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温暖的目光看世界——读《撒哈拉的故事》有感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11-24 20:18
我来回答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5-24 22:48
很久之前就想读三毛的作品了,而今终于有时机读一读三毛的《撒哈拉的故事》,初读觉得很平淡,想着如此有名的作家,怎么也会写出如此平凡的文字,如今回头再去读却发现字里行间是饱蘸深情的。三毛是在用温暖的眼光看事物。
第一篇就是妈妈的一封信,通过信的内容了解到代际沟通顺畅,虽然仅仅通过文字无法真切感受到妈妈对于三毛的爱,但是仅就文字判断,妈妈爱三毛,支持三毛所做的决定,帮助三毛在写作上获得成功。
三毛的母亲可以说是平凡而又伟大的。“母亲的腿上,好似绑着一条无形的带子,那一条带子的长度。只够她在厨房和家中走来走去。大门虽没有上锁,她心里的爱,却使她甘心情愿把自己锁了一辈子。”这是三毛散文《永恒的母亲》里的一段话,三毛的母亲像平凡的女子一样,在最好的年华把自己的一生交到了一个男人手中,把自己的一切都奉献给了家庭。
世界上还有千千万万这样的母亲,他们是值得崇敬的,“想对母亲说:真正了解人生的人,是她;真正走过那么长路的人,是她;真正经历过那么多沧桑的,也全然用行为解释了爱的人,也是她。在人生的旅途上。母亲所赋予生命的深度和广度。没有一本哲学书籍能够比她更周全。”三毛也曾经问过自己的母亲读没读过康德、尼采的哲学书籍,我也是那样,时常怨母亲没有梦想,没有什么文化,也没有什么追求。她们把自己的一切都奉献给了家庭呀!
千千万万的母亲们,她们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何为爱,没有她们的牺牲,哪里会有如今的我们?她们是需要被爱的。
我想的不明白,我羡慕三毛有一个那样好的母亲,爱她,选择放手,让她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所以,这次你去撒哈拉,我和你父亲都没有阻止。明知道这是何等崎岖艰苦的道路,但是为了你的志趣和新生活的尝试,我们忍住了眼泪,答应下来。”哎,我的母亲便不是这样,我相信天底下还会有很多固执的母亲,强要用自己的看法来安排子女的生活和命运,以子女的成功来满足自己。
胡适也便不是这样,他只希望自己的儿子成才,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而不必只是对他尽孝道。
即便我们的父母是不完美的,但是她们也爱着我们吧,需要多一点理解和包容了,不应该要求那么多。
《回乡小笺》一篇是作者从沙漠回来之后一点生活的感想。
三毛对生活中的爱是充满感恩的,她一直都在感受来自世界的爱,“每日对着山珍海味,食不下咽,一个吃惯了白薯饼的三毛,对着亲友感情的无数大菜,感动之余,恨不能拿一个大盒子装回北非去,也好在下半年不再开伙。“这个世界是不缺少爱的,学会感受爱,主动接受世界的美好和温暖,远离或者做好准备面对那些必须要面对的不美好,那么生活就会很美好。
三毛有感动,也想抽出时间去回应世界的爱和温暖,然而,她不得不承认人的精力是有限的:“我恨不能将我的时间,分成每一个如稿纸似的小格子,像写稿一样,在每一格里填上一个朋友的名字、时间、和见面的地点。在我,写两三千字是易,而要分别见到那么多朋友,却是力不从心的憾事啊!“,所以一寸光阴一寸金呀,作为普通人,自不能有三毛一样的幸福,但是我们也有和三毛同等的时间去做自己认为有意义的事,好好的思考什么有意义吧。
“也许有时候我会沉寂一阵,不再出稿,请不要以为我是懒散了,更不要以为三毛已经鸿飞无痕,不计东西。如果我突然停顿了,那只表示我在培养自己、沉淀自己;在告诉自己:写,是重要,而有时搁笔不写,却是更重要。”三毛的散文都几乎取于生活了,但是三毛也在强调要输入啊,三毛感谢来自身边的爱,那些朋友们和读者们的鼓励,那些来自父母的无微不至的关怀,还有来自上帝的爱,三毛的生活中充满爱,她真的很幸福啊!
