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怎样利用“阅读期待”提高阅读质量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11-26 14:03
我来回答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1 21:11
一、强化“期待心理” 从阅读功能看,阅读是搜集、筛选、发现信息的过程;从阅读心理看,阅读是期待产生,期待实现,同时又产生新的期待这样一个不断推进的心理矛盾运动过程。在学生拥有主体地位的阅读活动中,学生从接受到文本的第一个信息(比如见到标题)时,他的阅读思维活动就自动开启了。他要对这个信息进行询问、猜测,产生期待。正是这种询问、猜测、期待,成为阅读活动得以自主、自由进行的内驱力。
1、设置阅读悬念。
在教学中,我们可以看到这样的现象,学生预习课文比精读课文更有兴趣,课外阅读比上语文课有兴趣,看画面比看课外书有兴趣。“阅读期待”的心理取向是重要原因。因为现在的课外读物很多是快餐式的,卡通式的,形象性强,情节性强,文字浅显,很容易使学生获得阅读的愉悦。
2、培养预测能力
在阅读之前学生应该有一个阅读预测的过程。比如看到课题《南京长江大桥》就猜测文章主要向我们介绍这座大桥的吧;看到《我的伯父鲁迅先生》就猜测文章可能就是介绍与鲁迅有关的事,介绍他是怎么一个人等等。图式理论认为阅读预测有两种可能:一种是果如所料,于是他的认知能力就得到强化,认知结构就得到进一步巩固(即同化);一种是不如所料,阅读对象在预测中没有出现过,于是他必须“回视”,必须检查自己的预测思路,对自己的预测进行修正,对自己的认知结构进行必要的调整和补充(即顺应)。阅读预测的过程实际上就是这样一个同化和顺应的信息加工过程。学生对文章的预测能力不仅有助于加强对文章的理解,而且也是阅读能力一个重要的标志。预测能力越强,就理解得越好,阅读效率就越高。
二、调整“期待要求” 对同一年级的学生而言,虽然学过的课程一样,但由于经历上的差别、家庭文化背景的不同,更由于个体的心理差异,因此所体现出来的“阅读期待”也是千差万别的。如有的侧重于情节的发展;有的对阅读的方方面面都有兴趣;有的则仅仅是猎奇,关注是否能获得新奇的信息。学生生活在一个不断变化的环境中,其大脑图式也是不断变更与重组的,表现在阅读上,其心理期待也是不断变化着的。原来不喜欢诗歌的学生,可能因为*读了几首诗词而对它产生了兴趣;对散文不感兴趣的学生可能因为星期天不经意看到的电视散文而着了迷。学生喜欢情节,喜欢形象,预习了课文,他们就知道了课文大概情节,“阅读期待”得到了满足,这时,老师如果不能及时调整学生的阅读期待,学生对进一步的学习就会失去兴趣。 教学实践说明,如果学生的“期待要求”超越了教学内容的水平,即教学内容不能满足学生的期待要求,学生对阅读就会失去兴趣,如果“期待要求”远低于教学内容,即教学内容要求过高,学生也会无法接受,阅读就会遭到冷遇。课堂上出现上述两种情况,学生就会分心,课堂上就会出现*动。学生和教学内容之间要构成一种协调的张力平衡,即“期待要求”与教学内容两者水平相当,才能相互沟通,发挥“阅读期待”的作用。
1、文本呈现方式常变。
如虞大明老师在进行《一束白色的栀子花》一课教学时,他只把文章的前半部分呈现给学生,即小女孩收到有人匿名送来的一束芳香沁人是白色栀子花,她每天都在揣想送花人是谁,而妈妈又为她的揣测推波助澜,也许是你曾经帮助过的谁、谁、谁?学生通过前半部分的阅读,感悟到小女孩的付出与收获。文章读到这儿,学生包括旁边的听课老师都产生了强烈的阅读期待:到底是谁在小姑娘每年生日那天送给她一束白色的栀子花呢?音乐声中,呈现了文章的结尾:小女孩就在这栀子花中想象,在栀子花中成长,一直到22岁,这一年妈妈不幸去世了,栀子花也在这一年的生日缺席了„„学生静静地阅读文字,在似乎凝固的空气里,有思考的花朵在绽放。学生又产生了新的期待要求,“既然是她妈妈,为什么还要帮她的揣想推波助澜呢?为什么这么做呢?经过讨论,大家都明白了妈妈用这种方法,教育自己的孩子时时刻刻关心别人,帮助别人,那样就会收获幸福。这样做是因为这是一位母亲,一位智慧的母亲。整一堂课,在一次次的阅读期待——期待满足,新的阅读要求——新的阅读期待——期待满足,产生新的要求——这样的阅读过程中,读者的心也接受了一次次的洗礼。 课堂上的文本不一次呈现给学生,而后随着情节发展呈现出来,刺激其阅读、探究的*。这样做的前提是学生从来没有接触过文本。文本的一次次呈现促使学生保持较强的“阅读期待”,教师根据阅读期待的变化,随时调整学生的期待要求,使他们在期待满足后又产生新的阅读期待。课堂中孩子们思维活跃,火花灵动,阅读的欢乐在流淌,真正实现“读书就是借助他人的思想,开发自己的思想。”
2、教学程序常换。
如果学生已经习惯了固定老师的固定教学模式,那么他们在课堂中就不会再存在好奇心理,对文本也就不发生兴趣。相反, “教学程序”、“教学方法”的陌生化,会使学生不断产生一种新的期待心理。在“阅读期待”中,满足好奇心是其中的一个重要心理取向。因此,在教学中,都应该做到常中有变,以满足学生的好奇心。如在进行《天才出自勤奋》一课的教学时,因学生已经预习了课文,所以我从孩子们积累过的名言引入,让学生找出了文中的哪几句话可以作为激励大家的名言。这样一来,寻找到孩子们新的刺激点,充分调动了他们阅读的兴趣。如有些说明类的文章,可以当作一篇阅读材料直接给出习题进行自测,然后讲解阅读方法。此外,视觉、心理等的愉悦感也能促使学生产生新的阅读期待。如一些措辞精美的文本,配上音乐后,更能吸引学生,使学生在了解文本的基础上能进一步去“赏”,从而在思想上达到和文本的共鸣。一首学生在课外烂熟于心的古诗,在课堂中如能利用课件衬托上一些背景图画,也能促使学生进一步去研读、吟诵,从而产生更深刻的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