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工程师的职业发展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3 03:08
我来回答
共2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7-18 12:10
楼主,你好!
最近项目太紧,所以很抱歉只能简单回复下了。
如果我以前的回复能对你有所帮助,那么我也是很开心的事,这就是分享的重要性,呵呵,也算是我自己对得起自己那么多字吧。
你的问题:
1. 我对这个行业并不是很清楚,但是我们国内在这方面不是强项。管道系统是一个很特殊的分类,你也可以从很多设计软件中发现,管道系统是有单独的模块的,无论是设计还是分析还是应用都是独立成体系的。就目前我所知不多的情况来看,世界上比较领先的国家主要是美国和俄罗斯,这几年日本人也做的很不错,国内的情况并不算很好,但是发展还算平稳吧,这点从每年的工博会上可以看出,我建议你还是询问下更专业的资深专家。
2. 没错,国人基本很少能做到principle engineer, 更别提更高的了。我给你一下一个比较通用的对照表,就是技术与管理同层次的比较,括号内的就是对用级别的管理层,由下至上。
assistant engineer, engineer, senior engineer(supervisor), principle engineer(Dept. manager), chief/fellow engieer(director), CTO(VP)
这个表对应就是技术和管理的比较,比如principle engineer,那他的收入就应该和部门经理是一样。
而我们大多数人的瓶颈就是在这里,也是我们大多数人转型点,而公司也往往会在这个点上给你这个机会。因为大家都知道,公司的首席工程师可能只有一个,但是经理可以有好几个,那么多工程师,都到一定的资历了,怎么办呢?
理论是可以公开的,但是操作层面的东西,每家公司都不一样,当然也有些人为了保持自己的优势,所以不会说的太明。
转管理的机会,是在工作中创造的,很多人在达到senior engineer级别的时候,就会开始接触成本核算之类的信息,这时,哪怕是老外,就算流程再明确,也很难把工程师再定义为简单的工程师,这时多数工程师还会兼任一部分项目管理的工作。你的表现就是在这些工作中体现出来的,就我而言,我从一个设计师转型到经理的过程,我花了3年多时间,前后共接受大大小小项目近30个,也正是这些项目按时保证质量的完成,才让我成功转型,当时我的收入并没有什么大的变化,因为我只是转变了我的角色而已。
在评估你项目的业绩的时候,往往只是考核以下这些内容:
a. 你在项目中所使用的资源,包括人力,物力,时间等等
b. 你在项目各个节点上所交付的内容,项目不同的phase之间有gate review(很抱歉,我不翻译成中文了,我打英语更准确更快些), 在这些review的点上,你必须要提供一些delivery report,包括产品的生命周期,预算,进度,市场预期等等,这些东西不是你一个人完成的,有些数据是其他部门提供的,但是你的职责就是要去取得这些数据,并完成报告
c. 跟踪样品与客户反馈,并加以改进。改进本来就是工程师的份内事,但是取得反馈和跟踪就是额外要做的事了
d. 项目在第一批出货前后的交期和量产稳定性评估,将成为你项目的最后收尾
这些内容很多都远远超过了一个技术人员要做的事情,但是只有你去完成了这些事,并且在重复了很多次以后,你才会有机会正式转到管理。我当年是以工程师的身份,先拿到了最佳项目团队奖之后才转型成了项目经理,然后继续我现在的职业。我觉得确实可复制性不高,那是因为每个公司的情况都不一样,但是就路线而言,大家都是差不多的。
3. 其实你的这个问题,我已经在上面回答了,任何一个流程完备的公司,都有这样的一份成本核算表,因为这时gate review必须要求交付的,你可以问项目经理或者产品经理去借来看一下,当然结果很可能就是你遇见的情况,所以这样的偷师是需要看机遇的。我可以给你一个参考,任何一个产品的成本核算都应包括以下内容,从上至下:(括号内为说明)
