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品卞之琳《断章》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10-17 00:38
我来回答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25 21:26
你站在桥上看风景
看风景人在楼上看你
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
你装饰了别人的梦
一一卞之琳《断章》
《断章》写于1935年10月,那时诗人卞之琳25岁。
这一年里,他大概写了9首诗,接着便把它们与前几年的旧作,集结为《鱼目集》,交由上海文化生活出版社出版。
诗歌发表后,李健吾随即便发表了评论“还有比这再悲哀的,我们诗人对于人生的解释都是装饰:'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但是这里的文字如此单纯,情感那样凝练,诗面呈现的是不在意,暗地却埋着说不尽的悲哀,我们唯有赞美诗人表现的经济或者精致,或者用个传统的字眼儿,把诗人归入我们民族的大流,说做含蓄、蕴藉。”
余光中对卞之琳的哲理诗,大加赞赏。余光中在一篇以《诗与哲学》为题的文章指出,"现代诗中企图表现哲理的作品不少,但成功的不多。”他称颂卞之琳是此中的佼佼者,是“一位杰出的现代诗人”。
而最早发现卞之琳富有诗才的人是徐志摩。早在一九三一年初,徐志摩到卞之琳就读的北京大学教英诗,在课外看到卞之琳的诗作,并且带回上海与沈从文一起读了,大加赞赏,不由分说,分交一些刊物发表,还亮出了卞之琳的真名。
初识《断章》,一种隐隐约约、乍有却无的朦胧从遥远的时空飘落。 卞之琳自己在谈到《断章》一诗的理解时坦言: 诗中“‘装饰’的意思我不甚着急,正如在《断章》里的那一句‘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我的意思也是着重在‘相对’上。” 诗人理解的“相对”两字,就是基于《断章》诗意化具象而上升到的对人生的哲理性思考。《断章》诗意的表达可谓含而不露,点而不破,具体落实到诗歌语言,表现为诗句与诗句之间存在着开放性结构。
全诗两节,每节两句,每两句之间的语言结构隐含着两种意义关系:一种是转折关系。如果把诗歌四句之间的关系用关联词加以明示的话,可以表述为“: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另一种则是并列关系。如果把诗歌四句之间的关系用关联词加以明示的话,可以表述为“:你站在桥上看风景,(同时)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同时)你装饰了别人的梦。”
很多评论家这样评论《断章》:“一首诗唤起的经验是繁复的,所以在认识上,便是最明白清楚的诗,也容易把读者引入殊途。我看作寓有无限的悲哀,着重在'装饰'两个字,而作者恰恰相反,着重看作冲突,不如说做有相成之美。”
在回到具体文本,“断章”本出自《左传》:“赋诗断章,余取所求焉。”由此得来的成语“断章取义”,在现代成语字典中的释义为:“原指截取《诗经》中的某一篇章的诗句来表达自己的意思,而不顾及全篇,只孤立取一句。指引用与原意不符,后来比喻征引别人的文章,只取与自己意见相合的部分。”这意味着引导读者去探寻这首诗歌的象征含义,即诗歌的言外之意。
这种引申义是对原句的新的理解与阐释。再来看看诗人自己对题目的理解:《断章》是一首长诗的一部分。
也许有人急于考证出《断章》作为长篇诗歌的原貌,但我们似乎没有必要去考证、探究被作者删掉的诗句是什么内容,“断章”就是最好的隐喻,即人生片段的感受,逝去的情感无足轻重,也无需考证,生命的感受就是以这样片段式的不完整呈现。
“风景”与“看风景的人”是全诗的两个核心、主体意象,这两个意象诗人始终让它们对立出现,并在“欣赏”活动的全过程中处于“相对”变化的位置上,以此传达诗人对“相对”内涵意义的理解。
“你站在桥上看风景”,这里的“你”就是“看风景的人”,这里的“风景”自然成了“看风景的人”眼中的一道“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这里的“看风景的人”不再是“你”而成了“他”或者是“她”,“你”却成了“看风景的人”眼中的一道“风景”。
“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人生如戏,每一个有限的生命个体都在这个世界的大舞台上粉墨登场,然后悄然离去,演绎着自己的生命历程。
有些人总以为自己能够主宰自己的命运,所处的世界永远是可供自己“欣赏”的客体,自己永远是高高在上的“欣赏”主体,自己与这个世界之间的关系,永远是主动与被动、评价与被评价、汲取与付出、俯视与仰视、占有与被占有……的关系。
但所有这些,恰恰成了这些人的可悲之处。这是因为虚妄的理想世界是丰满的,客观的现实世界却是骨感残酷的。
人的一生有更多的不如意、不平坦,你可以一时成为现实世界的“欣赏者”,甚至自以为可以主宰整个世界,仿佛觉得这世界是因我而生、为我而存。
殊不知,在这芸芸众生中,你自己只不过是一个匆匆的过客,给这个世界留下的不过是昙花一现、流星划过天际的一道痕迹而已。
你无法主宰自己的命运,因为这世界常常会让你感到手足无措、身不由己;你也无法成为这世界孤独的“欣赏者”,因为你只不过“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而已。
人生的悲剧在于每一个人不得不承受的生命之重,这既是先知先觉者对人生的领悟,也正是那些不能直面现实的“后知后觉者”甚至是“不知不觉者”的悲剧所在。
甩开诗的哲理,从整体上感受这首诗,似乎有一些新月派影子。卞之琳早期诗歌的创作受到新月派的影响,对闻一多的“三美”理念十分推崇。
“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人在楼上看你”而“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正好颠倒过来,形成两个阶梯型对称图案,这样相互的调换,既在语义上起到强调作用,又能显示出建筑之美。
值得一提的是,有人将“看风景人”误写成“看风景的人”,显然是对现代诗歌节奏、韵律的不理解诗歌中的每一节拍是由2~4个音节组成的,如“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人/在楼上/看你”若将“看风景人”换成“看风景的人”则破了诗歌原有的节奏与韵律。除了较为整齐的节拍,在押韵方面,开口呼、齐齿呼也起到了不同的效果。
两节诗歌两幅画面,定格的画面,在白天与夜晚间的转换,凝结成了永恒的记忆。 第一节中的两个人物“你”“看风景人”都“在”欣赏自己的“风景”,这一个“在”将画面凝固使画面静止。但“在”没有时态上的具体所指,也许是一种碰巧的“正在”,也许是有意关注的“还在”。 凝固的画面分不清碰巧与有意关注,但是唯美的瞬间将化为永恒的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