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9-30 11:45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0-31 01:36
我们怎么知道纠缠粒子的自旋在它们分离之前还没有被确定呢?
一个简单的答案是“贝尔定理”。然而,我也会解释为什么这是一个答案……
根据量子力学,波函数定义了一个量子系统的完整状态,然而它只是不包含足够的信息来同时定义两个互补(或共轭)的可观测的同时(例如位置/动量或能量/时间,沿正交轴的自旋极化,等等)。因此我们有了海森堡测不准原理,我们对一个观察对象了解得越多,对另一个的了解就越少。问题是,这要么是量子系统内部信息的真正缺乏,要么是量子描述的不充分。
EPR实验不仅检验了单个粒子的不确定性原理,也检验了两个纠缠但在空间上分离的粒子的不确定性原理。简而言之,有两个粒子A和B纠缠,然后分离。对于每个粒子都有两个互补的测量值X和Y。一个实验人员选择其中一个测量值(比如X),然后对粒子a进行观察,然后对这两个粒子的互补观测值变得不确定(由于不确定原理)。这可以立即被另一个远程的实验者看到,他们正在对粒子B进行互补的测量Y,即使他们在空间上是分开的。
如果第一个实验者选择在粒子A上使用测量Y,那么其他可观测到的就会变得不确定。因此,对粒子A进行何种测量的选择,影响了对粒子B的哪些观测结果是不确定的。
当爱因斯坦、波多斯基和罗森第一次试图用EPR实验证明量子力学不成立时(1935年),他们认为这种情况有两种可能的解释:
1. 在两个空间分离的系统之间有即时的通信。
2. 在进行测量之前,已经确定了这两个独立系统的测量特性。
显然,他们不接受第一种可能性,因为它违反了光速,所以他们确定了第二种可能性,这意味着,对现实的量子力学描述从根本上来说是不完整的。这就是他们希望通过EPR实验来证明的。
为了弥补质量管理“隐藏变量”的缺陷,人们设计了替代方法,最著名的是波西米亚方法。然而,后来贝尔定理(1964年)表明,隐藏变量与QM的结果是不一致的,他提出了可以观察到这一点的具体实例。1972年和1981年的实验令人信服地证实了这一点。这并不能证明QM是完整的,但它确实证明了隐藏变量是不存在的,因此互补变量不能同时被解决,因此量子系统内部确实是缺乏信息的。这意味着无论是局部性还是现实性都与QM不相容。
然而,这揭示了之前被忽视的EPR实验的第三种解释:
3.没有两个独立的系统,只有一个非局域的量子系统,它不是由它的可观测值定义的,而是由它的量子态定义的,
根据这种可能性,这两个系统看似在空间中分离,实际上是由一个不可见但真实的量子系统产生的虚拟现象。
这就引出了第二个问题:为什么解释量子纠缠的实验证明如此困难?
原因是我们习惯于用古典客观主义来思考,在古典客观主义中,观察到的东西是客观真实的,它们定义了系统。这意味着所有系统都是空间定位和局部化的,而所有交互都是“通过空间”发生的。这导致我们假设,因为看起来有两个空间分离的系统,那么实际上也有两个空间分离的系统。
这种类型的思考与QM是不相容的,并使它看起来似是而非和荒谬的。然而,QM是可以理解的,只要一个人放弃古典客观主义,并接受实际系统是不可观察的,而可观察的是在对观察行为的反应中构建的表象。
我们可以很容易地理解类似的现象与计算上下文,即图形对象如何描绘的两端,一个屏幕可以同时改变一些中介对象无需遍历它们之间的屏幕——因为它们是虚拟对象由一个潜在的计算过程的整个情况。
然而,当我们在与我们认为是“物理”的环境相关的情况下遇到相同的现象时,我们会发现很难理解,因为我们认为独立的表象是位于空间中的独立的物理对象(包含所有古典哲学信念)。我们没有意识到它们是由一个潜在的量子过程产生的虚拟表象,这个量子过程激活了整个情境。一旦我们理解了质量管理就变得很容易理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