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10-17 01:57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26 10:06
视频链接:26万志愿军入朝,美军6天只发现5万人,美方专家:这是奇迹。
朝鲜战争最初只是一场发生在南韩和北朝鲜之间的内部斗争 ,两个国家原来同属于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被美国和苏联*得以北纬三十八度为界划线而治,这条分界线也是美国和苏联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后为了“分蛋糕”而划定的,因为朝鲜半岛原来是日本的殖民地,日本战败后就成了美苏两国博弈的阵地。
不过两个超级大国对待北朝鲜和南韩的态度也截然不同,苏联对北朝鲜还算不错,并没有对其进行多少管制,除去一些对外交流或者国策改变方面的大事,其他都让北朝鲜领导自己放手去做。北朝鲜人民军能在和南韩军队的对抗中占据上风,也是因为他背后有苏联的支持,苏联为其提供了大量的战略资源 ,将一些自己国家剩余过多的武器装备都以赠送或者售卖的方式交给北朝鲜的领导,让其武装自己的军队。这些武器装备对于苏联来说可能没什么,有些甚至可能还是苏联军队中的淘汰品,但对于北朝鲜来说可是实打实的好东西,也是北朝鲜人民军能在朝鲜战争爆发初期将南韩军队打得节节败退的最根本原因。
南韩军队为什么这么不堪一击呢?因为美国对他们管得很严 ,不仅掠夺当地的资源,还对原住民的军队实现武器管制,*军队人数,这也致使很多南韩军队的士兵别说是浴血杀敌了,他们连最基本的武器使用步骤都不熟悉。
北朝鲜人民军在苏联的默许下跨过三八线,向南韩军队展开突击。本来就实力不济,再加上没有做过战斗准备,南韩的队伍很快溃不成军,不仅首都汉城被攻下,最高领导也只能带着身边的警卫人员连夜逃到釜山一带的茂密山林中。这下美国坐不住了,一来是他们心有怒气,有人跑到自己的地盘上*,身为世界强国的威严受到了挑战;二来是他们心中暗自窃喜,美国的财富是从哪里来的,除去国家内部的生产活动,大部分都是美方利用战争大发横财,四处兜售武器装备和部队行军打仗所需要的各种战略资源。所以一看到有战事起,美国就知道自己浑水摸鱼的机会来了,眼珠子一转就心生一计,利用自己在资产阶级阵营中的地位,发布公告招兵买马,组建了一支包含十几个国家在内的联合*,浩浩荡荡地踏上了朝鲜半岛的土地,以仁川为突破口建立军事基地,强行干涉北朝鲜和南韩之间的内部斗争,生生将一场小范围摩擦转变为大规模战斗。
事情正式和中国搭上关系还是在1950年的10月份。 朝鲜战争爆发于同年六月,美军于九月在前线总指挥长官麦克阿瑟的带领下抢滩登陆仁川,都说此消彼长,美国人加入之后,北朝鲜就不行了,被那些列强大国的现代化装甲部队打得节节败退,最后在生死存亡的关头向自己的盟友苏联和中国求援。因为1950年的国庆节是中华儿女在新中国成立之后过的第一个正式国庆节,所以大家的热情都相当高涨,不计其数的老百姓涌上北京街头,举办形式各样的庆祝活动,载歌载舞地庆祝国家终于实现和平稳定。
也就是在这一天,*领导收到了北朝鲜领导亲自发来的求援电报 ,北朝鲜领导在电报中言辞恳切地表示,希望中国可以派遣军队前来北朝鲜前线,帮助北朝鲜人民军渡过眼前的难关,打击帝国主义侵略者。就在*领导刚刚准备召开会议讨论这件事情的时候,一份来自苏联的电报也被呈交到了领导的办公桌上,电报的内容其实和北朝鲜的大差不差,不过是苏联领导劝说中国派兵帮助北朝鲜。 苏联领导倒是也开门见山,他表示自己和美国之间的关系比较紧张,如果贸然加入战场,可能会导致战争的规模进一步扩大,国际 社会 并不希望看到这种情况发生。北朝鲜之前已经向苏联递交过求援申请了,但考虑到各方面的综合因素,苏联不能出手,但北朝鲜的处境已经十分危急了,所以苏联领导希望中国方面可以今早做出决断,尽快出兵。
