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产业发展对人才素质的要求? 我们应该如何应对这种要求?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3 03:18
我来回答
共4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1-01 13:48
我也是从某篇文章里截取的。需要你自己再加工一下。。。。话说我也没写完呢。。愁死我了。。4000字。。。
“从文化产业分层的情况看,也可把文化产业人才分为核心层从业人员、相关层从业人员和外围层从业人员。
从产业链的角度来看,我们通常把文化产业的人才概括为两大类型:第一类是文化产业创意人才,主要从事内容的创作和设计制作,这是文化产业价值体系中的核心部分。这种人才类型的关键特征是其文化创新性,就是一种将抽象的文化直接转化为具有高度经济价值的文化产品的能力,显然,这是一种利用文化资源和个人智能创造产值的过程。这种文化创新性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源自本土的传统文化与核心艺术;二是对其他民族文化的移植与嫁接;三是源自个人的创造力。由于文化产业与高新技术的紧密结合,这类人才也必须具有一定的科学技术,使原始的文本和创意必须通过他们的技术手段才得以转化为文化产品。第二类是文化产业经营管理人才。这类人才能够对产业环境进行科学的评估和把握,从而制定出企业发展的战略,选拔创意人才,对策划、设计、生产、包装、销售等各个环节进行规划、统筹和运作,并能站在行业的角度审视本企业的发展方向,及时调整经营策略。同时,这种人才还要具备一定的资本运作能力,熟悉金融领域同时又有较高的文化产业投融资水平。这种人才类型通常具有较强的综合素质,具备将专业知识与其他领域的知识相联系的能力。
图4:产业链角度下的文化产业的人才分类
以创意人才为例,来说明创意人才的内涵及特征。创意人才是促进创意产业发展的关键要素,创意产业发展较快的国家和地区的经验表明,人才和科技支撑是创意产业起飞的前提条件,也是保证创意产业持久发展的最重要条件。而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源头在于人才培养。所谓文化创意产业人才,是指以自主知识产权为核心,以头脑服务为特征,以专业或特殊技能为手段的精英人才。主要包括具有原创能力和技术能力的专门人才,如设计、策划人员等;将创意转化为经济价值的人才,即将创意思想商业化的人才;专门研究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及其规律的人才。创意人才的特征有以下几点:
1、 工作性质具有创造性。“现代广告教皇”大卫.奥格威在他那本经典的《一个广告人的自白》中这样描述了创意人才的特征:创造力。有创造力的人都特别敏于观察,他们比别的人更重视准确、能说明真理的观察。他们天生头脑发达,他们有更多的能力同时抓住许多概念,能对他们进行比较——从而能做出更丰富的综合。
图5:创意人才主要特征
2、 文化和艺术素养较高。如时装设计的人才,要有对美的事物和时尚流行的敏感度,同时要具备良好的文化艺术知识和较高的审美素养。
3、 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呈复合性。文化创意产业是交叉性、边缘性的学科,势必所需的人才的知识能力结构是复合性的。如创意策划人才,不仅有较高的专业理论,设计水平,还需要有丰富的阅历和社会体验。
4、 市场意识具有敏锐性。北京大学艺术学院副院长彭吉象教授认为,文化创意产业最缺的是经营管理人才。这些经营管理人才不仅要懂传媒,更要懂经济,懂市场,能敏锐地捕捉到市场的需求。
5、 团队归属具有流动性。在首都文化创意产业人才状况的实证分析中有个调研,在被调查者中,77%的创意人才换过工作单位,47.6%的创意人才不拥有北京户口,38.5%的管理者认为本单位的创意人才流失严重。创意人员一般不会固守在某个工作岗位上,而是经常会去寻求更大的发展空间。
6、更注重个人价值的实现。一份调查公司的研究报告写到,创意人才往往更重视自身价值的实现。尽管对个人的薪酬感到满意的只有27.8%,但在工作目标的选择上,69.8%的人员选择了“展示个人价值”;在回答跳槽的原因方面,首要因素是“不能充分展现个人价值”,占33.1%。
结合国家人才统计标准和宁波市文化产业人才建设的实际,对文化产业人才作如下规定:一是具备中专及以上学历;二是具有专业技术职务(资格)或国家承认的文化产业相应行业职业资格;三是在文化企业或事业单位中承担一定的管理或技术工作。在文化产业中从事经营管理、专业技术和创意工作,符合以上三条标准之一,并为产业发展创造一定价值和作出贡献的人即为文化产业人才。”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1-01 13:48
文化型人才+经济型人人才
要懂得文化。文化的范围很广。文化产业包括,出版传播业,电视电影业,动漫业,民俗业等等
有发现机遇的眼睛,经济的头脑,然后把文化转化成经济。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1-01 13:49
文化产业不仅创造了巨大的就业市场,同时也对人才的使用和培养提出了挑战,一是个性化人才的使用,二是跨界人才的培养。
文化产业发展的核心是人才。文化创新创造,是个性化的创造。怎么培养、支持这种个性化的人才,如何人尽其才、才尽其用,需要建设性和创造性的思考。
目前进入文化产业领域的人才越来越多,但文化和科技、文化和旅游等跨界人才还有明显不足。未来,需要更加重视包括新兴文化产业在内的文化产业复合型人才培养,建立跨界人才培养体系,加强人才培养和梯队建设,在“十四五”时期出台一些措施,鼓励文化产业人才工程的突破和创新。
来自浩丰智库的研究和解读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1-01 13:49
杨吉华也不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