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家傲翻译最后两句反映出李清照了什么心情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12-12 09:43
我来回答
共2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9-30 13:11
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 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 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赏析
宋名臣范仲淹的这首词,写在他率师西北 边陲, 平定西夏叛乱的时候。这是二首 评价上有争论的作品, 欧阳修尝呼为穷 塞主之词,揣度大意是说,作为主帅不 抒发雄豪慷慨之情,却去写塞外凄凉穷愁 的景象与思归 之心,是不好的。瞿佑在 《归田诗话》中一方面用自己的 生活经 历证明这首词确实状写了塞外景色,一方 面又说:“以总帅出此语,宜乎士气不振 而无成功。”这都是从 *教育角度着眼 的评价。另一些评家却称道其,写得 “沉 雄”,“有排荡之势”,“至今读之犹凛凛有 生气”。夏承焘先生则盛赞这首词“情感浑 厚,气概阔大”。 笔者认为,任何一首诗词的审美价值,是 由多种艺术功能构成的。这首《渔家傲》 并非以军事征战为题材,而是写边塞将士 对家乡的怀念,因之不能生硬地用*的 尺度来衡量,而应该用艺术的尺度来衡量 。它的艺术功能、艺术力量,在于抒情写 景,但即使从*上要求,此词的意义也 并不消极。“燕然未勒归无计”一句,正是 这首词最本质的思想亮点。燕然山,即今 之杭爱山。后汉时,将军窦宪追击匈奴, 曾登上燕然山刻碑(勒石)纪功。词中霜 雪满头的老将军,已擦干思乡之泪,在恋 家与报国的矛盾中,他是以戍边军务为重 。他尽忠职守,不建功勋于边陲,虽有时 思乡心切,也是不打算归去的。如此耿耿 丹心,怎能视而不见? 词的上阕侧重写景。秋来风景异,雁去无 留意,是借雁去衡阳回雁蜂的典故,来反 映人在塞外的思归之情。为何思归,是厌 弃边塞生活,不顾国家安危吗?不是。而 是边防凄厉的号角声以及周遭的狼嗥风啸 声,令人心寒。何况日落千嶂,长烟锁山 ,孤城紧闭,此情此景怎不令人怀念故乡 的温馨?人非草木,孰能无情。一个长期 戍边的老将,惦念亲人和家乡也是很自然 的。“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此句写得 最成功,仅10个字便勾勒出一派壮阔苍 茫的边塞黄昏景致。 写景是为了抒情。因此下阕一开头就是“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浊 酒,本是乳白色的米酒,这里也暗喻心情 重浊。为什么心情重浊?因为思归又不能 归。靖乱之,功未成,又何颜以上觐朝廷 ,下见百姓?“归无计”,是说没有两全其 美的可能性。正在这矛盾的心绪下,远方 羌笛悠悠,搅得征夫们难以入梦,不能不 苦思着万里之遥的家乡,而家乡的亲人可 能也在盼望白发人哩。“人不寐,将军白 发征夫泪”,这10个字扣人心弦,写出了 深沉忧国爱国的复杂感情。 这首《渔家傲》绝不是令人消沉斗志之词 ,它真实地表现了戍边将士思念故乡,而 更热爱祖国,矢志保卫祖国的真情。范仲 淹年轻时曾在《岳阳楼记》一文中,倡导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崇 高精神。词中的白发老将军,不正是这种 祟高精神的生动写照吗?欧阳修对这首词 的负面评价,是很不公平的。黄蓼园说它 “读之凛凛有生气”,倒是深得其旨趣。。追答亲,满意不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9-30 13:11
这首词借助于梦境的描述,创造了一个虚幻的世界,充分反映出作者对生活的执着以及对自由与光明的向往和追求。作者在梦中直接来到天宫,大胆地向天帝诉说自己的不幸,强烈要求摆脱“路长”与“日暮”的困境,然后象大鹏鸟一样逍遥,驾一叶扁舟,乘风破浪,驶向理想中的仙境。这首词具有鲜明的浪漫主义特色,风格豪迈奔放,与苏轼“起舞弄清影”和辛弃疾“醉里挑灯看剑”有异曲同工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