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渗透STS教育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11-26 23:42
我来回答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2 23:15
义务教育物理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注意借鉴国际科学教育的理论和实践,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物理课程;注意将科学技术的成就引入物理课程,注重学科之间的渗透、人文精神与自然科学的交融,以使学生获得对自然界更加本质的认识,逐渐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因此,在物理教学中有意识地渗透STS教育,是提高学生科学素养,促进学生发展的重要途径。
1 物理学科渗透STS教育的意义
1.1是学校教育与科学发展、技术革新紧密结合的需要
在物理教学中实施STS教育,将物理知识与STS教育有机结合起来,突出科学与技术的社会价值,突出实验、实践及其应用,不仅可使学生掌握物理知识,更重要的是使学生能懂得这些知识的实用价值和社会价值。
1.2为了巩固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提高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是物理教学的根本任务。物理学习与其它学科学习 是同步的,课堂教学中,必须加强STS知识的联系,拟出一些综合性的题目让学生反复思考,比单纯的几道课后练习更易被学生接受,同时通过学科间的渗透,不仅弥补了课堂知识的不足,而且丰富了学生的视野,拓宽了知识面,从而培养学生比较全面的思维能力,有助于巩固学生的物理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2 物理学科渗透STS教育的方法
2.1在课堂教学中,将物理知识与STS知识有机结合。
课堂教学是各科教学的主渠道。课堂教学,可使学生全面掌握学科的知识和技能;丰富课堂教学,可将物理概念,物理规律,物理原理进行全面的阐述。但是,由于物理概念的抽象性,学生不能仅局限在这样单纯的讲解之中,也无法按照预期的目标达到理解和巩固的目的,因此,结合STS知识的渗透教学,既能使学生全面掌握物理概念,又能培养学生对物理学习的兴趣,拓宽学生的视野,教学效果显著。如讲“比热容”时,结合本地区与其它地区气候不同特征,找出主要原因是什么?讲“分子动理论”时,让学生知道与化学反应中的吸热或放热现象;讲“密度”时知道化学中的有关浓度与溶解度的计算方法;讲“机械效率”时知道做任何事情都要讲效率等。
2.2在实验教学中进行STS渗透。
实验是理论的源泉,科学的根本。物理学是以实验为主的一门学科,对实验的设计、实验的操作、实验条件的控制、实验结果的处理、实验中出现的异常现象等不是通过实验做出来的,而是教师帮助学生归纳、整理出来的,但是这些环节在实际操作中,学生感到枯燥无味,杂乱无章。为了摆脱学生的困惑和枯燥,教师在实验教学中必须抓住有利时机,让物理实验与其它学科进行有机渗透,如在“观察水的沸腾”的实验时,实验完毕时先将酒精灯移走还是将仪器拆下?为什么要这样做?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激发学生追求科学、追求真理的*。如在实验失败时,教师应给予信心,鼓励学生应该以牛顿、爱迪生、安培、欧姆等物理学家一样,坚持不懈,永不言败的实验拼搏精神。学生在电学实验时,连接电路前要注意将开关断开,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置于阻值最大处,这些方面的教育,既是物理实验的正确操技能教育,更是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和人文主义教育的渗透,也是新课程标准的教学要求。
2.3在物理专题讲座中进行STS渗透。
要发挥学生的特长,开展多种形式的物理专题讲座,对学生进行物理学史、科学技术成就、个人前途等教育,学生通过参与丰富生动的讲座活动,吸取课堂无法得到的知识,充分调动学习的积极性,大面积提高学生的成绩。例如我所组织的“嫦娥一号”的发射、“神舟十号”载人飞船的发射等科学专题讲座,收到较好效果,让学生参观图片展览,告诉学生有关物理知识的具体应用,了解我国航天科技的高速发展和辉煌成就,讲座教给学生各类知识,有关卫星的各类知识,从而激发学习物理的兴趣,树立肩负重任的使命感和掌握科学文化知识的紧迫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