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10-08 03:14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1-02 11:07
《书边事》
作者:张乔
注释:
1、调角:犹吹角。
2、梁州:当时指凉州,在今甘肃境内。
译文:
号角划断宁静清秋,
征人独自凭倚城楼。
昭君青冢春风吹拂,
夕阳西沉边城梁州。
广袤荒漠无兵阻扰,
边疆重地有人旅游。
蕃民之情长如此水,
千秋万代永向南流。
赏析:
此诗是写作者游历边塞的所见所闻。首联写边塞军旅生活和安宁,征人安闲无事;颔联虚写昭君墓秋来依然春风吹拂,梁州边城一派日丽平和,再次伸述民族团结,边防安定;颈联极言广漠边塞无蕃兵阻扰,游客到这里观光,反复渲染和平景象。尾联抒写作者蕃情似此水,长向南流,民族团结的心愿。全诗意境高阔而深远,气韵直贯而又抑扬顿挫,读来回肠荡气,韵味无穷。
《鄂州南楼书事》
作者:黄庭坚
四顾山光接水光,
凭栏十里芰荷香。
清风明月无人管,
并作南楼一味凉。
注释:
1、鄂州:在今湖北省武汉、黄石一带。南楼:在武昌蛇山顶。
2、四顾:向四周望去。山光、水光:山色、水色。
3、凭栏:靠着栏杆。十里:形容水面辽阔。芰:菱角。
4、并:合并在一起。一味凉:一片凉意。
翻译:
站在南楼上靠着栏杆向四周远望,
只见山色和水色连接在一起,
辽阔的水面上菱角、荷花盛开,
飘来阵阵香气。
清风明月没有人看管自由自在,
月光融入清风从南面吹来,
使人感到一片凉爽和惬意。
赏析:
《鄂州南楼书事》描述的情景是:武昌的夏天,热得可怕。那天晚上,诗人登上高高的南楼乘凉。他倚栏而望,明月已近中天,皎洁的清辉倾泻而下。四面的山光与水光相连相映,一片通明;方圆十数里、盛开着芰(菱)花、荷花,凉爽的夜风中,不断有淡淡的芳香扑面而来。习习清风,朗朗明月,谁也不能对它们管束驱遗,它们慷慨、殷勤地为南楼送来清清爽爽的夜凉,供游人称心快意地消受啊!
欣赏这首小诗,读者很容易忘记自身的处境,仿佛自己也登上南楼来乘凉了。这样的感觉是这样来的。先从外界景象来看:四外山水落石出,十里芰荷,楼头清风,空中明月,远方近处,天上地下,以南楼为中心,构成一个高远、清空、富有立体感的艺术境界。再从自身感受来说:山光、水光、月光,是眼睛的视觉所感到的;芰花、荷花的香气,是鼻子的嗅觉所感到的;清风夜凉,是皮肤的触觉以及耳朵的听觉听感到的;而南楼一味凉的味字,还隐含着口舌的味觉在起作用,好像在那里细细地美美地品尝一般。总之,读者的眼睛、鼻子、耳朵、口舌、皮肤种种器官司的视觉、嗅觉、听觉、味觉、触觉种种功能,统统被调动起来,集中起来,共同参与对这南楼夜景的感觉、领略、体验。此景此情,令人生出如临其境的感受,成了自然而然的事。这便是作品的艺术魅力,诗人的艺术追求了。
黄庭坚一生,道路崎岖坎坷,由于遭受人陷害中伤,曾贬官司蜀中六年之久;召回才几个月,又被罢官司来武昌闲居。当夜纳凉南楼,眼见明月清风,无拘无束,各行其是,想到自己每欲有所作为,却是动辄得罪,怅恨之情,于是潜滋暗长。清风明月无人管,正是诗人这种心绪的自然流露。
岑参 太白东溪张老舍即事,寄舍弟侄等
渭上秋雨过,北风何**。天晴诸山出,太白峰最高。
主人东溪老,两耳生长毫。远近知百岁,子孙皆二毛。
中庭井阑上,一架猕猴桃。石泉饭香粳,酒瓮开新槽。
爱兹田中趣,始悟世上劳。我行有胜事,书此寄尔曹。
吴融 溪边
溪边花满枝,百鸟带香飞。
下有一白鹭,日斜翘石矶。
【译文及注释】
河边的小树上开满了鲜花,
百鸟展翅飞翔,洒下一片雨香。
只有一只白色的鹭鸶,
还站在石头上眺望着夕阳。
【赏析】
全诗寥寥茅台几笔,却将傍晚时分小河边上的景色描写的栩栩如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