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10-09 01:02
共2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1-19 17:38
重庆、台湾、西班牙、德国、美国、撒哈拉、中南美洲热心网友 时间:2023-11-19 17:38
1967年赴西班牙留学,后去德国、美国等。1973年定居西属撒哈拉沙漠和荷西结婚。
三毛(原名:陈懋平,懋[mào],1943年3月26日-1991年1月4日),后改名为陈平,出生于重庆,浙江舟山人,毕业于台北文化学院哲学系,中国当代著名作家。
为什么很多人喜欢三毛。原因很多:除了她的文笔,最重要的恐怕是她那传奇而又珍贵的经历。很多人说过一些人是第二个“三毛”。其实每一个人对于整个世界而言就是唯一。
不是走了十几,二十几个国家,有了一个异国爱人,能记录就能成为第二个“三毛“。任何人成不了第二个她,因为她只有一个,也始终是一个。她的真性情,她的善良,她个人的经历,是不可复制的。就如我们大家一样,任何人成为不了第二个自己。
爱一个人,不仅仅是因为她身上有你相同的东西,是因为她身上有你所没有的,但你又特别渴望拥有的。
扩展资料
三毛作品的特点
三毛的作品情感真实,没有太多的粉饰,而是展现生活的原貌和生活中的智慧与趣味。在她的作品中,没有一般爱情作品所描写的花前月下、卿卿我我、唧唧絮语,即使在《结婚记》里写到她与荷西婚前谈恋爱时的生活,最多也只写到他们如何在寒风中抖抖索索地坐在西班牙公园的长椅上,
想着如何解决温饱问题。三毛经历了灰暗的少女时期和多舛的青年、中年时期,使得悲情成了她作品的基调。这种对疼痛的敏感一直在三毛的性格中保持了下来,并对她日后的写作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她用善良、忧伤、怜悯的目光关注自我,
关注周遭的世界,因此,她作品的字里行间总是溢满了悲情的美丽。如在《哑奴》中,三毛成功地为我们描绘了一个生活在深重苦难之中毫无人身自由,却又充满了爱和智慧的黑人奴隶形象。
三毛在文章中对人物和景物进行了大量的白描。她总是写原生态的自然本色,不加以任何人为的雕琢。三毛刻画的人物也是通过对人物的外貌和语言进行白描来再现真实的人物形象的。三毛从生活的实际出发,表现出人物多方面矛盾统一的性格,而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三毛的作品具有浓郁的抒*彩。无论是小说还是散文,她的文字里总是流露着女性的柔美和细腻。《沙漠中的饭店》是记述她和外国丈夫荷西吃中国菜的乐趣:
参考资料来源 百度百科-三毛(台湾著名女作家、旅行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