销售预期 (forecast 市场需求量)
前期销售投入预估 (销售行为发生的费用)
前期实际投入 (实际销售发生的费用)
开发预算 (用于开发所产品的费用,包括差旅费)
固定投资 (包括模具费,设备费用等所有看得见的费用)
非固定投资 (所有看不见的费用,如样品损耗)
开发人工费用 (开发工程师的工资)
非正常费用 (应市场或者销售或者客户原因导致的费用,如项目中止,延期等等)
量产预期 (整个产品生命周期内的总产量)
投资回报率 (多久能收回成本)
现金流 (公司为此要准备多少的现金周转)
资产损耗 (固定资产和生产带来的损耗)
管理成本 (Overhead, 整个公司所产出的管理费用,水电煤都算在内)
人工工时费 (工人的工资)
毛利润 (Margin,不考虑管理成本情况下的利润)
净利润 (包括所有成本下的利润)
内涵报酬率 (投资和回报的比例)
总收益 (实际公司最后的收入)
……
我只是凭印象大致罗列了下,其中我省去了大量的税的计算,其实你也可以发现,如果项目经理不给你这些数据,你也可以从其他地方得到,只是过程会漫长些,痛苦些。
这些费用中,起决定性的因素为销售预期,固定投资,投资回报率,净利润和内涵报酬率,这点希望你自己学习了,内容太多了。
4. 你这个问题我不知道如何回答,因为在外资做管理说来也简单,那就是靠流程。为什么我们国企总是乱糟糟的,就是因为总是几个人说了算,拍脑袋做法;而外资,你做任何事都有规矩,按流程作就是了。至于管理上的技巧,那太多了,比如B-FMEA(business),D-FMEA(design),P-FMEA(process), Risk management, conflict management, team building, 等等都是有专门的课程和技能的,这点只能靠你自己学习,或者公司的培训了。一般大一些的公司都有这样的培训,你可以和HR联系下看看
5. 你这个问题,我觉得你也可以尝试下,不过要想清楚。因为就你目前的情况来看,我觉得发展的都还不错,基本职业道路都已经上了正轨,能被猎头挂上号,以后的职业道路不会太艰难,但是转型要慎重,我也重复多次,机械行业,出去容易回来难。当你达到你目前的层面,去转销售,也不是低级别的销售了,所以应该还是不错的发展,因为工程师的道理到了瓶颈,从销售渠道突破职业路线,我觉得可以,我自己也曾这样想过,但是这困难,就像你自己说的,很多时候是非技术性的。潜规则不是问题,几分钟就会;关键是你的关系网,这是致命伤,如果你对自己的软技能没有足够的信心,还是不要尝试了。但是如果你觉得自己与人打交道没问题,而且在工程师转型管理的道路上又遇到困难的时候,你可以尝试下。给你一个简易,关系网可以从供应商开始发展,逆向思维,要知道供应商手里的客户远远比你现在知道的要多的多,搞定供应商,然后间接取得客户的信任。这路很漫长,你要慎重。
呵呵,反正,我胆子比较小,非技术性的东西,不太敢去赌,你自己把握自己的情况吧。
先这样吧,我一下午终于把积累了那么多天的消息都回复完了,晚上要开始加班了,呵呵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7-18 14:02
机械工程师,必须适应一系列的新要求,其中最主要的是:高新技术产业化的要求、机械制造业结构调整提高素质的要求、机械工程师业务向广大服务领域扩展的要求以及适应全球化竞争和国际性合作的要求。
1、机械工程师职业的总体发展趋势
•美国机械工程学会组织了一次有代表性的广泛调查,对1996~XX年美国分行业机械工程师就业情况作出了预测,其主要结果是:
—1996~XX年美国机械工程师总体上将增加约3.5万人;
—机械工程师将越来越多地就业于机械制造以外的行业,其中最大部分是在服务行业,首先增加于工程管理服务和专业性服务;
—机械制造部门所占机械工程师的比例虽将下降,但仍是其最大部门(占53.7%)。
•香港1993~1999年人力需求的变化情况是:
—制造业人数由86 8万人下降到24 4万人,特别是操作工减少,而技术及专业人员增加;
—就业职工大量转向制造业中的电子工业、进出口贸易、交通运输仓储业、通讯服务业、金融、保险、房地产服务业和公共服务业。
