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乐帝时期史官是谁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12-13 04:50
我来回答
共4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9-09 00:32
朱棣登位之后,李贯继续担任翰林修撰之职,曾参与编修《太祖(朱元璋)实录》。
根据解缙所写的上表可知,《太祖实录》于永乐元年(公元1403年)农历六月修成。
担任翰林修撰时,李贯曾荐举邹济参与修撰《太祖实录》。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9-09 00:32
永乐皇帝即明成祖朱棣(1360-1424),明朝第三位皇帝。明太祖朱元璋第四子,生于应天府(今江苏省南京市)。
洪武三年(1370年),朱棣受封燕王。曾居凤阳,对民情颇有所知。洪武十三年(1380年)就藩北平,多次受命参预北方军事活动,两次率师北征,加强了他在北方军队中的影响。朱元璋晚年,皇太子朱标、秦王朱樉、晋王朱棡先后死去,朱棣不仅在军事实力上,而且在家族尊序上都成为诸王之首,朱元璋驾崩后,即位的明惠宗朱允炆实行削藩,朱棣遂于建文元年(1399年)发动靖难之役,建文四年(1402年)攻入南京,夺取了皇位。次年改元永乐。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9-09 00:33
朱棣登位之后,永乐帝时期史官是李贯继续担任翰林修撰之职,曾参与编修《太祖(朱元璋)实录》。
根据解缙所写的上表可知,《太祖实录》于永乐元年(公元1403年)农历六月修成。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9-09 00:34
程万军:以唐太宗自居的朱棣一杀露真容
程万军
2017-12-20 07:41
+订阅
官方《明史》,对永乐帝朱棣的评价甚高,称之“知人善任,内外兼修,雄材大略”,堪与唐太宗李世民比肩。
而朱棣本人,也常常以唐太宗自居。身为明王朝的第二位创立者,是作为职业军人上的台,他对打仗有很大的兴趣,赫赫武功和*霸权,形成了他对帝王形象的憧憬。应该承认,他有大国君王的姿态,在位时期,明朝外交文化*经济方面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传说他爱民如子,常常喜欢微服私访体察民情。上台伊始,他踌躇满志,豪情满怀地要打造“永乐新政”、立志成为一代圣君。
他要当怎样的圣君?
永乐初年,朱棣他发布了一篇训谕式短文,即《圣学心法》。
这篇文章据称是朱棣自己写的,当然不能排除翰林学士顾问们给了某些帮助。
永乐帝在编写他的这篇作品时,广泛地引用了早期儒家经典中的文字和宋儒的哲学著作。主要强调为君之道。
第一部分是讨论一个君主应该以身作则的道德品质和原则:这就是言行一致的原则;克制私欲;敬天法祖;正心诚意。
第二部分讨论的是教育皇帝的问题,并且强调了上述的德行和通过学习、实践和自我约束去培养这些德行的义务。皇帝要他的臣民们敬畏和顺从上天,同时他也强调个人自觉的重要作用;这表明他虽然明白宣布要恢复祖宗的传统,但他也不认为自己应受它们的*。
第三部分中强调皇帝极端需要有智慧的进言、正确的教导和忠直不偏的劝告。虽然皇帝很重视大臣们无私的和诚实的谏诤,并且强调需要他们有正直的性格,但他又绝对清楚地指出了君主的无可质疑的权力和他为此目的而培养自己心理素质的重要性。
最后,他在关于为臣之道的这一部分中着重指出了忠诚的意义,并强调说:人臣若不能与君上一心一德,就不能为之服务——即他应该对君上全心全意,敞开胸怀而无所隐讳。永乐皇帝不坚持盲目的忠诚,强调君臣之间应该互相交换意见,以使每一件事都能得到自由的讨论。
这篇著作生动地显示了永乐帝为自己所树立的圣君形象,显示了他所设想的君臣之间尽可能有的鱼水深情。
多么美好的一副君明臣贤画卷啊。
当时士人也是抱着殷切的希望,朱棣创造的永乐时代可以再现“贞观之治”,让包括读书人在内的天下苍生过上好日子,从此永乐。
但现实发展会如何呢?
