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为什么会是现在这个样子?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12-14 05:10
我来回答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2-02 17:27
前文说到了倾听的要诀,就是知道很多事情你并不知道。这其实是一个破自恋的过程,因为经常,我们在聊天之前,对于对方的说的话,自己心里就已经有了一个答案。
无论聊多长时间,都是在已有的这个框架里打转。所以对于一些成年人,要有成长和突破,某些时候是一件挺难的事情。
然后接下来说到了思维的进化,就是用看山是山,看山不是山,看山还是山,这种螺旋的深入方式,那他的思维就是有弹性的。
最后学习知识的三重境界:
第一,当作绝对真理来学习;
第二,知道它是错的,批评它,不接受它;
第三,重新把它当做知识来学习,既知道它的局限性,也知道它对你有用的地方在哪里。
上文说了思维的内容,本文介绍一下关系。在我对心理学的学习中,关系是一个极大的范畴,仅次于自我。 如果一个人学了心理学,却没有说关系,那他约等于白学。
我在这里写作,周围很安静。看起来写作这件事,是我一个人在做,但我能想象到对面有一个你在看。
我可以说我写作,是在你阅读之前,也可以说,从你阅读开始,我才真正开始了“写作”。
如果没有了读者,也就没有了作者,如果你没有看,那我的写也变成了毫无意义的喃喃自语,这就是关系。
没有人是完全独立的个体。关系里的人,总是一起出现,相互定义,相互成就。 ——陈海贤
我们可以说父母生了孩子,但没有孩子,你又怎么自称父母呢?这是一种互相成就或互相摧毁的关系。
之前学心理学时,有一句核心的slogan: 问题在关系中诞生,在关系中呈现,在关系中疗愈 。——武志红。
学心理学之初,有一个核心,且一直困扰我的问题,就是:我为什么会是这个样子?然后我找到了,大概两种解释:
第一,每个人心里都会假设,自己有一个稳定、独立于他人的自我,这个自我决定了我的想法和行为。
想法和行为背后,隐藏着我的个性,个性决定了大多数情况下会怎么想、怎么做。这是从我的角度理解,我为什么是这个样子?
第二,从关系的角度,其实并没有一个单独的自我,每一个关系里,都有一个不同的自我;不是我的个性,而是我所处的关系决定了你我的想法和行为。
如果我表现出自己不想要的行为,那也不是我一个人的问题,而是我所处的关系出了问题。
怎么解释以上这段内容呢?陈海贤老师给了4个解释,
看到这句话,你可能会反驳,那我一个人的时候,总不是在关系里吧?当然不。你独处的时间,独处的空间,是由关系来界定的。
比如我一个人在家,家里有一道门,我知道就算有陌生人经过,也不会随意从这个门外闯进来,这就是关系中达成的共识。
我一个人在家穿着短裤,不修边幅,看上去很自由,但我知道不能就这样,走到大街上。这也是一种共识,关系界定了我独处的空间边界在哪里。
虽然独处,但依然在关系里。我一个人并不意味着世界只有一个人,我可能会想:我妈在干嘛呢?明天要跟谁一起午餐?下个月的业绩怎么办?
有个例子:我看短视频,有一个视频特别火,就是好几个优秀演员,在和一个人相处时,面带微笑,但一转身,就变成了一张面无表情的脸。
尤其是几个优秀的演员,同时出现这一幕。我心里有一种震撼,震撼于人的复杂与变化。同时又很写实:咦!那不就是某个时候的我吗?
在挂妈妈电话之前,脸上笑嘻嘻的,挂了电话,立马面无表情。你可能会看到非常神奇的变脸,上一秒妈妈在愤怒地大声指责孩子不听话;下一秒接老师电话,立马客气、温柔的不得了。
说到这里我想发自内心的问个问题:你的情绪真的不由自己的控制吗?你的愤怒是别人说的算的吗?
你还可以理直气壮的说:都怪你怎么怎么样,所以我才这么生气;都怪他怎样怎样,我才这么生气吗?
与之相对,还有另外一种关系的表达。就是 我相信你,你可以做得更好 。听起来是不是很鸡汤?
