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10-08 08:29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1-08 02:46
6到12岁的儿童属于哪个阶段
6到12岁的儿童属于哪个阶段,这个阶段的孩子的心理发展处于关键时期,也是最易出现行为问题的时期,是为孩子未来奠定基础的重要阶段,那么6到12岁的儿童属于哪个阶段呢
孩子在6-12岁年龄阶段
称为儿童的中期和儿童后期
是基础教育的小学阶段。此阶段,孩子的心理发展处于关键时期,也是最易出现行为问题的时期。面对行为问题中常见的厌学、脾气躁、逆返、任性、拖拉、胆怯、敌对、冲动等现象,父母常常感到一筹莫展。我在做子女教育咨询中发现,父母反应(确切的说是母亲在反应)孩子最多的是:“我感到恼火的是孩子做什么事情都拖沓得很!”或“我最头疼的是我的孩子太任性了”。
我们看,父母在面对孩子的拖沓、任性问题时,他们明显的情绪态度是“恼火”、“头疼”!这就说明,父母在当时非常生气,处在“拿他或她真没办法”的无奈中。
其实,儿童所有的行为问题,不管是好的坏的都反映着我们父母的行为方式。儿童自出生时,如果我们把他看着是一张白纸,那么,最早在白纸上面绘制画的是我们父母。白纸上逐渐增多起来的图案,就是儿童逐渐表现出来的行为现象。如果图案很清晰、明朗,让人喜爱,那说明绘画人的艺术水平高;如果图案看起来晦暗、紊乱,让人心烦,那还是说明绘画人的水平低。
因此,孩子种种行为问题(白纸上的图案),是我们*制造(绘制)出来的,而*中最主要的就是孩子的父母。从这个角度说明,要改变孩子不好的行为,父母首先要找准你在“白纸”上绘制画的过程中,问题出在哪里?是落笔太轻、还是太重?是你情绪抑郁时而选择的色彩太灰暗、还是你脾气暴躁时胡乱作画……
我想从以下方面来分析,孩子的拖沓、任性与父母行为模式的关系:
第一,孩子“拖沓”与“任性”之间的关联和它们所表达的意义:
从词义上理解,“拖沓”是做事情拖拉、没效率,“任性”是不听别人意见、执坳。看起来这两者有明显区别,但这两种现象有着相关性,即任性与拖沓是反映同一种教育方式下的两个不同侧面。拖沓是在父母控制下孩子较“软性”的对抗,而任性是在父母控制下孩子较“生硬”的对抗。
虽然在有些孩子身上,这两种现象都很明显,在有些孩子身上,似乎只存在其一。不过,看似只表现了其中之一问题的孩子身上,同时也隐含着另一种问题的性质。就是说看起来很拖沓的孩子,其实是在用脱沓的手段,说明他的任性:不想按你说的那样做!很任性的孩子,总要以某种或多种方式来表达他的这种执坳个性:要么不等父母话说完,他扭头就走;要么就是你说你的,我拖拉我的;要么就发脾气;要么就是不吭声……因此说,孩子的拖沓就是他的任性,孩子的任性可以用拖沓来表现。
在孩子们言谈举动里,经常有我们需要解读的密码。可惜,我们许多父母总以自己*的见解去论说孩子的问题,说孩子有问题。但父母一点不清楚,孩子的问题往往隐藏着他们真实的担忧、愤怒、失望、伤心等。
孩子的心理和情绪状态,受经验和知识的局限而很难用语言表明,他们主要是依靠行为语言来表达。
比如说,性格孤僻的孩子偏爱独自一人玩耍,但往往也产生生动的幻想,也会热衷于电视和游戏,因为这里面有他忠实的伙伴可免除他的`孤独。
有些孩子常爱挖他的鼻孔、吸允拇指、咀咬指甲、玩弄性器官等,这些动作本身,说明与孩子婴儿期(口唇期)满足缺失有关。
有些孩子有偏食或拒绝吃饭的行为,多半是通过这些行为惩罚关系人:他们的父母,因为他心里有来自关系人某种方式或态度的伤害。
有些孩子总是表现出对玩具的破坏、恶作剧、捣乱等攻击行为,这说明孩子内心有愤怒和伤心,而造成愤怒和伤心的可能性却很多:或许他在同伴中从没得到过重要角色,或许游戏中玩输了,等等。
