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11-27 04:13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4 04:23
现代化学方法学使羟醛反应的应用更为广泛,其常伴随使用催化量的手性配体。当反应使用少量的光学纯配体,则可诱导光学纯产物的形成,该反应称作“催化的非对称”反应。现下列催化非对称反应就可实现: 向山羟醛反应是在路易斯酸,如三氟化硼或四氯化钛的催化下,硅烯醇醚对醛的亲核加成反应。向山羟醛反应并不符合齐默曼-特拉克斯勒模型。卡雷拉(Carreira)发现了一种很有用的利用硅烯酮缩醛的不对称合成法,值得注意的是该反应具有高度的对映选择性及广泛的底物适用性。
该方法常应用于非支链脂肪族醛,由于在对映面两侧的电性和手性差别较小,该底物的亲电性对于催化不对称反应的通常较弱。 乙烯类似物(Vinylogous)的向山羟醛过程还可以形成催化非对称性反应。下图展示了仅对芳香族醛的有效反应,其机理被认为与具手性且金属-键合的二烯醇有关。
近期发现一种新型埃文斯助剂:克里明斯(Crimmins)噻唑硫酮,能够使反应的收率、非对映选择性和对映选择性都大大提高(虽然不及埃文斯的例子)。不同于早期的埃文斯助剂,噻唑硫酮对乙酰羟醛反应同样有效,且可以通过使用少量(-)-金雀花碱得到“埃文斯顺式”或“非-埃文斯顺式”加成物。该反应被认为是通过形成钛-键合六元环过渡态进行的,而该过渡态类似于埃文斯助剂。 羟醛反应的另一个最新进展使用了手性二级胺催化剂进行反应。这种二级胺和酮反应会短暂形成烯胺,并与合适的醛进行对映选择性加成。胺与羰基化合物反应得到的烯胺(类似于烯醇)可作为亲核试剂参与反应,而后胺从产物上脱除重新进入催化循环。烯胺催化法总体都基于一些有机小分子,因此是一种有机催化。在下例中,脯氨酸对于催化三酮的环化反应非常有效:
该反应即Hajos-Parrish反应(同样还称为Hajos-Parrish-Eder-Sauer-Wiechert反应)Hajos-Parrish条件仅需要催化量的脯氨酸(3mol%)。该反应没有非手性反应的问题,因为过渡态的烯胺中间体比酮(前体)的烯醇式更具亲核性。这种策略非常实用,因为它提供了一种简单的进行对映选择性反应的方法,而且不需要使用昂贵或有毒性的过渡金属催化剂。
值得一提的是脯氨酸-催化的羟醛反应不具有任何非-线性效应。(线性效应是指:产物对映选择性的比例直接与催化剂的光学纯度相关)。结合同位素标记得到的证据及计算化学研究,假定的脯氨酸-催化的羟醛反应机理如下所示: 这种策略允许竞争性的双醛交叉羟醛反应。通常两醛之间的交叉-羟醛反应都是具有竞争性的,因为它们很容易聚合或进行非选择性反应而得到混合产物。第一个例子如下:
基于烯醇的羟醛加成反应会优先形成顺式产物,与此相反的是,有机催化形成的加成产物是反-选择性的。在许多实例中,有机催化条件可以非常温和而防止多聚化。然而由于两种亲电试剂都能产生烯醇化质子,为了提高选择性就必须使用注射泵缓慢滴加亲电试剂进行控制。如果其中的一种原料不具烯醇化的α氢原子或β侧链,就可以实现可控制的加成反应。
麦克米伦和同事于2004年发现了一个很好的展示不对称有机催化羟醛反应的例子,他们通过不同的方法保护碳水化合物(糖类)。传统合成己糖的方法是使用多重保护-脱保护策略,共需要8至14步完成,而有机催化法能够作用于许多相同底物,且仅用两步就可顺利完成。该反应使用了脯氨酸-催化的α羟基醛的二聚反应,然后进行几步向山羟醛环化反应完成合成。
α羟醛的二聚化反应要防止羟醛加成物进一步发生加成反应。早期的研究表明能够耐受α-烷氧,或者α-硅氧的保护基适用于此反应,因为能耐受吸电子基团(如乙酰基)的醛都不具反应性。保护后的赤藓糖产物通过向山羟醛加成,而后进行半内缩醛化化转化为四种不同的糖分子。这需要在向山加成中进行适当的非对映体控制,并且产物硅氧碳正离子会优先环化,而不是进一步进行羟醛反应。例如,葡萄糖、甘露糖、阿洛糖都可通过此法制备:
普通的羟醛反应中,羰基化合物都是进行去质子化形成烯醇。烯醇加入到醛或者酮化合物中形成醇盐,然后进行酸化和后处理。有一种更好的方法,理论上能够不需要多步操作,而可“直接”进行一步反应。其想法是利用金属催化剂在羟醛加成的过程中释放。而问题在于反应产生的醇盐比起始原料具有更强的碱性。产物和金属离子紧密键合,从而不让它与羰基原料继续进行反应。
由埃文斯发现的一种方法,是使用硅基化的羟醛加成物。一种硅试剂如三甲基氯硅烷加入反应用于代替金属离子结合醇盐,并允许金属催化剂的循环利用。该法减少了反应步数,降低了试剂消耗,使反应更经济且适用于工业领域。
一种最近由Shair发现的仿生合成法,使用β-硫酮酸作为亲核试剂。其中一半的酮酸在反应中进行了脱羧。其过程非常类似于通过聚酮合成酶来应用丙二-辅酶A。示例中的手性配体为双恶唑啉。有趣的是,芳香族和支链脂肪族醛在此例中无法很好的进行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