利害关系大家都懂,*领导也倾向于出兵支援北朝鲜 ,但毕竟那时候还是1950年,中国刚刚改头换面,积攒几千年的封建残余势力还没有彻底肃清,国内还潜藏着一些特务间谍,经济发展水平和 社会 生产能力和那些列强大国差了不止一大截,再加上还有*领导占据台湾,时时刻刻都想着能重回*,重新拿回自己的统治地位,可谓内忧外患不断。
在这样的情况下,部队中不少将领都对派兵支援北朝鲜的事情提出了反对意见,他们觉得和美军开战不是一件小事,需要从长计议。不过这个权衡利弊的时间也没有持续多久,一是因为战场上最注重兵贵神速,二来北朝鲜那边也撑不了多长时间。分析了国内外的各种情况,以及如果出兵中*队会面临哪些困难,部队领导最终还是以少数服从多数的形式决定组建军队出兵援朝。 不过当时的他们并没有想到,这一次以支援友军来保护自身的军事行动会为中国打开一片新天地。
其实美国高层在得知北朝鲜向苏联以及中国发去求援申请的时候还是紧张过的,虽然他们实力强劲,但这一次出兵朝鲜半岛也是远渡重洋而来,虽然北朝鲜人民军已经基本上被他们打击殆尽,但要是遇上中国和苏联的双重夹击,只怕也讨不到什么好处,尤其苏联还是和自己实力相当的超级大国。美国领导吩咐手下的情报人员探查清楚中国和苏联对于朝鲜战争的态度,推断他们是否打算出兵参与战局 ,并且在1950年十月中旬亲自来到前线战场,和身为联合*总指挥长官的麦克阿瑟进行交流,让最了解战斗情况的人来推断战事的发展。
不过美国领导不知道,他找上的这个前线总指挥虽然在过去立下过赫赫战功,但在参与朝鲜战争的过程中却一直看不清形势。麦克阿瑟自信满满地跟美国领导保证,苏联的态度很谨慎,他们不会贸然和我们开战,而中国国力羸弱,即使他们参战,对整个战事的发展也起不到太大的影响 ,因为他们肯定打不过全副武装的美军,也无法在十几个国家的围攻下占据上风。
历史 的教训告诉我们,面对任何事情都不要太早下决断,就在麦克阿瑟发表了一通豪言壮语的第二天,远超出他想象范围的志愿军部队突然出现,将逍遥自在的美军打了个落花流水。因为美军的托大,联合*布置在前线的整体防线被突破出一个缺口。美国人还是没有明确认识到中华儿女保家卫国的决心,没有对中*队的作战能力有一个正确的认知,也因此,中华人民志愿军和美军第一次狭路相逢,就给对方留下了相当难以忘却的深刻印象,打败美军引以为傲的陆战一师,创造出云山大捷。
第一批正式进入朝鲜战场的中国人民志愿军足足有26万人 ,大部分原先都是东北野战军的将士,他们常年驻扎在东北,对寒冷的作战条件有一定的适应能力,更容易适应异国他乡的环境。这26万志愿军部队由步兵师、炮兵师以及后勤部队组成,总体包含六个军,人员配置还算完整。
按理来说,志愿军从中国东北边境出发前往北朝鲜的时候已经快要进入冬天了,北朝鲜的纬度还高,地面上很早就布满了白茫茫的大雪,这么多人浩浩荡荡地行走在雪地上,肯定是非常咋眼,美军的情报人员为什么还是没有掌握到志愿军正确的出兵人数?事实上,*领导在最初决定出兵支援朝鲜的时候就在思考这方面的问题,美军应该能推测到中国会出兵,但中国会派多少人去,这个他们一时半会儿还拿不准,这个拿不准的时间段就是志愿军的机会。因为一旦美军发现大批量的志愿军部队向前线聚集,很可能会派出空军部队在我军的行军路上实施干扰,狂轰滥炸。
当时的中国和北朝鲜都算不上什么富得流油的国家,两国之间的老百姓相互交流来往的途径只有两条,一条是坐火车走铁路,一条就是走修建在鸭绿江大桥上的公路线。 在志愿军部队正式开拔前,*领导已经派出专业的军事家和地理勘测人员来研究这两条路线,看看是走铁路合适还是走公路合适,哪一条路线更隐蔽些,走起来不容易被美军发现。结果专业人员看过之后,觉得这两路都不合适,铁路走起来动静太大,行军路线也是定死的,一旦被美军发现很难进行有效转移;走鸭绿江大桥倒是不容易发出声响,但大桥的运输能力有限,有些地段太过于靠近江面,满是雪水和泥泞,士兵倒是可以通过,运输车也勉强能通过,一些重型杀伤性武器却行进艰难。