•我国多数地区目前的情况,不同于发达国家,也不同于国际商业化都市。如上海市发布的XX年度人才开发紧缺专业目录中,既有智能仪器仪表网络系统、数控机床及机电一体化、微电子装备,也有汽车制造、发电与输变电设备、石化设备、冷冻空调设备、现代农业装备、城市轨道交通装备、船舶与港口机械设备。相应所需的专业则是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工业设计、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测控技术与仪器、热能与动力工程、电气工程及自动化、生态学、环境工程、安全工程等。上海电气集团已与中科院签署科技合作协议,将微电子装备技术、燃气轮机技术、循环流化床发电锅炉技术、工业机器人应用工程、机床主轴和交流伺服电机系统等列为首批合作项目。很明显,在我国相当长的时期内,融入和结合了信息技术的制造专业仍然是很需要的专业。值得我们参考的是,今年台湾省统计,高考最热门五大专业中,电机工程学列在法律、外文、医学、资讯工程之前,位居第一。
2、机械工程师为实现价值而塑造自己
根据新时期的新要求,必须扩展思路来定位新时期的机械工程师。例如,已有不少原先的机械工程师在银行系统里很好地发挥着作用;不少机械工程师从事经济工作研究,成为以切合生产实际为特长的知名学者;制造业的工程师应用网络技术比网络专家寻找应用实体显得更有成效等。
参考美国所作的调查,年轻的机械工程师在未来十年中的期望,最普遍的两项是继续教育和职业引导(有经验的忠告、咨询、榜样);在中年机械工程师中,未来十年的最大期望是继续教育、职业策划和能力更新;而对于有经验的机械工程师,未来十年的主要期望是继续教育、寻求新职、策划前程。由此看出,在美国,新经济的新要求反映到机械工程师对自己理想和前程的设计,都是首先希望继续教育和职业转移,都是要求自己不断适应、不断学习提高并寻求更合适的自我实现。这是大大不同于以往的就业观念、奋斗目标和择业理念的。如果稍为仔细一点观察我们的周围,这样的趋向也在悄悄向我们走来。
3、制造活动的三轴理论
要了解未来的机械工程师需要掌握什么,必须分析制造活动的实质内涵。有一种关于制造活动的三坐标分析,对理解制造活动的实质具有参考意义。这种理论认为:
x轴-转变轴,对应各种冷热加工过程,体现实际生产加工;
y轴-移动轴,对应物料移动、搬运、装配、仓储,体现为物流;
z轴-信息轴或时间轴,对应数据获得、储存、处理和分析、应用,体现信息功能和自动化。
按照这样三个坐标的分析,传统的初级制造活动大体上体现为x和y的组合,改进物流和改进加工技术同样重要,即x、y方向都大,面积才能大,此时再加大z轴(如cnc、cad、capp、cam,机器人、自动生产线、erp),会有最好的效果。
而如果x及y很小,只是一味在z轴方向加大,效果不可能好。也就是在加工过程和物流过程很不完善(工艺落后、管理混乱、物流不顺)时,单靠自动化、靠信息要素难以发挥效果。
20世纪80年代日本在制造业上超过美国,靠的是生产技术强,加上完善的物流,而在自动化方面投入并不很多,这中间jit起了主要的作用;后来美国回过头来加强制造技术和质量控制,使传统制造业提高到先进生产水平,加上美国原有的完善的物流系统和信息技术上无可置疑的优势,以三个坐标的共同增强构成了当今最强大的制造业。
发展中国家追赶发达国家不能盲目照搬,一味追求信息化手段最先进、买自动生产线、买全套erp系统管理软件,想绕过扎扎实实地抓制造工艺和基础管理,绕过改进物流和提高生产和管理效率,必将不能获得成功。
4、制造技术的五组分学说
同样有参考价值的是关于制造技术五个组分的学说。这五个组分是:产品与过程设计技术、生产制造技术、信息沟通技术、组织管理技术和材料技术。
产品与过程设计技术、生产制造技术和材料技术是传统制造技术的组成部分。与机械工程师打交道的材料迅速地从钢铁扩展到轻金属、非金属、高分子材料、半导体材料、稀有材料以至纳米材料,在分子层次创造新材料的方法将使同一零件内材料组成可以不同,大大增加设计变化的空间。机械工程师当然须要及时补充相关新知识。
