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查晚清时文界革命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10-09 22:10
我来回答
共2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06-01 18:23
首先,要说晚晴涉及文化改革的*或思想主张多如繁星,我只介绍下有明确文献记载和大家都耳熟能详的:
晚清时有提出文化改革的第一人要属广东香山的郑观应,郑观应曾是上海机器织布局总办的要员,后因织布局公司亏欠受牵涉而退隐澳门,晚年寄情于山水,将精力用于著书。光绪二十年(1894),<<盛世危言>>著作完成。盛世危言主旨是“富强救国”,在*,经济,军事,外交,文化上提出了切实可行的方案。尤其是文化上,主张改变科举考试和学校教育内容,鼓励世人学习西学,掌握西方的科学技术。他认为,清*实行的只考八股文的选拔方式是有问题的,应该增加电子,医学等新科目。这些思想后来成为康有为等维新派人物的主要观点;
其次,就是大家都知道的戊戌变法了,戊戌变法促成的百日维新也提出了一些较先进的文化改革,主要为:废八股,兴西学创办京师大学堂,设译书局,派留学生,奖励科学著作和发明;
早在戊戌变法之前梁启超已引导一场“新文体”运动(可参考一楼的回答,呵呵。。。),为中国传统散文发展起到重要作用,并使得一大批读者从中进一步了解了世界,也培养了一批具有更加进步思想的人来进行中国的资产阶级民主*;
戊戌变法失败后,起倡导者之一的黄遵宪遭清廷的革职放归故里,返乡后他积极做一些有利于教育的事业来,他邀集地方人士,自献资金,创办了学院,他定制的办学措施,得到了周边各地区的热烈响应。黄遵宪在文学上的影响主要表现在诗歌上,在诗歌创作上黄遵宪题出“我手写我口”的主张,在诗歌形式上,他力倡“不名一格,不专一体,要不失为我之诗”。他的作品形式多变,给古体诗歌开拓了新天地,被梁启超誉为"诗界*"的一面旗帜。
以上就是我跟据了解的整理出来的,希望这能帮助到你。
热心网友
时间:2024-06-01 18:24
梁启超在1899年提出文界*的口号,力求借鉴日本和西方的思想内容和语言形式,创造出一种“新文体”。其特点是思想新颖,文白夹杂,平易畅达,笔锋饱含感情,具有很强的鼓动力的文体。以把文辞从古文的“义理、考据、辞章”中解放出来,以西方近代思潮替代圣贤经典章句的义理,以丰富的世界
维新史实突破拘谨的考据,以俗语、外来语入文以丰富文章的表达方法。“文界*”催生了大量政论散文的诞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