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10-18 15:48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1-19 22:21
日常饮食,在满足人体营养、能量需求的同时,也影响着肠道微生物组,对它们的种类及数量产生影响。哪些食物会对与肠道炎症反应相关的微生物组产生影响,起到抗炎或促炎作用呢?
近日,一项发表于《肠道》( GUT )的研究显示, 富含动物性食物、加工食品、酒精和糖的饮食,与具有促炎作用的微生物数量增多有关;而富含植物性食物的饮食,则与具有抗炎作用的微生物数量增多有关。
来自荷兰格罗宁根大学(University of Groningen)的研究人员,对1425名受试者进行了随访研究,41%为男性。为评估饮食对不同人群肠道微生物组的影响,受试者中124人患有溃疡性结肠炎(UC)、205人患有克罗恩病(CD)、223人患有肠易激综合征(IBS),872人为未患有肠道疾病的 健康 人群。
通过调查问卷,研究人员收集了受试者的年龄,性别,身高,体重,吸烟状态,降压、降糖等药物使用,以及上个月不同食物的食用频率及数量等信息,包括酒精、肉类、面包、蔬菜、水果、坚果类、乳制品、鱼类以及非酒精饮料等173种食物。
此外,研究人员还收集了受试者的粪便样本,以测量炎症标志物水平,并分析肠道菌群。
在调整其他因素影响后,研究人员分析发现,多种食物会对肠道微生物组产生影响,而且在不同人群中,这些影响都是相似的。
加工食品和动物性食物,始终与机会致病菌相对数量较高有关,包括某些属于厚壁菌门(Firmicutes)和瘤胃球菌属(Ruminococcus)的细菌,而这些肠道微生物会起到促炎作用。机会致病菌是指肠道微生物组平衡状态被打破,原来正常菌群中不致病的细菌可转变为致病菌。
植物性食物和鱼类,则与具有抗炎作用的肠道微生物组丰度增加相关。如水果和深海鱼食用的增加,与普拉梭菌(Faecalibacterium prausnitzii)的丰度增加相关;坚果类、深海鱼、蔬菜、全谷物和豆类摄入量的增加,与人罗斯拜瑞氏菌(Roseburia,hominis)丰度增加相关。这些肠道微生物组,不仅具有抗炎作用,还可通过将膳食纤维和果胶发酵成乙酸盐和丁酸盐,从而对肠道粘膜和细胞起到保护作用。而食用含糖食品,包括含糖饮料、糖果等,则与普拉梭菌丰度减少相关。
饮用咖啡与颤杆菌克属(Oscillibacter)相对丰度增加有关;而食用发酵乳制品(如酪乳和酸奶),则与双歧杆菌(Bifidobacterium)、乳酸菌(Lactobacillus)和肠球菌(Enterococcus)丰度增加密切相关。这些肠道微生物组,同样具有抗炎作用。
此外,研究人员还发现,食用肉类、炸薯条、蛋黄酱和软饮料等快餐,则与一些“不友好的”肠道微生物组丰度增加有关,包括鲍氏梭菌(Clostridium bolteae)、粪芽孢菌属(Coprobacillus)和毛螺菌科(Lachnospiraceae)。研究人员指出,在缺乏膳食纤维的情况下,这些细菌会进入肠道的粘液层,从而导致肠道完整性受到侵蚀。
由于该研究是观察性研究,只是显示了不同食物与肠道微生物组之间的关联,并未表明因果关系。而且,肠道微生物组对饮食产生反应所需的时间,目前也不确定,这也是该研究的一项局限性。
不过,研究人员指出,尽管研究存在局限性,但能确定的是,某些食物会对肠道内具有抗炎作用的微生物组产生影响,进而起到保护黏膜和降低炎症、促进 健康 的作用。
研究人员建议,不论是 健康 人群,还是溃疡性结肠炎、克罗恩病、肠易激综合征患者,在日常饮食中应增加豆类、蔬菜、水果和坚果食用量,使植物性食物占比超过动物性食物 ;同时适量增加低脂发酵乳制品和鱼类,避免饮酒,减少加工食品和含糖饮料的食用,并长期坚持,促进肠道中具有抗炎作用的微生物组生长,提升肠道及整体 健康 状况,降低与炎症相关疾病风险。
注:本文旨在介绍医药 健康 研究进展,不是治疗方案推荐。如需获得治疗方案指导,请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版权说明:本文来自药明康德内容团队,欢迎个人转发至朋友圈,谢绝媒体或机构未经授权以任何形式转载至其他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