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10-17 01:46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26 08:25
说到谢安,不仅有他的东山再起,还有历史上非常著名的淝水之战。淝水之战是历史上一次非常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役,是中国战争,古代战争中的一个非常经典的例子,它可以说是历史性的,它改变了历史的走势,影响了天下的局势。
看到标题,有的人会觉得一头雾水,今天我们要以当事人的角度和旁观者的角度来看这个战争。 我们可以设想一个普通士兵,在这场撤退中会有什么感受。他置身于二十多万人中间,放眼望去,四面八方都是密密麻麻的人海。他一直生活在北方,原本做梦也想不到自己会到这个叫淝水的地方来。他知道马上就要爆发一场血战,自己很可能会战死在这个陌生的地方。对岸的晋军到底有多厉害,他没有把握,但是听说不久前发生的洛涧之战自己这边死了很多人。
这是相对的一些环境因素,他们知道,晋军就在他们背后,随时可能向自己冲锋,这种想法自然会让他们觉得危险。可以想象,他们中某些人很容易加快步伐,越想身后有许多晋军,可能就走得越快。自己还有老婆孩子呢,可不能随便死了。他们一加快脚步,周围的人也就不由自主地跟着加快速度。而眼看着周围的人越走越快,大家心里自然也越来越恐惧。这是一个糟糕的正反馈,不难料想,如果任由这个正反馈发展,结局一定是大家集体奔跑。
这个只是一个很普通的一个猜想,按照真正的局势分析,应该有外力来打断这个正反馈,这个外力就是指挥官。当时的情况是军队来源很广,聚集的很仓促,中国北方幅员辽阔,没有指定的普通话,没有统一的语言,这只军队背后的指挥就产生了问题。应该有外力来打断这个正反馈,这个外力就是指挥官。
这次战争没有太多智谋的较量,没有所谓的战争套路,一切好像苻坚这一边都很被动,《百家讲坛风云南北朝》分析这次战争也没有用太多战争,兵家的技巧,更多的则是分析双方形式,一种非常复杂的利益关系,一种民族融合必须要经过的一个趋势,在这个节骨点上,是非常敏感的。
谢玄的部队已经开始渡河。苻融眼看着局面失控,就纵马入阵,想要恢复秩序。可能是他跑得太急切了,也可能是被乱军冲撞,结果他的马一头栽倒,失去了坐骑的苻融被晋军杀死。后面的结果大家都知道了,基本是前秦没有任何抵抗,打得很顺利东晋方面。
秦军一路狂奔,一口气跑到了青冈。他们奔逃的态度非常坚决,没有任何力量可以阻挡他们―摔跤的一律被踩死。据史书的说法,被踩死的“蔽野塞川”。这些溃军跑到晚上依旧舍不得休息,夜以继日地努力向前跑。据说他们听到风声鹤唳,都认为是晋朝的追兵。恐惧已经深入骨髓。
虽然说军队是二十万,但是编制有问题,当时的条件是非常不利的,王猛就预料到了这一点。苻坚部队里云集了各族的军人,编制非常复杂。秦军精锐必是氐人士卒,他们多半集中在苻融指挥的中军。此外大军中更有诸多汉人、鲜卑人、羌人、乌桓人,他们对“非我族类”的氐人帝国未必有多强烈的效忠心,多半还是“畏威而来”―因为害怕官府,不得不上阵打仗。其实战场上还是一句话,知己知彼百战百胜
秦军以逸待劳,用骑兵对付渡河晋军,在战术上当然占有很大优势,但是在当时的条件和背景下,反而是一种累赘。有没有能力让自己的军队秩序井然地后撤。苻坚只考虑了对岸的敌人,二十万军队的问题才是真正的核心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