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11-28 05:48
共4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21 10:21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贺知章《回乡偶书·其一》”
背井离乡,着个词在很早的时候就有了。在中国古代无论*、商人、还是手艺人,在一个地方发展是不太现实的,一个读书十年的穷秀才,想要考取功名就必须离开家乡前往它地,从而才可能有所作为。在那个物质流通和信息流用都给比较落后的时代,这样的背井离乡往往都需要用上几年或者数十年的时间。这种形容一点都不夸张,古代没有现代那么多的交通工具,道路的路线也没有如今的那么科学,有些地方道路堵塞全部都得靠步行,很多人在年纪很小的时候就离开了家乡,等到下一次回到家乡的时候就已经是白发苍苍了。
所谓故乡留不下身体,他乡容不下灵魂。对于国人而言,思乡仿佛是一件普遍的事情,在古代的众多文人墨客的诗歌作品中我们就可以看出来,家乡就像一个印记一样会让人在愉悦的时候想起来,悲伤的时候也会想起来,它会一直伴随着人的一生。
古人对于人的生死,喜欢强调一个“落叶归根”,古人们认为人在生在哪里那么自己死后就应该葬在哪里,无论你身处何方,故乡才是唯一一个可以给予灵魂以安慰的地方。这一切的一切不在向人们传达着,家、故乡对于一个人的重要性。我们就不难理解为什么那么多的优秀诗歌,都是在抒发作者的思乡情感了。
但是我们也知道,为了生活和发展,离开家乡是一种迫不得已的选择。在那些战火纷飞的年代,又有多少的英雄儿女为了国家和民族的存亡,从全国各地奔赴沙场。这一切的一切都是为了民族的土地不被外人践踏,国家的财富不被外人剽窃。上世纪初叶,正值国家危难之时,又无数的先辈们为了保住这个残破的国家,浴血奋战,有的人却再也没有能够回到过那个生养他的地方,有的稍有运气的勉强能够再家乡的亲人。
本文所要讲述的就是这样一位,年少时就早早离开家乡参加战斗的前辈。开国少将回老家,半路上搭了一架牛车,和车夫聊了一路,在对话中知晓了家乡的变化,看着眼前这个陌生的车夫,不想对方却是自己的父亲。家乡不仅仅有着孕育自己和他人的水土,还有这生养自己的父母,或者父母的存在也是对于家乡有所挂念的最重要因素吧。这个地方充满了曾经的回忆,也寄托着自己最美好的梦想,这里是人生的起点,也是最富有美好童话色彩的地方。
少小离家
公元1925年,王扶之出身在了陕西的一户普通贫农的家里,他的父亲母亲都是农民,在他很小的时候他的父亲就需要为地主干活,虽然很贫苦但是他们的生活也还算安稳,可是到了王扶之5岁那一年,不幸的事情发生了,他的母亲因病去世了,本来就辛苦的父亲这下子更加没有了帮助,为了撑起这个家他的父亲选择了外出挣钱,就这样为了外出打工,他只好将年纪尚小的王扶之托付给孩子的爷爷,自己就踏上了在外漂泊的路程。
离开了家之后的父亲很少有机会和孩子见面了。时间匆匆流逝,公元1935年,家中没有依靠的王扶之年仅12岁就参加了红军。那时候队伍里面其实挺多这样子的孩子的,他们都是想在这个国家需要人力物力的时候贡献出一份自己的力量,同时也为自己的将来找一个可以依靠的集体。就这样年纪轻轻的他从此踏上了他的戎马生涯。
虽然说刚刚参军的王扶之仅仅只有12岁,但是那个时候的他聪明机智,在战场上一点都没有退缩的想法,气势汹汹一点都不输旁人。此后他就这样随着组织和部队参加了各种各样的战斗,抗战时期也是有了很多功劳,受到了很多的嘉奖。
再往后的部队相关战役中他都参与了,直到抗美援朝时期他因为前期的功勋卓著,在志愿军中被师长的职务。王扶之战功赫赫,最后被国家授予了少将*,在军中也是颇有威望。
暮年回家
从王扶之12岁参军开始,他从来没有回到过这个曾经度过了12岁月的地方,终于有一天当他空闲下来了,军队上的事务也有了托付,王扶之决定回老家去看一看。王扶之认为,回家这种算是私事,就不去借用部队的车辆,也没有必要动用其他的公共车辆。自己一个人就踏上了回家的路。
他的老家是一个偏僻的小县城,路上经过了众多的波折他才顺利得到了目的地,自己的家离县城还有非常长的一段路程,应该有十多公里,没有汽车的地方他只能步行回家,就是这个决定,令人不可思议的一幕就这样发生了。开国少将回老家没有交通工具的他决定步行从县城回到家里,半路搭了老乡的牛车和车夫聊了一路,不想对方却是自己的父亲。
在半路正走得劳累的王扶之看到了一个牛车,往自己行进的方向去,他于是就叫停了牛车,询问牛车是否可以搭载自己一程,车夫也是非常的爽快的答应了。在车上由于还有很长的一段路程两人就在牛车上交谈了起来。在交谈的过程中车夫就开始向王扶之讲述起这几年老家的变化。王扶之也是听得十分的认真。说着说着车夫就说到了自己的家里,他说自己的家里面有一个孩子,是个男孩子,自己早年外出去打工,自己的孩子也在12岁的时候就去参军了,一直没有任何的消息。说到这里车夫都有些哽咽了。
看着眼前的这个车夫,王扶之也觉得非常的熟悉。再者就感觉这家人和自己家的经历怎么那么像,于是就询问了车夫的姓名。这下王扶之才知道眼前的这个人就是自己的父亲。那个为了家庭生计早早离开的父亲,多年没有见面,父亲已经变了太多在,自己的都已经过了中年了,连父亲也没认出来。父亲六十出头,但是脸上却能看到太多的岁月沧桑。
王扶之小时候非常的瘦弱,如今也早就不再这样了,变化太大。但是所幸二人都幸运地活到了见面的这一天,二人激动得热泪盈眶,拥抱在一起。王扶之也万万没有想到会以这样的方式与父亲见面,最后相认的父子也生活在了一起,王扶之将父亲接到了自己身边,安静的陪父亲度过了晚年时光。
结语
父母永远都是我们的靠山,父母健在我们的人生都是在不断的成长和进步,如果父母逝去那么人生剩下的就只是归途了。我们在年幼之时父母正值中年,我们外出打拼父母就开始逐渐的衰老了。无论是历史名人还是普通人,每个人都有对家乡、对家人的执念。
正是有了这些执念或许人才有了向前奋斗的动力。王扶之将军的童年或许真的不够完整,但是令人欣慰的是他在战火中依然存活了下来,他也能够在父亲还身体健康的时候就回到父亲的身边,陪父亲安度晚年,这样看来稍有不幸的人生中也有那么一些美丽、温馨的画面。少小离家的幼年,为国奋斗的中年,温馨安静的晚年,王扶之的一生也算是*。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21 10:21
这是因为他很小的时候就离开了自己的家乡,这些年来,父子俩人都有了很大的改变,所以见面了也没有认出对方。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21 10:21
其实是因为这个少将一直都是铁面无私的,并不会因为谁是自己的亲人就会将他安排在高位上。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21 10:22
开国上将王扶之,母亲在他五岁时去世,他随爷爷生活,父亲外出挣钱谋生,一直聚少离多,他12岁就参加了红军,南征北战,一直没有回过家。退休后,再回家即使与赶车的父亲见面,互相都认不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