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9-29 18:06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5-03 23:07
【绚兮批注:第一自然段,提出论点,学习必须要有老师,并且论述什么样的人可以称之为老师】
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绚兮批注:承接上文,人都有疑惑,本来都是要从师学习的,但从师学习的风尚却不流传很久了,因此,作者发出感叹】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绚兮批注:用古之圣人与今之众人进行对比,圣人高出平常人很多尚且向老师学习,而一般人懂得的比圣人少得多,还不爱从师学习,所以,圣人只会更圣明,愚人只会更愚蠢】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绚兮批注:用人们要求自己的孩子学习而自己却不学习,进行对比,说明这些人太不英明了】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绚兮批注:用巫医、乐师和各种工匠都互相学习,而士大夫却以相互学习为耻,进行对比,说明士大夫的智力为什么反而比不上巫医、乐师和各种工匠】
【绚兮批注:第二自然段,用三组对比来说明师道不流传已经很久了】
圣人无常师。【绚兮批注:圣人没有固定的老师】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孔子曰:三人行,则必有我师。【绚兮批注:孔子尚且有很多老师,而且这些老师比不上孔子圣明】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绚兮批注:通过孔子从师的例子来说明老师不一定要比你强】
李氏子蟠,年十七,好古文,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学于余。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之。
【绚兮批注:最后一段,点明作者写这篇文章的目的,因为李蟠爱从师学习,为了鼓励他,我作了这篇文章送给他。】
【译文】
古代求学的人一定会有老师。老师,是传授道理、教给学业、解答疑难问题的人。人不是生来就知道道理的,谁能没有疑惑呢?有了疑惑却不跟着老师学习,那么疑惑就还在那里,终究得不到解决。出生在我之前的人,他懂得道理本来就在我之前,我跟随他学习;出生在我之后的人,他懂得道理也在我之前,我也跟随他学习。我是学习道理的,哪里管他的年龄是比我打还是比我小。因此,无论是贵是贱,无论是年长还是年少,道理存在的地方,就是道理存在的地方。
唉!从师学习的风气不流传已经很久了!想要人没有疑难问题真是很难呀!古代的圣人,他们高于一般人很远,尚且跟随老师学习;现在的一般人,他们的识见在圣人之下也很远,但是却以跟随老师学习为耻辱。因此,圣人就越来越圣明,愚蠢的人就越来越愚蠢。圣人成为圣人的原因,愚人成为愚人的原因,大概都是出于这个原因吧。爱他们的孩子,为孩子选择老师来教育他们;对于他们自己,就以跟随老师学习为耻辱,真是让人疑惑。那些孩子们的老师,教授他们书,帮助他们习文断句,不是我所说的传授他们道理和解答疑难问题。不懂得句读,不理解疑难问题,有的人跟随老师学习,有的人不跟随老师学习,小的方面学习,大的方面却遗漏了,我看不出他们有生命英明。巫医、乐工和各种工匠,不以相互学习为耻辱。如果士大夫之类的人,互相称弟子称老师,就有人聚在一起嘲笑他们。问他们为什么,他们就说:“他和他年纪相仿,懂得的道理也相似,如果向地位比自己的地下的人请教问题,那么就会感到羞耻,如果向地位比自己高的请教问题,那么就近乎于谄媚。”唉,从师学习的风尚得不到恢复,从这里就可以看出来。巫医、乐师和各种工匠,君子不屑于跟他们在一起,现在君子的学识反而比不上他们,真是让人觉得奇怪啊!
