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9-28 20:36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2-13 02:01
惟西域之灵鸟兮,挺自然之奇姿,体金精之妙质兮,合火德之明辉。惟辩慧而能言兮,才聪明以识机。故其嬉游高峻,栖峙幽深,飞不妄集,翔必择林。绀趾丹嘴,紫衣翠衿,采采丽容,咬咬好音。虽同族于羽光,因殊智而异心……
这是东汉名士祢衡所写用以自况的《鹦鹉赋》中的一段,长江中的鹦鹉洲因此赋而得名。
祢衡(173-198),字正平,平原般(今山东乐陵西南)人。少有才辩,为人“忠果正直,志怀霜雪,见善若惊,嫉恶如仇”,恃才傲物,屡侮权贵。先是曹操召其为鼓史,令其改服鼓吏之装,借以辱之,他却在曹操及众宾客面前裸身*,后又在营门外,击鼓骂曹,为曹操不容,遣送与刘表,刘表亦被其侮慢,乃转送给部下江夏太守黄祖。祢衡又讽刺黄祖是“庙中之神,虽受祭祀,恨无灵验”,终被性情暴躁的黄祖杀害,终年仅26岁,葬于江中芳洲之上。后人为纪念这位刚正不阿的名士,便借《鹦鹉赋》将他埋骨之处称为鹦鹉洲,并在洲上建正平祠,供人凭吊。古往今来,不少墨客*人来游鹦鹉洲,凭吊祢衡墓,留下无数诗篇,使鹦鹉洲芳名远播,祢正平精神长存。请看清代诗人沈德潜《鹦鹉洲吊祢处士》诗云:
蚁视曹公气不摧,兰焚玉碎剧堪哀。
故人慷慨推奇士,乱世纵横露俊才。
洲沁何妨激涛浪,文章那肯辱蒿莱。只今后代经过者,烟水茫茫酹一杯。
被崔颢描写为“芳草萋萋”的鹦鹉洲究在何处,即是在大江武昌一侧还是在汉阳一侧,可说是历史上的一段公案。由于“洲聚于沙,而沙转于水”,鹦鹉洲几经变迁,有了古、今之分。有人认为,古鹦鹉洲在武昌一侧,今鹦鹉洲在汉阳一侧,因此有武昌鹦鹉洲与汉阳鹦鹉洲之说。而有的人认为,今鹦鹉洲固然在汉阳,而古鹦鹉洲也靠近汉阳岸边。将两说的根据加以比较以后,我们倾向于前一种说法。读明人杨基《眉庵集》有《望武昌》二首:
吹面风来杜若香,离离烟柳拂鸥长。
人家鹦鹉洲边住,一向开门对汉阳。
春风吹雨湿衣裾,绿水红妆画不如。
却是汉阳川上女,过江来买武昌鱼。
题为《望武昌》,“开门对汉阳”,可知诗人观察事物的立足点是在鹦鹉洲上。“过江来买武昌鱼”的汉阳女,显然来到了鹦鹉洲上或洲边。鹦鹉洲的位置不是一目了然了吗?又黄福《后乐堂稿》《过武昌》亦有句云:“城头黄鹤楼,城外鹦鹉洲”。这信手拈来的例证足以作为对前一种说法的补充。
靠近武昌的古鹦鹉洲约在明末清初被冲毁消失。汉阳江边在宋元时代亦有沙洲涌出,但有确定的名称:刘公洲。宋汉阳知军刘谊曾在洲上耕种收获,故名。此洲明嘉靖以来渐没。到了清雍正乾隆年间,武昌的白沙洲为水所没,而汉阳又有新洲淤出,白沙洲民吴某等竟禀官争夺这块地方,请求以新淤洲地断给他们以补白沙洲课税,并命名补课洲。汉阳县民以鹦鹉洲久为汉阳古迹,今既淤出,近在南纪门外,不应远隶武昌,遂争讼于官府。经汉阳县令裘行恕3次具禀力争,新洲仍归隶汉阳,并恢复鹦鹉洲名,以存古迹。汉阳鹦鹉洲就是这样来的。汉阳县民所谓“鹦鹉洲久为汉阳古迹”,乃争讼时一种强词,其理由盖由崔颢“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诗句而来,我们断不可以争讼之词作为古鹦鹉洲亦在汉阳岸边的根据。
今鹦鹉洲从清同治年间起,已渐渐与汉阳江岸连成一片了。旧中国,它是长江流域最大的竹木市场,居民多为做木材生意的湖南人。如今,它不但是长江上最大的竹木转运站,而且是武汉市的新兴工业区和对外贸易港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