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9-29 12:03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0-23 11:46
周代礼制完整地讲应称之为礼乐制度,礼的部分主要对人的身份进行划分和社会规范,最终形成等级制度。下面由我给大家整理了周礼的内容和原则相关知识,希望可以帮到大家!
周礼的内容和原则
内容
《周礼》是一部通过官制来表达治国方案的著作,内容极为丰富。《周礼》六官的分工大致为:天官主管宫廷,地官主管民政,春官主管宗族,夏官主管 军事 ,秋官主管刑罚,冬官主管营造,涉及到社会生活的所有方面,在上古文献中实属罕见。《周礼》所记载的礼的体系最为系统,既有祭祀、朝觐、封国、巡狩、丧葬等等的国家大典,也有如用鼎制度、乐悬制度、车骑制度、服饰制度、礼玉制度等等的具体规制,还有各种礼器的等级、组合、形制、度数的记载。许多制度仅见于此书,因而尤其宝贵。
原则
“亲亲”指必须亲爱自己的亲属,特别是以父权为中心的尊亲属;子弟必须孝顺父兄,小宗必须服从大宗;分封和任命官吏必须“任人唯亲”,使亲者贵、疏者贱,并按嫡长继承制代代世袭下去。
“尊尊”指下级必须尊敬和服从上级、特别是作为 天下 大宗的天子和一国宗主的国君;严格上下等级秩序,不得僭越,不许犯上作乱。
“长长”指小辈必须敬重长辈。
“男女有别”指男尊女卑、“男女授受不亲”和同姓不婚。
其中最基本的是“亲亲”和“尊尊”。“亲亲”是宗法原则,“尊尊”是等级原则。“亲亲父为首”,旨在维护家长制;“尊尊君为首”,旨在维护君主制。二者都是为巩固宗法等级*务的。从这两个基本原则出发,周礼在 伦理道德 上特别强调孝和忠。在当时的宗法等级制度下,“亲”和“尊”往往二位一体,因此孝和忠也往往两相结合:子弟孝顺父兄、小宗服从大宗,也就是下级忠于上级。
周礼的起源
现代学者郭沫若认为:“大概礼之起源于祀神,故其字后来从示,其后扩展而为对人,更其后扩展而为吉、凶、军、宾、嘉的各种仪制。”
“礼”在甲骨文中是个会意字,原作“丰”,是由祭祀中奉献 鬼神 的礼器引申为祭祀鬼神之仪式的[7] 。事神仪式(礼)与事神歌舞(乐)的结合,也就是“礼乐”的初义。尽管“礼乐”这一概念的深层含义及其复杂的思想内容直到西周才确立,但作为事神仪式的礼乐实践,在原始社会就已经出现。
周礼的后世影响
*
所谓“礼”,是中国古代社会中长期存在的、维护血缘宗法关系和宗法等级制度的一系列精神原则以及言行规范的总称。西周礼制之中, 抽象 的精神原则可归纳为“尊尊”“亲亲”两个大的方面。所谓“亲亲”,即是要求在家族范围内,人人皆要亲其亲,长其长,人人都应按自己的身份行事,不能以下凌上,以疏压亲。而且,“亲亲”父为首,全体亲族成员都应以父家长为中心。所谓“尊尊”即要求在社会范围内,尊敬一切应当尊敬的人,君臣、上下、贵贱都应恪守名分。一切臣民都应以君主为中心。在“亲亲”、“尊尊”两大原则之下,又形成了“忠”“孝”“节”“义”等具体的精神规范。西周时期,礼作为一种积极的规范,已具备法的性质和作用,完全具备有法的三个基本特性,即规范性、国家意志性和强制性,在当时对社会生活各个方面都起着实际的调整作用。礼被认为是“经国家,定社稷,序民人,利后嗣”的头等大事,渗透到各个社会领域。
教育
礼法教化
《周礼》中构想了十二条 礼仪 、礼节法式教化公民,称之为“十二教法”。
《周礼》对万民的教化,特别强调读政令和习礼乐。在《周礼》看来,只有让万民和百官深入了解王国的*法令,才能正邦国,谐万民。习礼乐是对万民的行为、道德规范的熏陶和训练。“十二教”中有五种礼教内容,这种以“礼”为教的政教,充分体现了上古时代的统治者对“礼”的尊崇。
德行教化
《周礼》在施行十二教化对万民进行礼教教育的同时,又颁布乡学教学的“乡三物”又施行德行教化。
“乡三物”中的“六艺”从内容上看是六门 学科 知识的教育“五礼”是礼仪教育,“六乐”是音乐 舞蹈 的专门教育,“五射”、“五驭”是 射箭 和驾车的技艺教育,“六书”是文字知识的启蒙教育,“九数”是 数学 知识的教育。可见《周礼》的乡学教育已经初具规模。它不仅制定了教育法规“乡三物”,而且建立了门类相对齐全的教育科学,为后世的兴学及学校教育提供了一个借鉴。
