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11-25 04:38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08 19:06
文/薇芥子
《瓦尔登湖》是美国作家梭罗的散文集,记录了他用两年多的时间,在瓦尔登湖畔独居的生活和感悟。
他建造木屋,一个人居住,每件事都做得很慢,却很享受这个过程。他从喧嚣的城市,来到静谧的瓦尔登湖畔,却不仅仅是要寻求一份宁静。
湖水的清澈透明,山林的茂密青翠,动物的灵动天性,都是他观察和思考的对象。人类生活所需要的,或许只不过是一餐一宿,其他的物质,都有另一个名字,叫做*。
梭罗遇到一个爱尔兰人,一家人生活在简陋的木屋中,梭罗用他的观念,想要影响这对夫妻,将他们从贫困的生活中拯救出来,他失败了。
爱尔兰人是个农夫,他每天穿上厚重的衣服鞋子,去田里劳作,以换取需要的物品,包括茶,咖啡,奶油,牛奶,鲜肉等等。他的劳动环境艰苦,衣服鞋子耗费较快,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他的收入减去支出,勉强维持,让他们生活越来越困苦。
但是,他们却没有意识到这是贫穷的根源,而是继续在这循环中往复,日复一日,年复一年。
唯一可以跳出循环的方法,就是放下那些本来不需要的物质,回归这个世界本来的模样,就像梭罗的生活一样,他用一两个小时,赚到了一个星期的生活费,或者两天的食物。因为他的需求不多,所以,不需要特殊的衣服鞋子作为必备支出,也不需要付出过多体力,那也是需要更多食物来补充的。
于是,梭罗的生活,就像爱尔兰人夫妻看到的那样,衣着干净,无忧无虑,幸福的生活大约就是这个模样吧。
但是,他们却无法做到。农夫没有种田,跟着梭罗去钓鱼,却只钓到一条,而梭罗早已钓到一串。
农夫不肯改变原有的生活观念,只是按照习惯来做新的事情,结果自然难有太大改变。这也许就是他们陷在贫困中无法自拔的主要原因。
很多人以为,梭罗描述这个故事,是为了告诉人们,他的生活理念就是极简生活,让*减少,把需求精简,就能过上简单的幸福生活。
但是,梭罗的本意,并非如此。他曾在书中提到,一个人如何看待自己,才是决定或者反映他的命运的关键。
梭罗在整本书中,描述了很多他的行为和思考,细致到周围的环境和自身心理变化,都娓娓道来,让人仿佛化身为他,以他的视角,经历一切。但是他的目的,却并不是让读到这本书的人们,接受他的思想和选择。
梭罗对生活进行一系列的思考,以及用自己的方式,去实践和改变,以找到适合自己的生活理念,过出有梭罗印记的独一无二的小日子。
他的这本书,其实是告诉我们,他思考和实践的所有细节,以及结果。目的是让每个人,都可以用自己的方式,去思考和改变,以寻找属于自己的印记,找到属于自己的幸福。
中国人有句古话,尽信书不如无书。这不仅仅是说人们不要全盘接受书中内容,另一层含义,是不要只看到文字本身的意思,而是要多思考书中未尽之意,也许那才是精髓。
很多人在读书时,喜欢有确定答案的书,遇到难题,拿过来就可以用。但是,那些书多半有个名字,叫做工具书,但是即便是最好的工具书,其中的方法,也会对有些人有用,而对另一些人没用。
如果读《瓦尔登湖》,也将视线停留在场景和事件本身,就误会了作者的本意。
有人说,不认同梭罗独居的想法,人是群居的动物,需要与其他人一起生活。也有人说,梭罗的瓦尔登湖,诠释的是一种孤独。
在我看来,《瓦尔登湖》向人们展开了一个深邃又迤逦的心灵之旅,无论是孤独,安静,还是*的精简,都不过是表象,梭罗真正想告诉我们的是,每个人都独一无二,每个人的幸福生活也千差万别,但是寻找自己的道路却有很多共同之处。
梭罗曾说过,热爱你的生活,不管它有多么贫穷,即使在贫民窟中,你也会有一些愉快、惊喜和辉煌的时光。
这是一本有灵魂的书,读它,就像与一位智者对话,如果你能静下心来,通读全书,也许会发现更好的自己,就在不远处等着你。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