信息技术在制造过程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如机电一体化技术、微电子技术改造制造业、cad/cam技术、数控数显技术、智能制造、虚拟制造、电子商务等。新时期的制造业必然是信息化、数字化、网络化和集成化的制造业。运用信息技术的能力是当今机械工程师最须要加强的新能力。
管理技术在机械工程中的地位和作用变得越来越重要和举足轻重。由于以往组织管理被排除在技术之外,长期以来成为一般机械工程师的弱项。在技术不断高速发展、而管理越来越跟不上的情况下,大量传统制造企业中的问题更多地出现在管理上,形成所谓“三分技术,七分管理”的局面。
把管理技术视为制造技术的当然组成部分,是未来制造业顺利发展的必要的理论基础。对此,五组分学说中“orgaware”的提法是一个有用的工具。
这个orgawaretechnology,组织管理技术,在制造过程中应该包括所有为实现制造活动所需的组织支撑系统,如行政管理、通信交流、信息沟通、工作协调、组织结构、规章制度、标准规范等。而与组织管理技术密切相关的要素则是机制、*和制度,管理体系,激励制度,以及人际联系、领导能力、协调能力、综合能力、判断能力、决策能力等。
支撑组织管理技术的学科知识是系统工程学、技术经济学、统筹学、组织学、行政学、心理学、统学、管理学、营销学等。
5、新型制造业需要复合型人才
时代要求制造技术的叠加融合,21世纪的制造业是以系统集成和交叉融合为基本理念的新型制造业。
例如,机电一体化、数控机床、cad/cam、fms、数字化制造技术体现了机械技术和电子信息技术的复合;精益生产、准时制生产、工业工程、质量控制反映了机械技术和管理技术的结合;现代化的客户管理系统、库存管理、现代物流都要求管理技术和信息技术的集成。而一切amt、cims、erp、虚拟企业、电子商务、网络联盟等现代制造理念和模式的实现,必须是机械技术、管理技术和信息技术三者融合集成的结果。
在美国所作的调查研究中,机械工程师未来必须具备的重要能力中包括通讯能力、计算机编程能力、业务实践、工程基础、团队工作能力、跨专业理解能力、项目管理能力、学习能力、创造性、多语言能力等多种能力的综合。时代需求越来越向复合型人才倾斜,这是普遍的趋势。
6、创新和学习——机械工程师的基本品质
在所有未来机械工程师必须具备的能力中,结合我国机械工程师的实际情况,应该特别强调创新和学习能力是最重要的基本品质。我们应该大力提倡国内外有些创新型公司所遵循的理念,例如kodak公司倡导的“想象的第一规则是不存在规则”、“换一个角度来看世界”、“将你的思维翻个个儿”、“用孩子的眼光来看世界”等。
终身学习、善于学习是机械工程师的必备品质。我们所处的新时期,最大的特征就是机遇和挑战无限,学习永无止境。停止学习,就是被淘汰的开始。已有的知识不更新将快速老化。
此外,对于工程师来说,在创新问题上排除纯技术观点十分重要。“最好的技术不一定能成功,市场最终还是要打败技术”(钱伯斯)。而且,机械工程师不但要有内容类知识(是什么、为什么)、方法类知识(怎么做、谁来做),还要有规则类知识(约束着怎么做和谁做、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哈佛商学院的传统是重视得出结论的思考过程,而不是能否得出正确的答案。“会学”重于“学会”,方法比知识更有用。
机械工程师应当保持发扬自己传统的优良品质:如认真严密、逻辑性强、全面权衡、追求准确性、系统性、结合实际、动手能力强等,同时克服机械思维、容易见物不见人、技术至上忽视市场等弱点,全面加强信息技术和管理技术的学习掌握,塑造成为新时期机械制造业和非机械产业都需要的复合型工程师,这也正是新形势下我国机械工程师的新机遇。
如果你不为自己设定目标,并不代表你就没有目标,只是这个设定权已经被自己拱手相让。如果一个应聘者这样对企业说:"我什么都能做,您就看着办给个职位吧。"他多办不会被录用,因为企业不知道该如何给他定职位。同样的道理,如果你不给自己设定目标,别人就会把他的目标给你。为什么那么多人在做自己不喜欢的事,那么多人觉得自己不被人理解?其中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他到底明不明白自己喜欢的是什么?他有没有主动去与人沟通,与上司沟通,主动让自己被人理解?
