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10-09 06:24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8-09 07:32
1.不良的环境:环境是使得短鲷生病最的主因。所谓环境,包含水温、水中*盐浓度、pH值、硬度、水中溶氧量 ... 等鱼类生活的因素。当鱼只于不适合生存的环境中,生理反应无法正常运作,则会体色暗沉、生长速度缓慢,严重时则会发病。在鱼病的三要素中,环境是最主要的因素,排名第一,格外重要。常有人在短鲷发病后不断投药,其实应该先换水,改善不良的环境,再来观察短鲷状况是否有改善,最后再考虑投药处理。不论是养短鲷也好,都要有「 预防重于治疗 」的观念,保持良好的环境,就能避免鱼病。
2.受压迫的鱼只:当鱼只过度紧张时,体表会发黑或几乎无色,到处乱冲撞。压迫一部份是来自不良的环境,再者是人为的侵扰和水质剧烈的变化 ... 等。像是刚买来的新鱼,经过长时间运送到家时,常会有上述之现象。此时应该先将装新鱼的袋子连水整个直接浸入鱼缸里 20 分钟,等袋里的水温和鱼缸里的水温渐渐相同时,再把鱼缸里的水慢慢分三次混入袋中,每次约一杯水,一次间隔 15 分钟,使鱼只渐渐适应环境的改变,以降低压迫。若直接将短鲷倒入鱼缸中,则会因为水质、水温剧烈变化而产生压迫,抵抗力低的鱼只很可能就此死亡。
3.病菌源的存在:鱼缸里存在着许多病菌源,鱼只的体表亦有许多病菌源。当鱼只的健康状态良好时,则能抵抗病菌达成平衡不会发病,但病菌源依然存在。当环境一旦恶化时,抵抗力低的鱼只就会生病。因此鱼缸一定要定期换水,移除废物并且减少病菌源。病菌源的种类很多,包括细菌、寄生虫、病毒 ... 等都属于病菌;病菌源同时也存在生饵当中。
疾病的种类的判断
1.鱼只的行为:
a. 浮出水面、呈呼吸困难貌:此为缺氧的症状。判断为水温过高、水中溶氧量太低、二氧化碳太高或是鳃病造成呼困难,可从增加水中溶氧量来着手。
b. 鱼只载浮载沉、呼吸快速、无力游动、反应迟钝:判断为氨中毒(鳃部呈淡红色),或是亚*盐中毒所引起,可由增加换水次数来着手。
c. 鱼只离群独游、体色变深:判断为体表或是肠内有寄生虫,可以检视其体表或排泄物。
d. 鱼只体重减轻、体色不变、鱼只腹部肿胀、粪便呈白色黏稠状:判断为鱼肠内感染肠内鞭毛虫。
2.鱼只的游动方式:
a. 鱼鳍缩起折皱、游动无力、体表常摩擦石头:判断为皮肤性寄生虫或感染柱状病原体,造成体色转黑。
b. 鱼只打转游动:判断此为回旋病或是其它疾病的末期症状。
c. 鱼只平躺或头下尾上、无法平静:判断可能为鱼鳔受到感染。
3.鱼只的体型改变:
a. 畸形或体型改变:判断为外伤或是天生遗传畸形,或发育不良。
常见的短鲷鱼病
1. 六鞭毛虫病病鱼的体色会变黑,不吃饵料而日渐消瘦。会排出白色的大便,并且有拖便现象,寄生于肠道中。会传染。处理时可用嘧挫乙醇(Metronidazole)混入饲料喂食。若鱼只不吃则进行药浴。药物治疗的一般通则与种类 药物目的可分成两大类:一种是对付细菌感染或寄生虫的称之为治疗剂;另一种则为调节剂,用来调整鱼类最适应的环境及水质。两者在使 用上有很大的区别。调节剂有:水质稳定剂、增酸增碱剂 ... 等。由于调节剂作用较慢,因此要注意使用量,不要一次加太多,尤其是使用增酸剂、增碱剂时,更要特别注意。先测量水中 pH值,再计算应加入的量,分次稀释加入鱼缸中,千万不要一下就随意乱加,以免造成生命伤亡。加药时要一面加药一面搅拌,一面测 pH值。至于使用治疗剂时,不应刻意减少水量来节省药钱,因为水量少对鱼只是一种压迫。鱼病用药多半有毒,勿接触食 用。治病用药对鱼与寄生虫都有毒害,只不过对鱼只的毒性较低。治疗的效果与鱼种和温度都有关,剂量使用更要参照使用说明书,否则剂量不足容易使寄生虫产生抗药性;剂量太重的话,通常会使鱼只、水草一起挂,不然就是受到二次伤害。寄生虫通常有其最适生存与最不适生存的温度,使用药物时最好在寄生虫最不适的温度下施行,效果才会显著。药物治疗时,最好将鱼只捞到空缸内治疗,顺便清洗滤材上的细菌。若要在原缸中做治疗,需先将活性碳拿出来,治疗过后再多换几次水,最后在过滤器中加活性碳以吸附残留的药物。使用甲基蓝时,不能用活性碳以免附着色素残留,而造景水草则要拿掉以免染色。故水草缸最好不要使用甲基蓝,因为会伤害水草。而 孔雀绿溶液则不安定,容易受光照而分解,须保持在阴暗处,使用时不要开灯,但是孔雀绿颜色较深,容易染色又很难褪色。总而言之,药物在使 用上都要非常注意,否则很容易就会误杀小生命。
