们的摇桨呐喊的基廷老师罢,那样一位船长。《放牛班的春天》告诉我们的是,教育应该是人性的教育为先,学生即便是问题学生,犹如破土而出的芽苗,因为他的大部门还在泥土里,长出来什么样的枝枝蔓蔓还在于你怎么帮扶。这部片子的特别之处在于,不是去挣扎着叛逆,而是如何摒弃是人的眼光宽容不可救药的人,一种跳出来的反对传统。
最后说说《三个傻瓜》的结局。结局是*完美的。很多片子都是利用悲惨的结局击碎人美好的愿望,以达到刻苦铭心的效果,而记住影片,相反这部影片没有。老二跳楼了,最后醒了;富二代天才其实是园丁的儿子,最后却也成了大科学家;美女逃婚了,十年后的心上人还没有结婚~生活其实本来就需要积极,可以有磨难,但是不能绝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