那么,总表现得拖拉或任性的孩子,其内心是无助的、情绪是不愉快的,他这种行为背后的无意识语言在说“我斗不过你,我就要这样才舒服。”拖沓的信息里,隐藏有孩子对父母总是“催促”的不满与报复;任性的种种表现的信息里,隐藏有孩子不得不反抗的敌意,而敌意说明父母与孩子的交流中,父母很少甚至没有承认或接受过孩子的情感,而是对孩子过多的干涉。
第二,拖沓与任性的孩子的父母,必有其以下行为模式:
性格急躁、思维反应快、处事较果断、高价值观、高期望值、讲究效率、喜欢操控和教导人。他们养育孩子的方式,主要以说教、给现成的答案、命令“你要…”“你应该…”“你不应该…”等。在这种行为模式下,孩子体验的是:总有人为我安排、操心、做事,而不必独立思考。因而难以养成对自己行为的责任能力。
唠叨型的父母,以*的行为标准要求孩子。有关日常生活上的事,小孩子不可能很快地、熟练地掌握技巧,他们需要花很长的时间逐渐快速地穿衣服、吃饭、做手工、做上学前的准备工作。
对他们最好的帮助就是你的态度:耐心的等待,对任务的困难进行一点评价。如“收拾好床铺很不容易”、“一个小时做好这个模型很难”等。这样的评价对孩子有潜在的鼓励,不管他们的努力是失败了还是成功了。如果孩子成功了,他们知道一件很难的事情被征服了,会有满足感;如果孩子失败了,父母知道这件事很难,他们会感到安慰,这样,孩子感觉到了理解和支持,这会加深父母和孩子之间的亲密感。
而持*观念的父母,特别是唠叨型的母亲,在孩子做某件事情失败时,或孩子没按她的时间要求做某件事情时,一般从来没允许孩子说出他们的想法,而是以不停的唠叨和不满意的情绪态度,数落和要求孩子(此时的孩子,感觉到的是自己能力不够)。如果重复的是这种行为模式,孩子的“*感”会导致退缩行为。可以这样说,拖沓、任性孩子的父母,一定是用*对效率的要求在“训练”孩子。
但孩子的生活是不可能被大人对效率的需要所控制的,因为效率对孩子来说,是束缚、是敌人。就孩子的情感而言,效率的代价很高,它可能耗损孩子的才智、抑制兴趣,可能会造成情感的压抑和性格的极端任性。因为孩子需要试验、探索、努力的机会,也需要耐性(耐性意味着给他人时间),需要在没有催促和训斥的情况下学习。所以,大多数孩子的动作慢,就是被大人对效率的一味要求弄出来的。
由此,我们看出,父母的行为模式决定着孩子的行为表现。因此,要改变孩子的拖沓与任性,父母首先应正视自己的行为方式。如果你是容易激惹、看不惯孩子动作慢、难以自控情绪等,那么,在要求孩子之前,先学会处理自己的情绪态度,避免给予孩子不信任和不耐烦。其次,要学会给予孩子成长的空间。这意味着父母的行为模式应符合孩子的心智成长的规律。
对此,我的建议是:
1、去掉对孩子太多的关注和要求。比如,孩子在吃方面出现的问题,通常是父母太关注造成的。因父母在孩子的口味上总是加入太多自己的喜好,而且唠叨地让孩子“因该吃什么”、“多吃什么”、“快点吃”之类。这会影响孩子的思维和自己的选择,制约味觉和嗅觉神经感受,而不能体味食物的美感,孩子会慢慢的以厌食对抗你的关注。父母最好的态度是,一贯地采取合理提供用餐内容、用餐时间、给孩子表现出愉快而津津有味的吃饭的榜样即可。
2、提供给孩子判断和选择的机会。孩子之所以依赖、无助、拖沓,主要因为父母的行为完全代替了孩子自己的思考和判断,没有从小开始培养他们的责任能力。孩子的责任感,就是要在跟他们有关系的事情上让他们有发言的机会,并让他们学会自己选择。比如,在穿衣、玩、做家庭作业等事情上,孩子从小学一年级开始,父母就因该表现出这样的行为态度:“我们给你提供了很多选项,具体选择怎样(或什么时间)是你自己的事。”如果父母在孩子做什么上唠叨不休、命令要求,甚至使用“罚你写10篇小字”的处罚手段,孩子则可能把“拖延做事”作为手中的武器用来惩罚、勒索、利用父母。
