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10-08 06:07
共5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1-05 12:25
不要简单给孝文帝定性。在给孝文帝冠上鲜卑奸或民族融合先行者之前,我们超脱于民族,不考虑民族,只考虑生活方式,也许就能得到一种全新的视野。
整个东亚其实就两种生活方式,一种是游牧渔猎,部落制生活;一种是农耕定居。
对于孝文帝和北魏来说,无非是选择放牧打猎还是种地的区别,所谓的民族情感、语言、文化、习俗,都是附加于生活方式上的东西。
分析历史上试图入主中原或者与中原纠缠不清的游牧渔猎政权,你会发现,鲜卑尤其是拓跋部和慕容鲜卑,是两个绝对的异类。
不管匈奴、突厥还是蒙古甚至契丹,都是搞定漠北再南下;唯有拓跋鲜卑,对漠北浅尝辄止之后,即把主攻点瞄向了中原。
对南北朝历史略有了解的都知道,与拓跋鲜卑同源的柔然几乎是同步崛起的。拓跋力微和柔然始祖木骨闾几乎同时代,拓跋焘重建代国与柔然雄主社仑也几乎同步。
也就是说,与其他先搞定草原再图中原的游牧政权完全不同,拓跋鲜卑几乎就没有享受过草原的红利。所以个人认为,拓跋鲜卑的所谓草原农耕二元帝国是不成立的,或者说是不完全的。
拓跋魏从建国伊始就与柔然纠缠不清,虽然拓跋珪、拓跋嗣、拓跋焘数代雄主在对柔然的战争中占尽上风,但却始终无法摆脱柔然的纠缠。否则以拓跋魏的实力,他们是完全有一统中原的实力的。
对于拓跋魏来说,建国日久,可以做出的选择就越少。因为不管是它早期的都城平城(大同)一带还是它后来建立的北魏,除了北部极少数地区是游牧、农耕杂处之外,它内部的主体人群已经完全变成了农耕民族。
我不喜欢这么表述,但我得用一个马列术语,生产资料决定生产关系。既然主体人群是农耕人群,那么选择适合农耕的统治方式就成为必然。所谓的汉族其实就是农耕民族。进入中原的拓跋部已经完全变成了农耕民族。在此之前,三长制、均田制的推出,还有《木兰辞》中的记载均表明,拓跋魏已经完全变成了一个农耕民族:
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唯闻女叹息。
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
不管是“当户织”,还是称敌人为“胡”,抑或“磨刀霍霍向猪羊”,其实都是典型的农耕民族生活方式。
所以孝文帝的汉化其实只是对拓跋魏生存方式的确认。既然主体已经完全农耕化,也就是所谓的“汉化”,那继续保持鲜卑汉族二元帝国*已经完全没有意义。
对于当时的北魏来说,退回草原和东北的密林完全不现实,草原有柔然,东北有高句丽;它只有选择农耕一条路。而农耕其实就是汉化。
理顺*,寻找改革红利,就是孝文帝的出发点。与什么向慕汉化,出卖鲜卑完全就是两回事。
孝文帝唯一没有考虑到的是,任何改革其实都是利益群体的转化,忽视任何一个利益主体都会受到反扑,尤其是他忽视的还是最具破坏力的六镇军人群体。*杆子里出政权,有*就有一切。忽视那些老爷可以调军队*,忽视军队那就只有靠敌人*了。所以北魏最终只有依靠由六镇军人抵抗的柔然军队来*六镇军人。
完美地诠释了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就是真理。
后人认为是孝文帝葬送了北魏,这话不能说不对。不过以孝文帝的能力来说,不应该是如此的没脑子考虑问题不周全的人,只能说孝文帝死的太早了。从太和十八年迁都洛阳到太和二十三年,孝文帝逝世,只有区区五年,年仅33岁。如果他活得再长一些,比如让他活到50岁,也许六镇之乱就不会发生。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1-05 12:26
我认为北魏孝文帝变法是一次比较先进的变法,因为这次变法促进了文化的发展。热心网友 时间:2023-11-05 12:26
我觉得北魏孝文帝变法对老百姓有很多好处,第一整顿吏治、严惩贪赃枉法,第二实行均田制、三长制和改革户调制,对老百姓是利好热心网友 时间:2023-11-05 12:27
首先我们抛开孝文帝本身这个人来看。就他主张的变法我个人是非常认同的。变法无非是将我们的文化与其他的文化融合在一起共同进步。这样才能促进民族的发展和文化的进步。热心网友 时间:2023-11-05 12:27
北魏孝文帝变法是非常正确的决定。当时汉族文化是最先进的文化,只有汉化才能够长久统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