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应该过怎样的生活?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11-27 17:21
我来回答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7 15:11
近几天读了《给大壮的信》,这本书是作家苗炜写给儿子的书信体随笔,把在文学中和生活中获得的经验,通过书信的形式传递给儿子。核心是希望孩子能过上一种好的生活,过一种有智识的、有审美的、有道德的生活。全书分为四章,收录了38封信,前三章的主题是智识、审美和道德,第四章的主题是家,主要表达的是相互安慰、相互支撑的家,会给孩子的人生提供坚定可靠的支撑。我重点谈一下智识和审美的生活。
第一部分,过一种有智识的生活
开篇第一封信名字叫数学归纳法,认为孩子首先要能理解数学归纳法、微积分等数学概念,获得智力上的乐趣,能够发现数学中严丝合缝的逻辑和推理中闪烁的光辉。我理解这是在表达过一种好的生活的前提,是建立在智力的基础上。这一章中提到两个数据,14400小时和3000万个词。14400小时是从童话木偶奇遇记说起,比诺曹坐上一辆马车来到一个叫“玩儿国”的地方,这个国家到处贴着“我们不要学校!”“打到算术!”“玩具万岁”的标语,这里的居民都是调皮贪玩的孩子,最终大家都变成了终生干脏活累活的驴。回到是现实中,孩子们更容易陷入“玩儿国”的陷阱,那就是电脑和手机里的“玩儿国”,手指滑动就可以去往这个新的“玩儿国”,在那里你可以当运动健将、赛车手、可以变成超人,也可以穿越时空去统治一个国家,开辟一个貌似属于你的全新世界和文明。玩国居民中不只是有少年,也有二十多岁、三十多岁甚至更大的人,这里清爽简单,是世界上最聪明的一群人专门为大众打造的,让人沉醉的世外桃源。一个专家给出的估算数据,一个二十多岁男生用在打游戏上的时间是14400小时,而一个大学生从入学到拿到学位,学习时间大概是5000个小时,对比14400小时,二十岁就可以读完博士学位了。或许现在的社会并不鼓励一个人走向成熟,因为孩子更容易成为消费时代和娱乐王国里顺从的公民,世上那些聪明人给你设计好游戏,编好故事,纵容你懒惰的天性,鼓励你买买买,希望你永远兴高采烈,遵循快乐至上,买一个手机或汽车就可以获得自我认同。“玩儿国”的对立面是做一个有自我意识,有责任感,有精神追求的人。玩游戏获得的是短暂的心流体验,大脑很容易就分泌让人快乐的多巴胺,但这种短暂的快乐需要不断加大刺激的剂量才能维持,而生命中是有获得长久的、持续的心流体验的方法,那就是创造,或是从事一项体育运动,一项科学研究,学习一门语言,都可以获得比游戏更高级的心流体验,也是人生中的高级享受。3000万个词引用的美国芝加哥大学一项研究,说孩子智力发展和语言有极大关系,要想孩子聪明,就要多跟孩子说话。在美国,不同阶层家庭的孩子每小时能听到的词数量差距很大,统计成果显示到孩子四岁时,知识分子家庭的孩子会比贫困家庭孩子会多听到3000万个词,智力发育更好,这是阶层给孩子带来的第一个优势,也是一切优势开始,我们必须认识到阶层的存在。家长清楚的认识世界,我们才能提供更有效的成长环境,家庭、学校和大自然共同构成了孩子教育的全过程,家庭提供智力基础、物质基础、习惯基础;学校有优秀的教师和严格的规矩,丰富的知识;大自然提供了万物生长的梦境,鉴赏自然的观察和体验能力,正是这种鉴赏自然的能力形成了植物学、动物学、地质学与矿物学,培养这种能力就从带孩子认识家门口公园里的树木和植物开始。
第二部分,过一种有审美的生活