永乐元年,叶惠仲事件让学子们的头脑很快冷静下来。
朱棣夺取帝位三个月后,下诏重修《太祖实录》。
《太祖实录》是建文帝朱允文即位后,下诏由方孝孺为监修编纂的,始于朱棣起兵发难之前,终于其即将夺取帝位之时,历时三年。史官们站在正统的立场上,对朱棣的记述多有贬斥。朱棣岂能让自己起兵篡位的记录流传于后世?于是,他下令革除建文年号,改当年为洪武三十五年,组织人员重修《太祖实录》。
叶惠仲于是被征召。
叶惠仲,浙江台州临海人,建文时期名臣,以南昌知府身份被征召入京,编撰《太祖实录》。本着史家的良心和道德,他进入史志办后,没有按照永乐帝朱棣的意志行事,坚持如实地记载“靖难”事件、秉笔直书有关“燕王谋反”之事。于是触怒了朱棣,当年二月二十二日,朱棣指责叶惠仲为“逆党”。将叶惠仲凌迟、诛灭全族。
可见,在这个“圣君”手下做事,并不是件容易的事,讲真话有气节都是要冒杀头危险。
永乐朝之前的建文帝朱允炆,虽然很不成熟,但留下了一帮铮铮铁骨的文臣,这些文臣威武不能屈,大多被朱棣杀害,而且手段特别残忍。
除了多位建文帝忠臣自己或全家自杀外,朱棣虐杀建文帝忠臣及其家属共一万多人。历朝历代异姓相伐相杀,从未有这样惨屠对方官吏臣下的举动。因此,史学家谷应秦这样叹道:
“嗟乎!暴秦之法,罪止三族;强汉之律,不过五宗……世谓天道好还,而人命至重,遂可灭绝至此乎!”
回顾历史,王朝皇族更迭,诛杀前臣是为常见。但杀人杀到狂,却是“千古一帝”朱棣的特色。朱棣秉承朱元璋血脉中淫暴凶残的因子,不仅残杀,而且还要污蔑对手。
登基后,在太祖实录之前,他让一些文人拼凑了一本《奉天靖难记》,竟然还把朱允炆的那帮忠臣也全都变成了奸恶无耻毫无气节的软骨头。一面大搞血腥残暴统治,一面伪造历史,贬斥真善美,弘扬假恶丑。如是为之,不仅明朝士风,甚至连中国的历史、社会和人性,也要为此卑劣行径付出沉重代价。
话说回来。杀掉叶惠仲后,朱棣调了两个降臣,监修《太祖实录》。
这二位是谁,分别是怎样的身份呢?
一位叫李景隆,另一位是茹瑺。
李景隆,小字九江,是曹国公李文忠之子。父亲死后,李景隆世袭了他老爸的爵位曹国公。成为了建文帝的股肱之臣,并深受朱允炆的亲近和信任。
靖康之难时,建文帝重用李景隆,可李景隆却给了朱允炆一个令人绝望的回报。
建文四年即公元1402年,燕军打过长江,直*南京,建文帝命李景隆与兵部尚书茹瑺到燕军营地请和,被朱棣拒绝。不久,燕军兵至金川门。李景隆开门投降,迎燕军入城,南京陷落。
同年六月,燕王朱棣即皇帝位。李景隆因有“默相事机之功”,被授为奉天辅运推诚宣力武臣、特进光禄大夫、左柱国,加封太子太师,并增岁禄一千石。李景隆这个光荣称号“默相事”可谓前无来者,这就是说,李景隆有默默配合之功。
当时,朝廷每议大事,李景隆都位于班列之首。靖难诸功臣为此愤愤不平。满朝文武皆鄙视李景隆,但挡不住他受皇帝的宠。
再说茹瑺,湖南人,洪武中期国子监出身,曾任大明通政使,因勤于职守,很得朱元璋喜欢。洪武二十三年,朱元璋任命茹瑺担任右副都御史,“又试兵部尚书”,兼任兵部尚书,加封太子太保,从茹瑺的早期*履历来看,他是个政坛老客,朱元璋的“红人”。
因此自建文帝登基后,一如既往的重用茹瑺,担任吏部尚书,谁知,没多久茹瑺便跟建文帝的老师黄子澄有了矛盾。巧的是,刑部尚书暴昭从一些案宗中发现了茹瑺以前干的一些“脏事”,便向建文帝告发了。建文君臣几乎个个是正人君子,大明朝岂能容下这类“脏人”,便把茹瑺从京师贬到了河南做布政司事。从此,茹瑺跟建文帝结下了芥蒂。
在朱棣攻打建文帝时,见到满脸横肉,杀气腾腾的朱棣,茹瑺等人吓坏了,他们“俯伏愠恐,流汗浃背,不敢仰视”,最终只能“唯唯顿首还”。
随后,茹瑺带领着20多个“贰臣”投降了朱棣,敲锣打鼓地欢迎朱棣的到来。在朱棣上台的尴尬时期,茹瑺等人的归顺颇能博得朱棣的欢喜,尤其令朱棣高兴的是,茹瑺特别懂事,朱棣进入明皇宫挖地三尺找不到建文帝,茹瑺领人不停地向新主人劝言,叫他早登大位。
因此朱棣登基后对于茹瑺极为恩宠,一直记得他“有默相事机之功”,特意封他为忠诚伯,食禄1000石,终身享用。在官场上,朱棣仍让茹瑺担任兵部尚书,加太子少保。
杀讲真话史官,让两个软骨头小人担任《明太祖实录》的监修,可见朱棣需要怎样的“忠臣”、怎样的“历史”,要做怎样的“圣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