圣人没有固定的老师。孔子以郯子、苌弘、师襄、老聃为老师。他们的贤能比不上孔子。孔子说:“三个人同行,那么就一定有我的老师”。因此,弟子不一定比不上自己的老师,老师也不一定要比弟子贤明,懂得道理有先有后,学问和技艺各有各的专长,如此而已。
李氏的儿子李蟠,年纪十七岁,喜好学习古文,六艺的*和传文普遍学习了一遍,不被世俗所拘束,向我学习。我赞赏他能从师学习,作了这篇《师说》来送给他。
【文本解读】
此文作于唐德宗贞元十八年(802年),这一年韩愈35岁,任国子监四门博士,是一个“从七品”的学官,职位不高,但他在文坛上早已有了名望,他所倡导的“古文运动”也已经开展。这场运动反对六朝以来,注重排偶、辞藻、音律、典故的骈文,提倡复古,恢复秦汉散文的古朴,不受形式拘束,反映时事,言之有物的文风。“古文”这个概念最初是由韩愈提出来的,韩愈提倡古文,目的在于恢复古代的儒学道统,将改革文风与复兴儒学变为相辅相成的运动。在提倡古文时,进一步强调要以文明道。
《师说》这篇散文正是在韩愈的这种指导思想下创作的,在唐代的士大夫阶层中,普遍存在着从师“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的心理。韩愈写《师说》的这一社会背景,可以从柳宗元《答韦中立论师道书》的一段话中看出:“今之世不闻有师,有,辄哗笑之,以为狂人。独韩愈奋不顾流俗,犯笑侮,收召后学,作《师说》,因抗颜而为师。世果群怪聚骂,指目牵引,而增与为言辞。愈以是得狂名。居长安,炊不暇熟,又挈挈而东,如是者数矣。”韩愈反对“士大夫之族”的这种错误的观念,提出以“道”为师,“道”即师所在,是具有进步意义的。
全文论证严密,开篇提出中心论点,“古之学者必有师”,学习的人一定要有老师。为什么一定要有老师的教导呢?原因有两点:一是老师可以 “传道受业解惑”,二是,“人非生而知之”。这两点有力地证明了人一定要从师学习。那么什么样的人才可以当老师呢?“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无论身份的贵贱,也无论年龄的大小,只要懂得比你多的人就可以当你的老师。选择老师唯一标准就是“道”。
其实韩愈在这里所说的“师”有其独特含义,它既不是指各级官府的学校老师,也不是指“授之书而习其句读”的启蒙教师,而是指社会上学有所成、能够“传道受业解惑”的人。韩愈既以这样的人自我标榜,也以好为人师而著称。《新唐书》本传说他“成就后进士,往往知名。经愈指授,皆称“韩门弟子”。韩愈身体力行,对于好学的学生,从不吝惜自己的教诲。
第二自然段,是文章的主体部分。首先用一个感叹句承接前文,接着用了三组正反对比论证,批判当时社会上以从师学习为耻的不良社会风气,层层深入。
第一组对比,用圣人从师学习和今之众人不从师对比,说明从师不从师两种结果;第二组对比,用士大夫对孩子要求学习对自己却不学习对比,批判这些人的行为自相矛盾,太不明智了;第三组对比,用士大夫不学习和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学习对比,批判士大夫的错误想法,指出“师道之不复”的真正原因。从后果、行为、心理三个方面逐层深入分析,语言犀利,论证有力,感情一层比一层强烈。
感情最强烈是的第二段的最后一句,当今士大夫不学习,智力连巫医乐师百工之人都比不上,真是让人感到奇怪啊!当时的士大夫们还没有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他们还沉浸在自我的优越感当中,没有意识到自己的无知。
为了进一步证明作者的观点“道之所存,师之所存”韩愈又用了古代的圣人孔子从师学习为例,圣人尚且要跟不如自己的人从师学习,作为普通就更应该从师学习了。“孔子曰:三人行,则必有我师”。
不必在乎你学习的老师是什么身份地位,也不必以跟比自己身份地位低的人学习为耻辱。正是由于孔子他能够正确地认识到这个问题跟随并不比自己贤明的老师学习,他才能集众人之所长,成为古往今来的大是圣人。韩愈的观点不仅在当时具有进步意义,即使是到了现代社会依然具有现实意义,人最怕的就是故步自封,不肯学习,更不肯下头去跟那些身份地位比自己低的人学习。要充分认识到“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也都有自己的短处,认识到这一点,你就不会以从师学习为耻了。
文章最后一段,韩愈说明写作此文的目的,赞扬李蟠不受世俗的拘束,勇敢地跟着我学习。其实是希望当时的青年人都能像李蟠一样,敢于与世俗抗衡,不断追求进步。
全文通俗易懂,摆脱了六朝以来浮糜的文风,针对当时的社会状况发表自己的看法,实践了自己的文章理论,文以载道,文章为社会服务,批判了当时士大夫耻学于师的不正之风。可以说给当时的社会士大夫以从师学习为耻的风气造成了不小的冲击,韩愈不但倡导要从师学习,而且自己就亲自做老师,表现出非凡的勇气和斗争精神,也表现出作者不顾世俗独抒己见的精神。
2018/1/18
PS:大学堂无戒90天挑战训练营打卡第20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