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10-08 22:11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1-18 12:08
1.不辨阴阳气血乱补。
虚证有“阴虚”“阳虚”“气虚”“血虚”之分,应当分别采用补(益)气、补(养)血、补(滋)阴、补(温)阳的方法,对症进补,才能补得其所,补而受益。若不经辨证,或辨证失误,诊断不明,可造成补而不当,事与愿违。如阳虚者进补大量滋阴食品,反而会“重伤其阳”;阴虚者进补大量助阳食品,反而会“耗伤其阴”。
2.不辨五脏所属乱补。
虚证除了有阴阳、气血之虚之别外,因人有五脏六腑,每一脏腑都有可能出现虚证。如心气虚、心血虚、肝阴虚、脾阳虚、肾阴阳二虚等。若虚在心,用补肾或补脾之药;或虚在肝,用补心或补肺之药,自然不会起到作用。
3.用药不当。
中药将具有补益性能的药物分为补气(益气)、补血、补阴(养阴)、补阳(助阳)四大类,必须对证选用。药量也要掌握得当。
从补药的效力来分,有峻补和缓补之分。峻补类补药药性峻烈,因此要严守剂量或遵医嘱。补虚是慢功,不能急于求成。即使是对证服用,也应涓涓细流,量少而期长,并适时调整用量,切忌操之过急、急功近利的“蛮补”。
补药服到一定时候后,身体正气旺盛,阴阳平衡,精力充沛,就要及时停药。
4.忽视脾胃功能。
对脾胃虚弱、运化失健者,不事调理,一味投补,补品不能吸收,疗效当然会差。故在用补法时,宜先调理脾胃。
5.忽略时令。
治病必须参照季节时令,以及当时的气候特点。如春季阳气上升,秋季燥气较大,用温性补阳药容易上火,出现口燥、咽干,甚至鼻出血的反应。
6.调养失宜。
如果缺乏必要的调养,也会妨碍对疾病的治疗。如阴虚病人应忌食温燥助阳食品,否则即使滋阴药用的恰当,也难以发挥应有的良效。
7.体质特异。
临床上确实有一些患者,不论如何也不受补。对这类特殊体质的病人,可用食补来代替药补,会取得较好的效果。
8.服用方法不当。
补药服用方法是否得当,也直接关系到进补效果。例如,有的人花了许多钱配了一剂补膏,由于每次总是空腹冲服,引起了胃肠不适或腹泻;有的人买了红参,由于研粉过粗,服后胃肠道不易吸收,有效成分大都被排泄出来了,造成很大浪费。
1.对证进补。
进补前最好先向有经验的中医师咨询,明确自己的体质,以明确进补的目标。中医认为,“一药一性,百病百方”,每一种补品只能适合一定的体质、一定的病证。通补百病的补品是不存在的。
一个人的年龄、身体状况不同,病证有别,季节有变,体质各异,所以进补必须对证,因人、因时、因病、因地制宜。
对于阴阳俱虚、数病同发、病情错综复杂者,如表现为“四高”(即高血脂、高血糖、高血压和高尿酸)的代谢紊乱综合征者,应当按照辨证论治的原则,仔细观察,全面分析,谨慎配伍,方能奏效。
2.剂量适当。
进补一定要根据个人的体质、年龄等具体情况掌握补品的剂量。剂量过小,难以奏效;剂量过大,又容易出现不良反应。
对年老体弱的慢性病患者,只能“平补”“缓补”。最好先从小剂量开始,根据自己的感觉适量递增,以精力充沛、食欲正常、浑身舒服、不燥不虚为宜。而且药物宜选药性平和、补而不滞、滋而不腻之品。凡过寒过燥、大辛大热之剂,对老年人都是不适宜的。
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判断“进补”的度是否合适。
(1)如果进补后很兴奋,睡不着觉,就是过了;
(2)口腔内长疮、咽喉上火疼痛、口内有异味,也是补多了;
(3)看大便,大便干结或溏泄均是过补的征象。
3.体有实邪不补。
体有实邪时进补,会导致“闭门留寇”“留邪致变”之隐患。即使体质虚弱,在外邪未尽的情况下,原则上应先清除外邪后进补。
一般来说,不论什么季节,服食什么补品,凡有感冒发热、消化不良、不思饮食、呕吐泻痢等表现时,都应暂时停止进补,等病情好转后再继续。
若外邪比较轻微,也可采取“补泻双施”,或“补中寓消”等方法,以达“扶正而不留邪,祛邪而不伤正”之目的,不可单纯进补。
4.补前先要调理肠胃。
脾胃虚弱患者宜先采用食疗的方法调养脾胃。饮食原则是多品种多变化、富营养而易消化,饮食宜温、宜软。营养丰富的汤、粥都是食疗好选择。脾胃喜温恶寒,日常饮食要多吃一些温性食物,少吃或不吃生冷、油腻、煎炸、熏烤与容易胀气之品。辛辣刺激之物也应少吃或不吃。同时,吃饭要细嚼慢咽,七分饱为宜,以减轻脾胃的消化负担。
脾胃差的人群,可在医生指导下服用理中丸、健脾丸、小建中颗粒等中成药进行调理。
揉腹有健脾和胃、消食导滞的作用,能促进气血运化。饭后可用掌心轻柔地按摩腹部100次左右。还可取腹部的神阙和气海两穴进行按揉,有条件的情况下,艾灸15分钟左右效果更好。脾胃调理好了,进补的食材才能被人体吸收运化,达到进补的目的。
总之,服用补品一定要合理。正如清代名医余听鸿说:“见病不可乱补,一日误补,十日不复。”
(文/王延群)
版权所有,未经允许,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