3、合理满足孩子的要求、合理规范孩子的行为、一贯坚定地执行规范。在孩子的行为上,哪些是可接受的,哪些是不可接受的,孩子需要一个明确的界限。当他们知道允许的行为的边界时,他们会觉得安全,并会养成行为上的自律性。我们应该清楚,父母可*孩子的行为,但不能*孩子的愿望和情绪。对于孩子的愿望、感受、情绪,不管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内容如何,都因该接纳并得到理解和尊重,而行为可以*和纠正。以培养“准时”为例,给他们一个现实的时间*,把守时间的任务则应交给他们自己:“离上学还有10分钟”、“只要你准备好了,你可以看卡通片,直到我们吃晚饭,”等等。这种简短陈述的目的是要告诉孩子,我们希望,也认为他们会准时。始终用这种正面的预期方式,才可望当孩子觉得仓促时,他们会自己抓紧时间。
做父母的,需要懂得孩子正常的活动方式,更多的时候是跑而不是走、好动而不是安静、吃饭时哼着歌或敲打着碗而不是专心之致、镜子是用来做鬼脸而不是为打扮等等,这样才不至于带着*经验而看不惯孩子的种种行为而迁怒自己。诚然,决定孩子健康成长的因素很多,父母好的行为模式也不胜枚举。为人父母的,都希望自己孩子安全、快乐、并成为一个品质高洁、有怜悯之心、有责任心、有勇气、有能力而正直的人。为了能达到这些人性的目的,父母需要学习人性的方法。光有爱是不够的,还必须有帮助孩子成长的特别技能。如何获得技能,父母需要学习。需要通过自学,或通过接受专业帮助而获得。
一、心理学家将个体的心理发展划分八个阶段:
乳儿期(0—1岁)
婴儿期(1—3岁)
幼儿期或学龄前期(3—6、7岁)
童年期或学龄初期(6、7—11、12岁)
少年期或学龄中期(11、12—14、15岁)
青年期(14、15—25岁)
成年期(25—65岁)
老年期(65岁以后)
二、皮亚杰认为儿童的认知发展分为四个阶段:
感觉运动期(出生到2岁)、
前运算期(2~7岁)、
具体运算期(7~12岁)、
形式运算期(12岁以上)。
6-12岁小学发展阶段的10个主要特征
体力旺盛
精力充沛,体力增强,身体长得越来越强壮,孩子们喜欢大肢体活动,爬树,攀岩,大肢体游戏等等,孩子的整洁性也大不如前。
倾向于小组活动
孩子在此阶段倾向于按兴趣或者不同分工组成小团体。同一小团体组织内的孩子一般有共同的兴趣点,有领导者和追随者,有职责分工和组织功能,这是孩子对将来社会形态的初期体验。
道德发展
生活经验的积累和头脑的独立促使道德的发展,帮助孩子学会分辨善恶、好坏。这个阶段的孩子想知道“为什么”,道德方面也是,他们会思考为什么要有这个规则。他们具有公平正义感,在看到别人违反规则时会非常在意,也就有出现“打小报告”~
英雄崇拜
每个孩子心目中都有自己崇拜的英雄/榜样,*需要更加全面的诠释“英雄/榜样的”的定义,父母和老师尤其需要注意自己作为孩子崇拜的英雄/榜样角色。
想象力的发展
单纯感官方面的体验已经不能完全满足这个阶段孩子的发展。宇宙教育的建立就是为了满足孩子对万物的兴趣,想象力给了他们探究万物的工具。
与家庭的脱离
孩子有与家庭分离的倾向及需求。外出时他们一直跑在父母前面,换到新环境不再有分离焦虑,愿意去朋友或者同学家里玩。
智力的发展
孩子享受讨论、探索事物及其原因,逐步建立和发展理性思考的能力。他们关注万物的宗源,通过理性思考的发展进行秩序性分类。
大工作/活动
孩子从原来的重复性工作过渡到合作性重复。合作性工作使得孩子“大工作”的出现,他们乐于挑战极限。
抽象思维的发展
本质上,心智不仅具有想像的能力(例如,想像眼前并未出现的事物),而且还能搜集并能重新组织心智的内涵,还从我们在外界遇到的无数事物中萃取出一组“特定的字母”,这是由于抽象思维能力的结果。
责任感的建立
伴随着抽象性思维、理性思考、想象力的建立及道德领域的涉及,孩子们的责任感随之开始建立。他们能更好地站在别人的角度去看待事情,理清事情的来龙去脉及规则,所以能更好地评断自己的行为,做出明智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