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3 08:25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18 08:42
贴梗海棠锈病又称苹—桧锈病。分布于东北、华北、西北、华中、华南和西南等地。该病严重时,影响植株正常生长和观赏效果。病叶焦黄,提早落叶,造成枯枝死杈,果实畸形。
症状
该病是1种转主寄生的病害。主要为害叶片,其次为害嫩梢与果实。海棠叶片感病后,叶正面出现黄绿色小点,以后扩大成中间橙*边缘红色的圆斑,6月份病斑出现略呈轮状的黑点,即性孢子器。后期叶背形成黄白色隆起,其上长有许多*毛状物,即锈孢子器(彩版四十六,254)。
锈孢子转主寄生于桧柏树上,嫩枝感病部位肿起呈灰褐色豆粒状小瘤,表面光滑。翌年春季逐渐膨大,表面粗糙,棕褐色。
病原
山田胶锈菌(Gymnosporangium yamada Miyabe)和梨胶锈菌(G.haraeanum Syd.)。锈孢子球形或多角形,单胞,黄褐色,略带瘤状突起。冬孢子椭圆形,双胞,黄褐色,有长柄。小孢子卵形,单胞,无色。无夏孢子。该菌为害西府海棠、金星海棠、垂丝海棠、香果、苹果、梨、白海棠、红海棠等,还为害翠柏、铅笔柏、高塔柏、新疆圆柏、欧洲刺柏、希腊柏等。
发病特点
以菌瘿在柏树上越冬。翌年4月,菌瘿吸水膨胀出现舌状的冬孢子角。冬孢子形成的参考物候期是:柳树发芽,山桃开花,杨树吐花序。冬孢子萌发产生担孢子。担孢子由风传播到贴梗海棠、苹果等叶片或嫩梢上,从表皮直接萌发侵入,潜育期约10天,后在叶面形成性孢子器,由昆虫或雨水传播到异性性子器,再经30天左右,在叶背形成锈孢子器。7月中旬出现锈孢子,8~9月锈孢子成熟,由气流传到桧柏上,以菌瘿越冬。此菌无夏孢子,故1年内只侵染1次。春雨多、气温适宜时发病严重。冬孢子萌发适温为17~20℃,锈孢子萌发最适温为27℃。有两种寄主在一起,有病原,4~5月份雨水多,是该病大发生的主要条件。
防治方法
(1)远离桧柏种植地。在规划设计和栽植上,不要将海棠、苹果与桧柏种在一起,避免转主寄生。
(2)药剂防治。注意保护贴梗海棠树,在春雨(降4毫米以上雨)后喷施25%*酮乳剂1500~2500倍液,或50%退菌特可湿性粉剂600倍液,防治效果达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