鲁迅先生有段话非常经典,大意是中国人有三种:一种是坐稳了奴才位子的,一种是做了奴才而位子还不稳的,一种是想做奴才而不可得的。有一次我拿这个嘲讽某朋友,说他是第三种,恨不能拉着总经理的衣角让他回头看一眼就兴奋半天,偏偏总经理瞅都不瞅他一眼,失败。他反唇相讥:那你也不过是个坐稳了位子的奴才。我哈哈大笑,说为什么?他回答一句话很经典:打工的都是奴才!我正色相告:一个有信念有目标的人,自己为自己负责的人,就不是奴才。正由于你在心底里,对打工者的定位都是奴才,所以你才拼命想做一个好奴才。可惜你连做奴才都不知道怎么做,故而只能是鲁迅先生所说的第三种人。
"以终为始"的职业生涯规划
人生在世,拿什么去判断自己存在的理由,存在的价值?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我认为,一个人的人生大目标,即西方人常说的"使命"就是他存在的理由。越是聪明,越是有上进心的人,越会在某一个时段遇到对整个人生的困惑与迷茫。或许有些人还有别的办法可以解决,但我认为,只有找到上天赋予你要去实现的目标才是根本之道。每个人的存在都是其与上帝之间的契约,人生要有大的成就,就要自己把契约上写的什么搞清楚。也许我们不必信教,但有信仰会让人更坚强,人生更丰满。人之不同于动物,因为人有信仰。有信仰的人是幸福的。
人的一生,左边是痛苦,右边是*,能够坚定地走完自己该走的路的人又有多少呢?不少朋友最大的痛苦就是不知道自己适合做什么,该干什么,该走什么路,不满于现状之余又不得不沉沦于现实。更郁闷的就是放眼一望,这个地球上所谓成功人士太多了,连隔壁大妈那个打小不成器的儿子现在倒买倒卖挣得都比我多。人比人真是气死人。
一次某业务员跟我说:去年一个月只赚1000的时候,看着别人赚上万,觉得很丢脸。但当时只是想着不干活就得挨饿,一门心思地为生意忙,当时那个苦啊,但是生存有压力,也不觉得太苦。今年自己也赚上万甚至更多了,心里却比去年还慌,老想着这个月上万了,下个月要是业务不行掉下去怎么办,那个脸不丢大了。再看看别人,好像都比自己做得好,不知什么时候才能赶上他们。天天心里慌得很。
他问我怎么办?如何才能保持业绩并超过别人。我告诉他,你是如何从1000做到10000的,重复去做就行了。但这并不能解决你心慌。因为当你一个月赚2万元甚至10万元的时候,你还是要心慌,你永远都有业绩下降的压力,而比你强的人永远都有啊。现在你眼中那些比你强的人,就站在你面前,但有一天你超过他们,更强的人还在后面,就算你再强,赚得再多,你能强过比尔·盖茨?
