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的孩子是问题儿童,你该怎么办?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12-14 02:58
我来回答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1-03 20:00
01
不知道你们有没有这个感觉,就是有时候,孩子说的某句话
并没有什么坏的意思,都是被大人带偏了。
比如下面这个情形:
小明看到新来的体育老师,双手插兜帅气地在那站着。这场景让他想到电视里的某个镜头,动作也是惊人的相似,然后一道惊雷劈下来。这个镜头太震撼了,小明印象深刻。所以当他看到老师做出相同动作的时候,第一反应是怕老师有危险,赶紧提醒。
“老师,你不要双手插兜哦,小心被雷劈!”
这话一出口,不得了了,新来的老师觉得孩子是在诅咒他。小小年纪,居然这么恶毒,这要是不好好教育教育,将来可怎么得了?还不上房揭瓦了?
于是乎,老师把小明叫过来好好地教育了一番。但是他觉得这样做还不足以让他长记性,必须把这种不好的恶习扼杀在摇篮里,所以他叫来了小明的班主任。并询问孩子的父母是做什么的?要从源头上把这事解决了。
小明班主任觉得自己的孩子对新来的老师这么大不敬,让他觉得脸上挂不住。而且觉得这种风气太坏,不能让他带坏了班里其他孩子。所以就在群里@了小明的父母,并让他们好好教育孩子,文明待人,小小年纪就这么重的社会气,地痞的样子出来了,可不行。
老师选择在群里发,是想顺道告知下其他孩子的父母,管好自家的孩子,文明待人。杜绝类似事情再次发生。
这种事情,若一次两次倒还没事,若次数多了,又都是同一个孩子,那其他家长该怎么想这个孩子?或许一个天真烂漫的孩子,就莫名其妙变成了坏小孩。家长们肯定会提醒自家孩子远离这个孩子,无形中这个孩子就慢慢地真的变成了他们眼中的坏小孩。
到那个时候,或许没有一个人会意识到,造成这种结果,有自己的一份责任,反而会觉得自己当初的判断没有错,这孩子真的是不安分。
很多时候,孩子蹦出一句话,都是出自善意的提醒,他们不会像大人一样,有复杂的解读。
02
如果这个时候,这个体育老师,没想得这么复杂,而是蹲下身来,问问孩子,为什么会这么说,听听孩子的想法,然后再教导孩子,若碰到这种情况,怎么样提醒才能让人听得舒心。 这样事情就得到*解决,孩子或许也会慢慢变成一个说话得体的高情商的人。
而如果一贯地用大人的思维给孩子贴上各种我们大人世界自以为是的“标签”,不但不能很好地教育孩子,反而适合其反。
这个孩子,以后可能就会变得冷漠,在别人遇到危险的时候,他可能就会选择事不关己的态度,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免得挨骂。吃力不讨好。
曾经有这么一种说法,孩子是父母的复印件,孩子出了问题,肯定是原件出错了。现在我想改一下,孩子不单单是父母的复印件,还是这个社会的复印件,孩子出了问题,肯定是他生活的社会圈哪里出错了。
很多时候,我们虽然身为父母,身为老师,身为长辈,在责问孩子的时候,先听听孩子的想法,再去做教育和引导,是不是更妥当呢? 或许事情并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可怕,那么复杂呢?
其实每一个孩子都是一张白纸,我一直相信人之初,性本善。一个人变成什么人,都不是一天两天的事,都是日积月累造成的。很多时候,一个人变坏,不是他本性真的坏,或者真的是无药可救,而是*和世俗的眼光,给了他无穷无尽的压力,把他推到了那个边缘。
03
这让我想到了阿米尔·汗出演的《地球上的星星》,8岁的伊夏脑子里充满着各种匪夷所思的怪点子,他是*眼中的问题儿童,成绩不好,还一次次闯祸。父母在忍无可忍以后,把他送到了一所寄宿学校,希望能改造他,可是伊夏的情况却愈发糟糕。
在老师和父母的眼里,伊夏是无可救药的。
而伊夏的哥哥尤汗却是成绩优异,在*以家庭作业、分数、整洁为标准的世界里尤汗无疑是父母眼中的好孩子,老师眼中的好学生。和格格不入的伊夏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也形成了强烈的反差。
每个特殊的孩子都值得被温柔以待。伊夏无疑是幸运的,他遇到了他生命中的伯乐,一个懂得教育的美术老师拉姆。他没有以固有的思维去理解这个孩子,而是试着走入这个孩子的世界,去发现问题。
在孩子犯错的时候,他没有去追究孩子为什么错,而是去寻找出错的原因。并通过自己的办法去引导这个在常人眼里已经无可救药的孩子。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小星星,都有自己的发光点。伊夏虽然有阅读障碍,可是他有大多数人没有的才能,如果没有拉姆老师,世界上就少了这么一个画画奇才,多了一个问题少年。
孩子的世界,需要我们首先变成孩子,去换位思考,而不是生拉硬拽地把孩子带到大人的世界,以大人的眼光去批判一个未成年的孩子,站在大人的角度去想象一个孩子的行为。每个孩子行为的背后,都有其自己的原因。在责问孩子的同时,原因更重要。
所以,面对孩子,请多一份耐心,听一听孩子的想法,比任何说教都有用。
大多数时候,孩子真的没有那么不济,而是我们大人想得太不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