接下来这个例子,是一个著名的心理学实验,叫做罗森塔尔效应,也叫皮格马利翁效应。
说一个美国心理学家叫罗森塔尔,他给一所学校的小学生做心理测试,然后给了校长两份名单说:这一份的学生是比较有潜力,智商比较高;这份上的学生就表现平庸。
这是两个对照组,半年之后,他再到这个学校去验收心理测试的反馈。然后校长惊喜地告诉他:你真的太厉害了,你列出来的智商比较高的,这一组表现确实很好。
实际上,名单是随机的。你期待什么,就会发生什么。是不是感觉很神奇?但现实就是这样的。
现在知道了, 人无时无刻不在关系中,而且在不同的关系中,人的自我是很不同的 。
下面是一组对话。
甲:最近在发愁找工作的事情啊,没有合适的。
乙:也是,你学历也不高,好多大企业他们都只要硕士、博士,本科以上的。
甲:也是,其实也不要什么大企业,我也知道我进不去,就是想找一个合适的。
乙:哪哪哪有一个工作,要求你有业绩,你不是业绩也不行吗?
甲:对啊,最近业绩不好。然后不断重复。
我感觉这是一段经典的消耗性的关系,就是在一段关系里,其中一个人不断的感觉到:我不行,我不好,我不优秀;你很行,你很好,你很厉害。
再举一个例子,一个妈妈跟一个邻居阿姨见面,彼此在愉快聊天,说着买菜的价格,最近的衣服。聊天中孩子来回动了一下,妈妈立马瞪了他一眼:小子,安分点!
回头继续心情愉悦地跟阿姨聊天。等孩子再动一下,妈妈再瞪一眼,明显比刚才严厉多了。然后回头继续跟阿姨聊天。
你是不是会觉得,妈妈刚才的表现是伪装?明明一个人,在两张脸之间切换的如此自然,无缝连接。是不是在那个瞪眼的瞬间,才是真实的自己?
从关系的视角,它反应的是妈妈在“亲近”和“疏远”两种不同关系中的差异,而不是所谓的真实自我和虚假自我的差异。
你可能说这只是一个瞬间,需要看长期表现。那就需要观察一段长期的关系。
所以, 所处的关系,而不是个性,决定了人的行为 。——陈海贤。
就在近日某天,我一直玩手机,刷小视频,从上午11点一下刷到下午3点。赖在床上,什么都不想干,就像死了一样。
我知道自己要写作,也知道如果今天不完成,会影响整体进度。但我就烂在床上,不想写,不想动。
我问自己为什么不想动?我想到了最近写作没有反馈,收益也不好。也就是我的写作,其实是我和读者之间的互动。
当我没有反馈,反馈糟糕。那我就倾向于懈怠,偷懒,拖延。事实上我知道,写作是为了自己的成长、精进,成为更好的人,跟别人没有关系。
你看,拖延,从我自己的问题变成了关系的问题、互动的问题,那么要从这个角度去寻找答案,其实好像也不太难。
其实可能你也感受过,如果感觉身处一个正向的循环中,人就更容易精进;感觉在一种负反馈中,更容易表达负面的情绪。
从关系中看你的表现,自信、自卑、敏感、内向、外向…这些是什么?这些是标签,怎么破这些标签呢?
就是回到具体问题,回到具体场景。什么情况下容易自信?什么情况下容易自卑?当说到哪个话题时你会敏感?当说到什么内容时你会内向?
有了具体的场景,距离理解,为什么我会是现在这个样子,又近了一些。财务上有句话叫做:近似的正确,好过精确的错误。为我的精进感到开心。
最后是一句诗:
孤岛带给我的感觉就是孤独、封闭、消极,当你成为一座孤岛,那么需要面对的,就是全世界的黑暗。
如果你想看黑暗,世界就会展现出它全部的黑暗给你看。就像霍布斯说的:人对他人像狼。那与其这样,不如尝试连接。
看看真实的世界,具体的场景。人没有确定的个性。也就意味着,更多的关系,更强的能力: 你有责任去塑造对你有利的关系 。
这是一种强者的逻辑,也是一种邀请。当你发出这种邀请,就会发现,全世界都在为你的想法让步。一切因我而起。人是没有形状的,放在什么容器里,它就是什么形状。
没有人是完全独立的个体。关系里的人,总是一起出现,相互定义,相互成就。
是所处的关系,而不是个性,决定了人的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