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11-24 22:22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03 08:20
流动性是与教育变异有点关系的,也就是说人受环境的影响,人造环境,环境造人的循环转化,就像一个灾难,一个战争等都是大规模的人员迁徙,他们长期在外地,学习吸收了很多外地口语,方言有些淡忘,更多的是没有学精学透。有的人就把老方言带到一新环境,影响了新环境的语言体系。而有的人就把外地方言带回了老家。所以增加了方言口语的随人流动性。
普通话语言转化为本地本土口音,许多都是音异。但又不是原本的普通话。方言在历史时空中的转化,以区域中心向四周渗透相互作用,并离中心越远越缺乏语言标准的凝聚力。
时间性。空间性。区域性。相互渗透。相互转化。语音变异。教育语音变异。新生变异。流动性。迁徙性。人为取谛。人为取代。强迫历史变革。人为创新取代。普通话。外语引用变异。有知未知之间的复制。
跟很多方言一样,因为大力推普的结果,玉山话的生存空间受到排挤,很多人也许没在意,比如,现在的小孩子,很多已不会说玉山话了,大多数只听得懂不会说,即使他们父母相互之间说地方话,但是跟小孩子仍然用普通话,这是有很大弊端的,抛开玉山话的传承的大层面不说,现实角度讲这对于小孩子的成长也不一定有好处:因为我们知道,很多家长虽然跟小孩子讲普通话,但是实际上他们的普通话水平有限,进而产生带有浓重“乡音”的“玉山搭普通“。
其实,站在高层面上讲,普通话不是一种方言,普通话是以北方方言为基础人为创造出来的,北京人也不会说他们的方言是普通话,我们完全可以把普通话当成是英语一样,是方便不同方言的人交流的工具,普通话跟方言可以很好的共存,我们这一代就是很好的例子,我们会讲方言,也会用普通话流利地表达自己想法,当然,我们这一代人在方言传承上已有不足。
一个地方的方言保留着这个地方的文化,艺术。玉山的地方戏曲,民谚,歌谣等等都以玉山话为载体,在如今这个城市建设趋于单一的社会,或许以后分辨哪里是玉山就靠方言了。方言是我们地方特色最大的名片。不管是哪个地方的人,都要好好传承,好好保护地方方言,当我们有了下一代,我们要先教他们地方话,如果放任小孩子只会说普通话,那么几代之后恐怕绝大多数方言就消失了,更别提玉山话这种小范围的方言。普通话要学好,家乡话更要学好。我们谁也不愿意看到自己的家乡话逐渐消失,等到有一天发现会说家乡话的只有寥寥几个老人的时候,为时已晚 。
无母语,弗家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