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10-08 13:01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1-10 11:16
欧阳修作品集名。因欧阳修死后谥号为“文忠”,故名。共153卷,附录5卷。其中《居士集》、《易童子集》、《外制集》、《内制集》、《表奏书启四六集》、《奏议集》等一百十四卷,《归田录》、《诗话》、《长短句》等十九卷,《集中录跋尾》十卷,书简十卷。前附年谱,后附行状、墓志、传文等五卷。书中《居士集》为作者晚年自己编定,其余都是南宋周必大编定的。 《归田录》是英宗治平四年(公元1067年)欧阳修再次遭飞语中伤,自请外任,出知亳州时作。他在《归田录》序里说:“归田录者,朝廷之遗事,史官之所不记,与士大夫笔谈之余而可录者,录以备闲居之览也。”是一部笔记小说。 北宋欧阳修《欧阳文忠公集》153卷,是南宋周必大(1126--1204)等编纂的。现在中国及台湾所藏的南宋本《欧阳文忠公集》都是残本。唯有日本天理大学附属图书馆所藏的南宋本《欧阳文忠公集》153卷大抵与南宋时代保留的原形同。其版刻的情形如下: 半页10行、每行16字,注文双行、左右双边。版心下方有刻工之名。 由于153卷中由后人补写的仅14卷,大抵维持南宋刊本的原貌,故天理本被指定为日本的国宝。根据阿部隆一氏的天理本的调查报告(《天理图书馆所藏宋金元版本考》、ビブリア75),其刻工大多为宁宗朝(1194-1224),而跨越孝宗后期至理宗初年三朝的人,又缺笔避讳而及于孝宗的“敦”字,可知天理本是宁宗朝(1195--1224)前期刊刻的。阿部降一氏又指出周必大等人编纂的《欧阳文忠公集》,于南宋时代即有覆刻本。今日所见的南宋本,大抵有以下三种。(1)天理本及台湾*图书馆藏本(存5卷)(2)日本宫内厅书陵部本(存64卷)、台湾*图书馆本(存1卷)(3)北京图书馆本(存25卷) 彼此有覆刻的关系,刊行年代又极近,故阿部氏说何者为庆元二年刊行的周必大的原刻本,就甚难断定。就字体而言,(1)与(3)极为类似;(2)与(1)(3)则有些差异。由于中国或台湾并无完璧无缺的南宋本,就个人所见,至今尚无直接以南宋本为考察对象的研究。本文即探究南宋本(天理本)《欧阳文忠公集》的版本。二、天理本《欧阳文忠公集》的版本问题 南宋·陈振孙《直齐书录解题》卷17注云: “其子纶又以所得欧阳氏传家本、乃公之子 叔弼所编次者,属益公旧客曾三异校正、益完善无遗恨矣。”陈振孙所见的《欧阳文忠公集》153卷是周必大之子周纶取得欧阳修之子欧阳 (字叔弼)编集的欧阳氏传家本而请曾三异校正完成的覆刻本。 阿部隆一氏以为天理本大抵是南宋宁宗朝前期时刊刻的,至于属于何种系统则不甚明确。解明此问题的关键是周必大自身的文集《文忠集》(收载于《四库全书》中)。周必大的《欧阳文忠公年谱后序》《欧阳文忠公集古录序》《欧阳文忠公集古录后序》《欧阳文忠公集后序》四篇文章与其编纂的《欧阳文忠公集》有极大的关连。此四文皆收载于《欧阳文忠公集》。四篇中尤值得注意的是《欧阳文忠公集古录后序》。此文末尾更端低一字而如此记述着: “集古跋既刻成、方得公子叔弼目录二十卷、具列碑之岁月。虽朝代仅差一二、而纪年先后颇有倒置、已具其下。” 周必大《文忠集》中亦经常有文章末尾更端低一字记述的形式。关于此一形式,《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卷159周必大《文忠集》的提要说: “宋周必大撰。……开禧中其子纶所手订。以其家尝刻六一集,故编次一遵其凡例。”即周必大的《文忠集》乃经过其子周纶修订。周必大文章末尾更端低一字记述的部分是周纶补记的文字。探究《欧阳文忠公集古录后序》的文尾更端低一字记述的内容,是《集古录跋尾》刊行后,取得集古录跋的目录,即欧阳修之子欧阳 目录20卷之事。周纶之所以修订《欧阳文忠公集》,乃因为其获得欧阳修之子欧阳?编纂的欧阳氏传家本。兹将二者一并观之,则周纶于其父周必大刊行《欧阳文忠公集》之后,取得欧阳 编纂的欧阳氏传家本,其中附录欧阳 集古录目录20卷,于修订覆刻《欧阳文忠公集》时,以其父周必大《欧阳文忠公集古录后序》认为有补记目录存在的必要,乃于其父周必大文章的末尾再端低一字附记及之。 天理本《欧阳文忠公集》收录有周必大的《欧阳文忠公集古录后序》的文章,末尾亦如周纶修订《文忠集》时附载的更端低一字之格式。由此可知天理本并非周必大编纂《欧阳文忠公集》的原刻本而是其后周纶修订的覆刻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