2. 鱼虱常附着于鱼鳍的基部,虫体很大,被寄生的鱼只受到刺激便会在缸壁及缸底磨擦,使得寄生部位发炎而呈红色,并且鱼只的活力会降低。通常鱼虱多半是由生饵带来,故使用生饵喂鱼前必须先加以消毒。处理时可用含有机磷的马速展或地特松 ... 等农药药浴,用药时需增加药浴液中氧气含量,也要注意用量。否则鱼只会被毒死。当鱼只打架、碰撞,或捞捕、运送时不小心造成外伤,伤口很容易有细菌或寄生虫侵入,所以当鱼只有外伤时最好能以抗菌剂治疗或以优碘破涂擦伤口。
3.白点病是最常见的鱼类疾病,尤其在寒流来时(水温下降)会发病,由白点虫所引起的鱼病,一开始只有一两点,但不久就蔓延开来,严重时全身会布满如同盐巴颗粒大般的小白点,病鱼会一直用身体磨擦底砂或石头,试着刮掉附着在身上的白点虫。会传染。发生白点病主要的原因是水温变化(下降)太大,再加上水质不良所造成的,可将温度升高至 28℃ 以上或使用甲基蓝加盐巴,二者并施效果更佳,而盐不能加太多。但是一般来说,短鲷不太会得此病,要不然也会自行痊愈,不用太担心。
4. 烂鳍、烂尾、烂鳃病发病的鱼只,鱼鳍尾端边缘会呈白色混浊,然后开始溃烂,鳍条组织糜烂糊开,并且会产生出血性血斑;病发于头部时会造成向脑部溃烂呈一洞窟,称为洞头病。发病原因绝大部分是水质不良引起,并且在溶氧量低、排泄物过多或是温度、 pH值急剧变化时,最容易发生细菌类如柱状细菌的感染。会传染。预防时应避免水温及 pH值骤变,并且注意水质的污染。处理时可用磺胺药剂口服或抗生素、咈喃剂药浴。
5. 烂嘴病病鱼的嘴部会因为发炎而呈红色,严重时会溃烂,常会并发有水霉菌的感染,造成有如棉花状的伤口,在水质恶劣的水族箱中最常见,尤其是因外伤感染而产生的机率会更大。会传染。预防烂鳃病的方法,亦可适用于烂嘴病。处理方法可用优碘做涂抹或药浴,也可以使用烃四环素做长期药浴, 效果不错。
6.水霉病病鱼的体表附着类似棉絮状的水霉,鱼只变得没有精神,躲在角落,失去活力。水霉在水温低时容易发生,温度上升后大多会自然痊愈,情况类似白点病。病因乃是捕捞、运输的过程不当,造成外伤感染,或是温度骤降时所造成水霉附生。处理方法可用甲基蓝、孔雀绿或*、优 碘做药浴,合并使用效果亦不错,但浓度须减半。
7. 立鳞病病鱼的鳞片会竖起呈松毯状,起初只是一部分的鳞片,严重时会扩散至全身鳞片且全身肿胀,属于腹水病的并发症,并且伴随有凸眼的现象。数日后鱼只便会死亡。不太会传染。此病症难以治疗,属于末期症状,只能于事先预防。此病因受环境影响很大,水质环境不良且水温不适时较易发病,也有可能食入带有病菌源的生饵。所以最好保持鱼缸内环境卫生。处理时可利用抗生素连续使用数天,或以食盐加咈喃剂做药浴有可能会治愈。
8. 腹水病鱼只腹部肿胀欲裂,严重时鱼只腹部会向后朝上仰,腹部内充满了似水液体,鱼只尚有活力但身体不太能平衡,几乎无法游泳,病因一般为食入带有病菌源的生饵。虽然不太会传染,一旦发现病鱼应立刻隔离,因为死尸可能污染水质。处理时可用注射针筒将腹水抽出,并置于 0.8% 的食盐水连同抗生素一起施行药浴,但治愈的可能性不大。
9. 气泡病鱼只的表皮组织中出现气泡,尤其在头部或鳍部,尤其在夏季水温高、水中溶氧量太高或溶氮量过高时最容易发病,加温过高或打气太强亦可能会引起。处理时只要换水或注入新水来改善水质即可,并增加曝气量,以去除水中过饱合之气体,病情即可改善,一般来说,此病仍属罕见。
10. 车轮虫病感染的鱼只常会以身体磨擦底砂或急剧式跳跃。病虫寄生于体表时,会分泌白浊黏液;寄生于鳃时,则会分泌大量黏液而造成呼吸困难。车轮虫通常食入带有病菌源的生饵。因此预 防时,可先将生饵消毒,用福马 林浸泡一会儿再喂食。罹病时,可用过锰酸钾或是*加食盐水药浴。
11. 锚虫一种白色线状的寄生虫,锚虫会将头角穿入鱼鳞下方,寄生于鳞片下的体表层,有时口部及鳃部都有可能会寄生。观察到鱼只的体表经常拖着一条条白色线状的物体时,就应该是感染了锚虫,但是一般鱼缸内并不常见,大多是由新买的鱼只所带入。处理时可用镊子直接将锚虫拔出,再点上优碘,或以马速展做短时间药浴,两种方法同时使用效果较佳。
12. 驼型线虫鱼缸中常见的线虫会随水流移动,大部分则附着于缸壁,寄生于鱼体肠内,再随粪便排至水中。当虫体长大后,会将较尖的一端从*伸出不停摆动。一般初期感染没有明显的症状,只有体色稍微变黑,等看到虫时病情就很严重了。虫体长到能从*伸出的大小时已具有繁殖的能力,会将虫卵产出并出落于底沙上,而短鲷又有啄食底沙的习性,易将虫卵食入造成 感染。会传染。处理时可用*或肠内驱虫剂药浴,浸泡时加强水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