“因为上帝恒久不变的大爱,我就能学习着去爱每一个人,每一个世上的一草一木一沙。”从这句话中可以看出三毛是信仰上帝的,宗教能给人一种归属感和安全感,尽管我接触了马克思,再也无法理解宗教,但是我能够理解来自上帝的庇护和关怀,那也是一种大爱。
为什么海子和三毛一样,都是不缺少爱的,都是才华横溢的,但是他们都选择了离开这个世界?我不知道,可能他们选择去追寻更重要的了吧,像是三毛,即使现实在怎么样不如理想中的样子,从她的字里行间也可以看出她是可以感受到爱的,她的生活是幸福的,真是想不明白。
所谓第三篇《沙漠中的饭店》,其实是三毛和荷西结婚后在一起学习做饭的有趣的事,那也是有在认真的生活,将平凡的食材用不平凡的方式呈现,中间是妙趣横生的。三毛提到结婚的条件最重要的是荷西必须尊重她的性格的独立和自由,荷西也是满口答应了,的确,一个人失掉了自己的个性,还剩下些什么呢?
三毛的文字轻灵而自然,没有太多工笔雕琢,当然也绝不是流水账可以比的,背后想必是身后的文学积淀在支撑着,譬如这一段:“自在一旁看那第一千遍《水浒传》。他躺在床上,手里拿个瓶子,左看右看,我一抬头,哗,不得了,"所罗门王宝藏"被他发现了。”所以不要只是羡慕别人的文字,也不要只是看见别人面上的光彩,往往别人背后的努力你是看不到的。就像是那些成功的人,要不是他们说出来,你便只会知道:比尔盖茨好厉害,开创了微软;拿破仑好牛*,征服了欧洲;吴京太强了,上映的电影全部高票房……
如果他们不说,你可能永远不会知道,比尔盖茨年轻时曾经有一万个小时,无数个日夜泡在电脑房里;拿破仑勤奋好学,他读过很多很多书,他也有失败过,只是在失败中再次奋起;吴京为了拍电影,作出了很多难以想象的牺牲。
有句俗语“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看似那些静好的生活,谁知道使用多少努力换来的,而有时只顾上羡慕别人,不去细细探讨别人为何能够看起来那么轻松。有很多努力都是隐性的,我们无法察觉,但是正是那些努力慢慢的拉开了人与人的差距。
好像是离题万里了,不过也总算没有太离谱,是关于三毛和她的爱人荷西幸福生活的一些思考。我们也要走出舒适区,把奋斗当成是习惯,纵然是成为不了“人上人”,那些用尽全力的对于生活的改变的积极有效的努力也总算不会落空。就是要坚持吧,让感受爱、保持优秀、学习思考、精致生活成为一种习惯。
有很多人正在用你觉得忍受不了的方式努力着,他们够自律,天道酬勤难道是一种空话吗?可惜有些人不能坚持,不能一如既往,永不放弃的追逐改变,却要说努力没有用,譬如日语,倘若只是用了一个下午,或者只是花了十几天,每天很勤奋的去学,然后觉得难便放弃掉了,然后又在说努力没有用,懊恼自己的时间被浪费掉了,这不是荒唐的吗?
要么干脆的就不去做,要么就要善始善终,努力追逐完美,不管有多难,遭遇多少失败都不放弃,这不才是应该对待人生应该有的态度吗?
第四章是结婚记,当然谈的婚姻比较多。
“荷西有一个很大的优点,任何三毛所做的事情,在别人看来也许是疯狂的行为,在他看来却是理所当然的。所以跟他在一起也是很愉快的事。”我也常常会想,我想要一个什么样的女朋友,能够彼此了解对方,能够彼此支持,情趣相投,做的事情双方都能理解和认同,这无疑是最高的追求呢,之于相貌什么的,实在是无关紧要。
然而这样的要求似乎很高呀,三毛可以遇到荷西,徐志摩遇不到自己的良人啊,作为普通人,只然不应当要求找一个伴侣,对方对自己所做的事情全部认同,比如旅行时想沿着小溪一直走,可能要走一下午,对方可能就不大乐意,不要说是伴侣,即使是要好的朋友,也会出现这样那样的分歧,总是不能全部如了自己的愿的,所以,好多时候,真正有价值的,需要花时间去做的事情,往往是孤独的,因为知音难觅。由此也显出了志同道合的要紧。
三毛的婚礼是极为简单的,但是荷西也做了周翔的准备,比如努力赚钱、学习拍照,做笔记学风俗,学拉丁语,坚持陪伴三毛一起去沙漠。是的,生活可不能仅仅是诗和远方,还有一堆的苟且。
想想三毛也是通过自己的兴趣认识了很多人,有了很多很多的朋友,还要去远方去经历,体验更多,我们也可以那么做,多接触一点相同兴趣的人,参加类似的活动和项目,即使没有奖励也能有所收获,在那里我们认识了很多朋友,不是吗?所以交友好像不是需要很努力的,但是需要主动一点,勇敢一点,不是寄希望与未来,而是从现在开始做起吧。