就在部队将领们绞尽脑汁地思索,该采用什么样的途径才能秘密进入朝鲜时,第四十二军的军长吴瑞林突然在江边发现了很多质地坚硬的石条 ,仔细一问才知道,这些石条是当初日伪军扶持建立伪满洲国之后,运来给溥仪修建宫殿用的,结果石条还没全部运到指定的修筑地点,建立伪满洲国的事情就泡汤了,中国的 社会 性质发生了彻彻底底的改变,封建王朝已经沦为过去的老黄历,再无人想要提及。伪满洲国不复存在了,这些石条也没了去处,就被当时的运输队直接丢弃在原地,也就是鸭绿江大桥的江边。石条质地坚硬,对于普通的老百姓来说笨重无用,对于志愿军将士们来说可是瞌睡来了送枕头——正合适。
吴瑞林将自己的想法上报给上级领导,领导很快进行批复,命令他带着所有可调动的士兵采取行动,先将石条一块块聚拢到江边,再有条不紊地平铺到鸭绿江大桥的浅水处,也就是江底。很快,一条水下石桥就修建好了,这条石桥距离水面有四五十厘米的距离,不是走人的,专门供运输车通行 ,刚刚足够运输车将排气管伸出去又不暴露车身。因为石桥在水下,所以美军并没有发现,志愿军部队也分成两拨,一部分人走铁路和鸭绿江大桥赶往朝鲜,另一部分人坐上运输车走水下石桥,后勤物资也主要是通过水下石桥来运输的。美军的侦察机并没有留意到这些通过水下石桥抵达朝鲜前线的志愿军将士和战略位置,一直以为中国派出的兵力就是他们之前探查到的5万人,因此犯了轻敌大意的战斗大忌。
正式抵达朝鲜前线之后,26万志愿军将士们也没有掉以轻心,毕竟中美之间还没有开战,所谓骄兵必败,如果能让美军继续保持着现在这种眼睛长在头顶上的作战姿态,相信志愿军在战场上的优势也会更多。为了实现这个目标,打消麦克阿瑟对中国人民志愿军部队的忌惮之情,战士们采用了白天缓行军、晚上急行军的行进方式,部队白天走小道,以双腿和骡车作为主要的行军工具,躲避美军的侦察机,等到晚上美军的巡查力度减轻之后,才转回到大路上,乘坐运输车朝着制定的作战地点快速前进。
考虑到部队规模庞大,各自行动起来容易生乱,志愿军的前线指挥长官下达军令,让所有的将士在下午六点半到第二天凌晨四点中间的这段时间里渡江, 一旦错过这个时间就不要轻举妄动,跟着其他部队就地隐藏起来,并且这个隐藏身形的速度要快,反应要灵活,必须在早上五点之前完成。为了加强部队的隐蔽性,指挥长官还规定各部队在行军的过程中不能交头接耳,不能发出不必要的声音,最大限度地保持静默,遇到大晴天还得把步*上的刺刀或者身上带着的大刀用布条包裹起来,以防反光,被敌军发现。
还有一点就是,现如今很多影视剧作品中描绘抗美援朝战争,一开始就会给“中国人民志愿军”胸章或者八一帽徽、袖章等物件一个大特写,但根据有关资料记载,一开始志愿军将士身上是不允许携带任何能明确彰显身份、能体现中国特色的物品的 。就比如说这个志愿军胸章,在抗美援朝时期并不存在,是*在战争结束之后第三个周年纪念日的时候统一印发的,主要的发放对象就是那些参与过朝鲜战争的战士,发放目的就是纪念这场新中国的立国之战,表彰战士们对国家和民族做出的贡献。
兵不厌诈,能打赢贪得无厌的侵略者才是正道,靠着这种昼伏夜出的刁钻行军方式,26万志愿军将士躲过了美军侦察机无时无刻的盘旋搜查。 当然,志愿军所采用的这种方式也只是在那个时代起作用,毕竟还时候还没有像现在一样先进的雷达探测系统,美军的侦察机已经算是世界最强,但还是一道=到晚上就歇菜,起不到任何作用。11月初,首批进入朝鲜战场的26万志愿军将士已经就位,对面的美军依旧没有发现任何的不对劲,麦克阿瑟倒是收到了来自前线情报人员的示警,说有一支中*队正在进发而来,但他并没有对这个消息加以重视,还以为来的不过是区区几万人,美军的钢铁洪流可以轻松应对,整个美*队从上到下都洋溢着一种很快就要结束战斗回家过圣诞节的欢乐气氛。
美国的领导人甚至都开始考虑战后怎样分配朝鲜半岛了。但战役的结局大家也都知道了,第一次战役的大获全胜让志愿军在朝鲜战场上获得了先机,中*队让眼高手低的美军狠狠见识到了自己的厉害之处,自诩世界第一的美军不仅没有轻松歼灭志愿军。反而被志愿军多次打败,而志愿军奇特的行军方式和作战方针,也被美国的军事专家称为奇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