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反馈阶段的四个认知偏差-认知失调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10-17 18:31
我来回答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1-01 14:34
信息反馈阶段的四个认知偏差:踩过的坑为什么还会踩
-摘自陆蓉行为金融学讲义
认知过程的第四个阶段,即最后一个阶段是信息反馈阶段。在前三个阶段,人在了解投资对象时都会产生认知偏差。那人能不能通过不断学习和反思,纠正这些偏差呢?不管这次投资是成功还是失败,好好总结,下一次应该会比这一次更好吧?
很遗憾,并不会。无论是在投资上还是生活中,人们即便发现了自己的问题,仍然很难通过学习和反思进行纠正。
踩过的坑为什么还会踩?为什么人们很难随着经验的丰富逐步消除认知偏差,最终变得像机器人一样理性?
心理学研究表明,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结果,是因为人在信息反馈阶段会出现几种常见的认知偏差,这些偏差包括自我归因、后见之明、认知失调、确认性偏差和神奇式思考等。也就是说,人们虽然看到了结果,但对待结果的态度却与机器人不同,这些认知偏差会使人重蹈覆辙而不是越来越理性。下面一一介绍这几种认知偏差。
认知失调
信息反馈阶段的第三种偏差是认知失调。
认知失调指的是,当事情的结果与预想不一致时,人们会感到一种不协调的痛苦,为了避免这种痛苦,可能会对事实选择视而不见或故意歪曲。
比如,某人用多年的积蓄买了房子,他就不允许别人提房价下降的信息。因为降价会让他感到认知失调、非常痛苦,所以他宁愿选择不听、不看。刚刚买了车的人会选择性地避免阅读其他车型的广告,而仅仅关注自己这款车的广告,这也是一种人为扭曲信息的认知失调行为。
投资时也是一样。很多人在买人之后,就不去看坏消息;卖出之后,就不去看好消息。因为这些不利信息都会让自己痛苦。而且投资者常常有个共同点—只关注自己所投资的那类资产的信息,但这并不意味着其他信息不存在,只是投资者在人为规避而已。认知失调会使人收集不到全面的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