职业教化
《周礼》根据贵族*统治的需要,强化人民的职业意识,构想了“十二职事”,对人民实行职业教化。 《周礼·地宫·大司徒》:“颁职事十有二于邦国都邑,使以登万民。一曰稼樯,二曰树艺,三曰作材,四曰阜蕃,五曰饰材,六曰通财,七曰化财,八曰敛财,九曰生材,十曰学艺,十有一曰世事,十有二曰服事。”
十二种职业的颁布和实施,是《周礼》对万民教化的一项重要内容,它使国之民有所事事,安居乐业,成为王国统治者的驯服工具。
思想
孔子一生以维护、恢复“周礼”为己任,他的各项*主张都是从这一总目标出发而提出的。明“夷狄”、“诸夏”之别,就是其中之一。孔子这方面的言论虽不多,却牵涉到“民族意识自觉”的大问题,对后世的影响也极为深远。
“周礼”成为周王朝建立领主制封建国家*机构的组织原则之后,其作为周族的典章、制度、仪节、习俗的总称的意义不仅依然存在,而且被扩大、推广到整个华夏族的势力范围。在当时,用不用“周礼”,已成为区分“夷狄”与“诸夏”的主要标志。可以说是最早的体现了某种朦胧状态的民族意识的自觉,这种民族意识的自觉的继承和发扬,就成为一种民族的向心力和凝聚力。中华民族的 文化 传统几千年来绵延不绝,是世界文明发展史上的奇迹,它的出现应当说与孔子所开始的民族意识的自觉有着一定的思想渊源关系。孔子的明“夷狄”、“诸夏”之别的*主张,到秦汉以后逐渐以“明华夷之辨”的命题为历代儒家所继承和发扬。
文化
周礼是先秦时期文化领域的标准思想。
文学创作方面。这体现在文体的规范和写作手法的归纳总结上。《周礼》载:“教六诗,曰风、曰赋、曰比、曰兴、曰雅、曰颂;以六德为之本,以六律为之音。”这里既包含风雅颂三种文体,又包含比赋兴三种艺术表现手法,后世的文学创作深受其影响。
音乐艺术方面。先秦时期有一套逻辑自洽的标准。《周礼》载,“皆文之以五声:宫、商、角、徵、羽。皆播之以八音:金、石、土、革、丝、木、匏、竹。”前者是音阶的标准,后者是音色的标准。正是因为确定了这些基础性的标准,音乐才得以科学发展,最终成为一门艺术。
文体教育方面。《周礼》中提到,“养国子以道,乃教之六艺:一曰五礼,二曰六乐,三曰五射,四曰五驭,五曰六书,六曰九数。”后被儒家演绎为礼、乐、射、御、书、数“六艺”,成为中国人才培养的重要标准。[63]
审美
周代礼乐文化中的青铜艺术和乐舞艺术充满着强烈的象征意味,体现的艺术精神就是一种象征性艺术精神,而青铜艺术和乐舞艺术又是周代礼乐文化中最具代表性的艺术,因此可以说,象征性艺术精神是周代礼乐文化中的艺术上体现出的最典型的艺术精神,也是中国早期的典型的艺术精神之一。这种象征性艺术精神对后世的中国艺术精神和艺术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64]
社会
西周的礼制确保了在*上业已获取统治地位的家族,其优势地位的血脉延续性,从而“贵者恒贵”。亲亲原则,把国家上上下下的*生活,演变成一个具有血缘关系的庞大家族的家族生活。中国延续几千年的家国一体,有朝以来,就这样以国家强制力作为后盾被塑造。
从后世影响上来看,西周以宗法等级制度为核心的礼的思想,成为中国古代社会正统统治思想的核心。当然在其后的时代,礼的适用范围和功能发生移转,从西周之时主要作为*权力分配功能的原则,到汉代以后转变为社会生活层面秩序塑造和维持的机制,但礼的基本原则,亲亲、尊尊、长长和男女有别,并未发生改变,反而得到巩固和强化。同时,西周意识形态奠定中国古代社会意识形态的基本格局。
城市建设
在中国两千多年的 历史 上,曾经有很多著名的大都城在城市布局上都体现了《周礼》的礼制思想。譬如在中国封建社会盛期,最具有典范代表的都城———隋唐长安城。整个城市的布局严整、统一,充分体现出周代王城的布局特点。又如能够完 美体 现出《周礼》礼制思想的中国封建社会晚期的大都城——明清北京城。它在格局上恢复了传统的宗法礼制思想,使皇城在都城的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