有些孩子,从小上双语幼儿园,看世界名著,拉小提琴或跳芭蕾舞,爸爸妈妈还带着去博物馆,成年之后就不再也没看过一部托尔斯泰,也不去博物馆了,改去电影院,不拉小提琴,改唱卡拉OK了。然而受二十年的教育,目的不是为了后面四五十年的时光过得丰富多彩吗?如何能够有长久的快乐,那就是具备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人们常说“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这三门课提供了过智识生活的基础,绝大多数人走出校园就可以不再学了。然而音乐、美术和体育 ,离开学校还要接着学,因为这是过一种有审美的生活基础。 有了欣赏美术的能力,你就能看懂梵高的《星空》,体会那一幅小画如漩涡一样,具有令人眩晕的魔力;就能感受到塞尚画的苹果具有感知重量的质感,如果你能画上几笔,就可以亲手创造和留住生活中那些让你长久凝视的美丽,例如偶然驻足路旁发现的那一抹秋色。
音乐是从笑傲江湖中令狐冲向任盈盈学习《碧霄吟》谈起,认为令狐冲在音乐中得到了巨大的安慰,演奏者难以用语言来讲解音乐,从音乐中感受到的东西也很难用语言传达给别人。具备欣赏音乐能力,普通人可以在音乐中感到,心中有什么东西升腾,晴天一碧,万里无云。
体育则是代表了和平世界里的攻击与人性,在英国一个曼联球迷从小就会被教育仇恨利物浦,以前北京队的球迷总是盼着在工体收拾申花,体育世界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假想敌,如果原始人结束一天的捕猎,会围着篝火跳舞欢庆,体育就是现代人的篝火,观看体育比赛,安顿了人的攻击性,还可以欣赏到竞技之美,看到职业体育中一个人的身体能达到什么样的极限状态。职业体育世界也是名利、人性本能的放大镜,可以看到仿佛命中注定以失败告终的上年纪的泰森和加斯科,纵情声色的罗马里奥和小罗,同时,我们也可以看到优雅自律的桑普拉斯和费德勒。
全书作者的每个观点结论的论证,均是通过文学作品和生活经历进行举例阐明理由的,因此这本书的副产品是一份书单,关于育儿方面,推荐了三本书《自我驱动型的孩子(英文版)》《由内而外的教养》《园丁与木匠》。
孩子的起跑线就是父母,我不清楚当大壮小朋友识字后,看到桌子上放着一本叫《给大壮的信》的书,那是一种什么体验?这本书信随笔是一本育儿书,也是一本写给大人的思考书,你认为好的生活是什么样子?在你的经历中,有哪些经验和体验希望传递给孩子?言传身教,行胜于言,比单纯要求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更有意义。父母在生活中的言行举止,是孩子早期最重要的模仿对象,也是智识和审美标准。我认为,一个人到了三十岁以后,更应该自己的爱好,具备自我意识、责任感,精神追求和生活原则。生活是具体的,是一道道选择题和考试,因此在培养孩子方面,选择我们真正认为重要的事情,会形成知行合一的家庭氛围。同样,既然家长认为重要,认为孩子应该做的,自己也会去做,这就是一个共育的过程,父母伴随着孩子自己也在成长。重要的事:
1、学好数学,享受数学之美。数学其中的乐趣是理由一,理由二是更有用,未来世界,社会被计算机网络和人工智能所控制,算法是网络和智能的基础,数学是算法的基础,如果能学好数学,多一个看懂世界维度。从二年级下学期开始增大数学学习的比重,尝试奥数上的天赋程度。
2、学好语文,享受说话之美。社会为具备更好说话能力的人,提供了更好的机会,如同给美貌的人提供更多选择一样。如何可以把话说好,底层支撑是写的好,而想的好又是写的好的基础,因此要学好语文,从阅读和写作开始。
3、学好英语,英文会把视野带出国门,看到更大格局的世界。这是提升人生质量的重要武器,从学校英语,课外培训两个方面加强学习。
4、学习音乐和美术,具备欣赏美的能力。钢琴继续练习,确定一个具体目标;美术按兴趣报一个课外辅导班。
5、有一项擅长的体育运动,在运动中体验对抗和输赢,持续获得运动带来的多巴胺,也培养具备欣赏专业竞技运动的能力。继续学习网球,暑期学习游泳。
作为家长,上述内容有些已经没有提高和补救的条件了,例如尽量多理解一些数学概念和理论,是目前可行的方式。坚持阅读和写作,做到每个月4本书,每周一篇文章。运动方面,坚持每周两次健身和一次网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