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9-29 07:52
共1个回答
懂视网
时间:2022-09-29 12:13
1、苗圃建立
(1)圃地选择:选择地势平坦高燥,土质肥沃、土层较厚、有排灌条件、离预栽地较近的地方做苗圃。
(2)整地作床:先深耕30cm,再平整地面,做成苗床。苗床宽1m左右,长度随具体情况而定。干旱、水利条件差的地方应做平床,一般条件下,因柞树抗旱性较强,适合做高床,床高出地面l0cm左右,床与床之间留有0.5m宽的人行道,以便操作,整床施足基肥。
2、培养方式
1)加施菌根土:柞树根系根毛很少,通过与真菌共生,利用菌丝帮助柞树根系吸收一部分水分、无机盐和有机物质。因此苗圃地施菌根土,可促使苗木旺盛生长。方法可在发育良好的柞树根下挖一些土,把这些土堆放到一起,几天后再使用。
3、播种催芽:将选好的橡实在播种前10~15天,用清水浸泡1~2天,然后捞出种子,放在席子上晾干,再堆成堆,在堆上轻轻地洒少量水,上面盖湿草帘。以后每天喷水润种,直到橡实露白时即可播种。
(1)播种:在做好的苗床内,顺床播种,行距25~30cm,床宽lm左右,可播3~4行。沟深5-6cm,每米长的沟可播50粒优良橡实,覆土3-5cm,轻轻镇压。
(2)出苗后管理:苗木出土后,应适时中耕、除草、灌溉、施肥、间苗、遮阴,加强抚育。
4、移栽:苗木在苗圃内生长两年后,即可出圃移栽,春、夏、秋均可栽植,一般晚秋树液停止流动后栽植较好,最好选无风阴天栽植。坑的直径40cm,坑底施菌根土,将苗木放于菌根土中,每坑3-4株,覆土、踏实即可。栽后应加强管理,注意防旱保墒,在休眠期进行根刈剪伐,提高成活率。
5、病虫防治:柞树常见的病害为白粉病、褐斑病和早烘病。
白粉病出现的现象:多在9~10月份发生。褐斑病常在多湿、多风年份的春蚕期发生,病重时柞叶焦枯。
6、早烘病出现的现象:多发生在8月底9月初,凡雨多年份或柞岚连年砍伐过度或食叶过酷处均易发生早烘,严重时整个柞岚的柞叶出现红褐色干枯状。
7、防治方法:用2.5%的某粉药杀鳞翅目害虫,用1.5%的乐果粉药杀刺吸口器害虫。用某磷专杀刺蛾类幼虫,此药品在一定浓度和时期内对柞蚕无害。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0-24 09:20
金雕的繁殖较早,筑巢于针叶林、针阔混交林或疏林内高大的红松、落叶松、杨树及柞树等乔木之上,距地面高度为10-20米左右。有时也筑巢于山区悬崖峭壁、凹处石沿、侵蚀裂缝、浅洞等处,巢的上方多有突起的岩石可以遮雨,大多数背风向阳,位置险峻,难以攀登接近。巢由枯树枝堆积成盘状,结构十分庞大,外径近2米,高达1米半,巢内铺垫细枝、松针、草茎、毛皮等物。有时还要筑一些备用的巢,以防万一,最多的竟有12个之多。它也有利用旧巢的习惯,每年使用前要进行修补,有的巢可以沿用好多年,因此巢也变得越来越大,最大的“巨巢”就像一座房子一样构筑在大树的顶部。
每对巢区大约相距10千米。繁殖期因地而异,在北京地区,2月上旬即见成对在空中盘旋追逐进行求偶,2月中旬开始产卵;在俄罗斯,繁殖期则较晚,通常4月中旬才开始产卵;在中国东北地区,繁殖期3-5月。每窝产卵2枚,偶尔有少至1枚和多至3枚的,卵为肮白色或青灰白色、具红褐色斑点和斑纹,卵呈卵圆形,大小为74-78mm×57-60mm。第一枚卵产出后即开始孵卵,雌雄亲鸟轮流孵卵,孵化期45天。雏鸟晚成性,3个月以后开始长羽毛。一般只有一二只能够存活,孵出后经亲鸟共同抚育80天即可离巢。
如果巢中食物不足时,先孵出的个体较大的幼鸟常常会向后孵出来的个体较小的幼鸟的身上啄击,并将啄下的羽毛等吞食,如果缺食的时间不长,较小的幼鸟有避让能力,尚不致于产生严重的后果。如果亲鸟长时间不能带回食物,同胞相残则不可避免,较大的幼鸟就会把较小的幼鸟啄得混身是血,甚至啄死吃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