我问他:这辈子你想做什么样的人?你死了希望别人怎么评价你?你想赚多少钱就足够了?你想用多少时间赚到这些钱?把这些想清楚,再倒推到眼前,你每天该做多少工作量?做到了你就可以安心休息。因为你不用再跟别人比了。只要你每天的工作做好做到,到时间你的目标就实现,有什么可心慌的?
"职业生涯规划"是现在很流行的概念。我的看法,职业生涯规划的核心要领是"以终为始",也就是说,首先要明白你自己的目标,再去设计你的路,否则规划只是空话,再过几年又会觉得计划没有变化快了。而很多抱着创业想法,以学习心态去打工的人,往往会去读mba、学英语、努力进外企,等等,这些当然没有什么不好,但对于创业这些是必要条件吗?而一些想做职业经理人甚至ceo的朋友,则站在这山望那山高,总发现有朋友、有同学比自己职位高薪水高,于是永远都不满于现状,只要有好一点的机会便想跳槽。但事实上,没有规划、与目标关联度不高的跳槽和转行,其实是走更多的弯路。
很多人的自我规划,只是从现状出发来规划,目标只是比现在过得强一些。但如果不知道自己的终点何在,永远也不会真正满足,会活得非常累,非常无奈。而总跟别人的状况对比,很难获得真正的满足与自信。我主张一个人用自己的目标来衡量自己的成长与进步,那样人生会更轻松、更喜悦。
做成最好的你自己
职业生涯规划真正的难处是要搞清楚自己的优势在什么地方,天生我才到底有何用。这是没有人可以帮你规划出来的,只有自己问自己:我喜欢什么?我想做什么?我想成为什么样的人?我想得到什么?想得越清晰越具体越好。如果你想不明白,就经常去想,任何人也代替不了。当然,不仅是要经常去问自己的心,而且要经常在生活和工作中经常去考察自己。比如上学时你对什么课目最有兴趣?什么课目学得最好?工作时做什么你最有干劲?工作中的哪一方面你最得心应手?生活中你有什么兴趣爱好?这种爱好体现了你什么天赋或个性呢?不要忽视任何类似的细节。这些就是你的"天生之才"的自动表现。
近几年,随着高校扩招,大学生就业压力日趋增加。许多应届毕业生在毕业几个月后仍然没有找到适合的工作,这其中,虽然有就业供需矛盾,但相当一部分原因是很多大学生不知道自己适合什么工作,应该怎样去面对工作,甚至有些学生到了毕业时才发现自己不喜欢所学专业。
如今,随着北京大学等一些高校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开展,这种局面将逐渐得到改善。今年以来,北京大学等一些高校开始为新生提供了系统的职业规划课程,包括职业测评、职业咨询、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职业规划训练营、就业指导专家系列讲座、职业辅导工作坊等各项服务。实践证明,这些工作能帮助大学生及早了解和规划未来的职业发展道路。
在许多国家,职业规划与职业指导被视为“积极劳动力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美国、瑞典,职业规划与职业指导已经成为一项产业,得到*的立法支持。在我国,随着经济的持续增长,职业生涯规划已经从几年前的“陌生话题”,变得“耳熟能详”。职业规划的提供方式也从简单的“做职业测评、解读职业报告”,步入系统科学的职业生涯指导阶段。
近几年,全球职业规划师(*f)项目随着美国咨询师认证管理委员会(nbcc)的推广进入中国,成为国内职业发展领域的风向标。诞生于1997的*f项目,已在日本、德国、加拿大等20多个国家实施。目前,国内已有数百人接受了*f培训。北京大学之所以在职业生涯规划上先走一步,与该校就业指导中心的教师接受过*f培训密不可分。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劳动力市场进一步多元化及职场竞争的不断加剧,人们对职业规划的认识逐步增强,其市场需求也在逐渐升温,职业生涯规划已被列入人事部、劳动部等相关部委的“xx”工作之列。而由中国国际人才交流协会(caiep)发起的“XX首届中国职业生涯规划国际论坛暨*f全球峰会”的举行,将进一步引导中国职业生涯规划行业发展步入快车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