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12-11 22:57
共2个回答
懂视网 时间:2022-12-12 03:18
1、三伏天出现在小暑和处暑之中,是一年中气温最高且又潮湿、闷热的日子。所谓的“伏天儿”,就是指农历“三伏天”,即一年当中最热的一段时间。 可以这样理解:“伏”就是天气太热了,宜伏不宜动。但是三伏天之所以称之为“伏”,是因为也有不少寒冷因素在内。三伏是中原地区在一年中最热的三、四十天,三伏是按农历计的在阳历的7月中下旬至8月中下旬。
2、2021年三伏天具体时间:
2021年7月11日~2021年7月20日为头伏10天;
2021年7月21日~2021年8月9日为中伏20天;
2021年8月10日~2021年8月19日为末伏10天。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9-18 18:23
2023年三伏天一共有40天,初伏共10天;中伏共20天;末伏共10天。
初伏开始与结束的时间:2023年7月11日至2023年7月20日,共10天;中伏开始与结束的时间:2023年7月21日至2023年8月9日,共20天;末伏开始与结束的时间:2023年8月10日至2023年8月19日,共10天。
三伏天的天数并非固定的,初伏和末伏都是固定的10天,只有中伏的时间不固定,有的年份是10天,有的年份是20天。中伏时间是由夏至到立秋之间共有几个庚日来决定的。如果夏至到立秋之间有四个庚日,则中伏为10天,如果夏至到立秋之间有五个庚日,则中伏为20天。
三伏天的天气特征
三伏天是一年中气温最高且又潮湿、闷热的时段。“入伏”后空气湿度增大,造成三伏天湿度高原因是,三伏天吹东南风,而东南方是海洋,空气潮湿,海风的潮湿造成了三伏天湿度大。三伏天”高温、高湿”是我国南方地区的气候特点。北方内陆地区距海洋远,其气候特点是“高温、干燥”。
“三伏”与“三暑”均代表高温极端天气,时间轴和温度轴上的曲线表现基本一致:暑天来,伏天到;伏天消,暑将尽。古人之所以将一年中的极热天称“暑”,同时又找出了一个“伏”与之搭伴,除了文化含义外,另一重要目的是出于养生的考虑。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9-18 18:23
什么是三伏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