第五章是《悬壶济世》,讲的是三毛在沙漠里帮助女人们看病,那里的人们观念落后,思想陈腐,尤其是只有男医生,三毛说:“因为医生是男的,所以这些终日藏在面纱下的妇女情愿病死也不能给男医生看的。”三毛自己经常生病,就经常备着药,自己就成了半个医生,于是去帮那些女人们。
昨天晚上整理书的时候发现一本家庭生活百科,很厚,我记得小学的时候我就有时候翻来看看,上大学干脆带到了大学。
生活常识是非常重要的,在这一篇中,沙漠的女人们的思维受困于一定的环境中,他们缺乏常识,又心怀偏见,需要有人带领他们作出改变,三毛便是这样的人,她让一个孕妇和她的家人见识到了外面医院设施的发达,她救了一个人的命,仅仅是营养不良,却几乎殒命沙漠的女孩,她因为热心帮助那些沙漠中的人们,因为像三毛一样充满善意的外来者是稀罕的,当地人自然选择了信任和托付。没有经验的人决然想不到要用黄豆治疖子。三毛在帮助他们的过程之中也收获了很多。
所以积极的以友善的态度去和这个世界联结,纵然这个世界天然存在很多的不美好,但是不去主动交流和交换价值,那么就会永远停留在自己的思维中,书籍固然是美好的,然后一切都要回到改变世界的实践中去,你可以不去努力,但是必须有开放的心态,而不是自我封闭。
一切都是有用的,那些你所经历的,比如三毛自己有很多药物学的常识,能帮助他人,有了那段“悬壶济世”的有意义的经历,写出了那篇文章,比如我同学年幼经常参加酒局,如今在社交方面如鱼得水,比如我有读书写作记笔记的阅历,最后也是读书将我从抑郁的泥淖中拽出来。
那些生活的常识和基本技能,可能是琐碎而枯燥的,可能到用的时候搜一搜百度就出来了,但是有时候,你不懂就是要命的,比如我听过一个故事,一个诗人和一个船夫在一条船上,诗人觉得自己高人一等,于是说渔夫不懂哲学和诗歌,简直人生都要没有意义了,最后船翻了,诗人的哲学和诗歌终究没能救了他,他现在失掉了整个的生命。
所以我认为那些生活的常识和技能,那些人情应酬,那些运动和游戏,看似没有什么用,也很难用来赚钱,但是确是和世间的诗歌哲学等知识同等重要的,两者没有高下之分。
第六章是《娃娃新娘》,三毛所在的沙漠地区有风俗,女孩子很小就要嫁人,姑卡就是十岁出嫁,三毛无法接受当地的一些风俗,比如出嫁是要打,拼命反抗才好,文化的冲突显现出来,然后三毛虽然没有办法认同,却也只能接受。后一个故事是《荒山之夜》,讲述了荷西和三毛一起去迷宫山找化石,然后遇到险情,荷西陷落在沼泽里,三毛在试图救出荷西时,也遇到了歹徒,最后还是凭着智慧救出了荷西。
自然的力量是强大的,人在自然面前是弱小的,同样,作为一个人,也必须顺应一定的大环境,只有适应,才能生存,“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只有最适合的才可以生存的更好,智慧的人应该学会变通,一成不变再强的人也会走向灭亡,比如恐龙等等,自然已经给了我们太多的范例了。
固然,沙漠地区幼女出嫁的习俗人人看了都会义愤填膺,然而在大环境中,人们习以为常了,就像是农村的彩礼和闹婚,没有人会觉得奇怪。那个要花很多很多时间去改变,也要借助强有力的外部力量,然而三毛只是一个来经历生活的人,她是没有能力改变的,她唯有尊重。
然后在迷宫山荷西深陷沼泽,三毛求助于附近的人,很自然的就碰到了歹徒,你肯定不能指望这个世界都是好人,那种想法会带来毁灭,关键时刻还是要依靠自己,靠理性的判断和及时的行动,三毛成功的把荷西救了出来。
其实悲剧是很容易发生的,但是为什么荷西和三毛最终脱险呢?我想是对于彼此的信任,荷西相信三毛会想尽一切办法去救他,所以在冰水里一直坚持着,三毛也确信荷西爱着自己,为了那份爱她全力以赴,甚至想过自己葬身当场。
理性和智慧让他们最终脱险,所以要尊重和信任,尊重规律,尊重环境,尊重别人的努力,也尊重自己心底的声音,要相信真情,相信美好,相信未来。
好了,今天先写到这里,读到这里,明天继续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