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11-25 02:46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08 14:56
刚毕业的时候我被分配在胸外科轮转,那一年有一个年轻的患者令我永生难忘,在那一年他失去了宝贵的生命,他的名字我至今仍记得,他叫杨XX……这个患者年龄不大,当时读高三,在我们当地最好的学校前三名,喜爱运动,某一天他在打篮球的时候突发胸闷、胸疼以及呼吸困难,赶紧被送到了我们当地的一家医院,检查后发现一侧胸腔大量瘀血,考虑“ 凝固性血胸 ”,因为孩子状态特别不好,考虑胸主动脉瘤破裂,家里联系到了我们科室,我是孩子的主管医师。
住院后我们科主任和上级医师特别重视这个孩子,大家共同的意见都考虑是可怕的 动脉瘤破裂 , 这种疾病在当时死亡率99%,可以说是九死一生的重大疾病, 当时的意见是转上级医院治疗,但是这个孩子状态特别的差,大量的出血凝固在了孩子的胸腔里,导致孩子的呼吸不畅,血氧饱和度吸着氧也仅仅能达到80%左右,而正常值应该在95%以上,即使从其他医院到我们医院来的途中已经非常凶险了,更何况去上级医院将近八个小时的车程呢……
鉴于这个孩子状态特别凶险,记得当时全科讨论了好久,最后还是先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吸氧、输血、抗感染以及其他对症治疗,暂时不能动孩子的胸腔,因为破裂的动脉瘤瞬间大量的出血虽然导致了孩子胸腔内的大出血,但是由于 出血量大且迅速,血块凝固以后相当于将破裂的大动脉裂口压住了 ,反而能保护孩子一段时间。在住院保守的前两天给予孩子补充血容量以后,孩子的状态有些好转,但是血氧始终上不来,作为他的主管医师,这个孩子病情太重了,我一直不敢回家,始终在医院观察着孩子的生命体征变化,和家属沟通病情,和孩子聊天缓解他的压力,他谈到了很多,比如想上的大学、喜欢的朋友、喜爱的球星和未来的规划……
在第三天傍晚的时候孩子的状态突然有了明显的恶化, 血氧只能维持在60% ,人也开始变得淡漠,这说明他的内部出血很可能变大了,动脉瘤破裂范围有了明显的加大 ,患者出现了休克 ,当时因为有这个病情特殊的孩子,我们科主任和上级医师也没有回家,我赶紧联系了他们一起看患者, 家人看着我们凝重的表情其实心理也明白孩子到了最危险的时刻 ,如果不解决孩子胸腔内大量的积血压迫的问题,孩子随时有呼吸功能障碍死亡的风险……然而如果给孩子采取手术解决胸腔内出血的问题,有极大可能破裂的动脉瘤会因失去出血带来的压力导致大面积撕裂,一样有死亡风险,有时候患者的病情就是这样两难,到了危重的时候,无论怎么做都面临巨大的风险,尤其是胸主动脉瘤破裂这样的重大疾病,很多患者甚至连抢救的机会都没有,直接在破裂的一瞬间就失去了宝贵的生命……
于是主任、上级医师和我三个人和家人做了非常严肃等我沟通, “无论手术与否,孩子机会都很渺茫……”, 当我们告知家长病情的时候,其实家长和亲属们已经有了心理准备,他们决定搏一下。这个手术主要的目的其实就是将患者的胸腔内放置一根引流管,将压迫患者肺脏的血液引出来,叫“胸腔闭式引流术”。
当时我们主任亲自给孩子做的手术,随着胸腔内积血的引出,孩子的血氧恢复了,人的状态也好了许多,做完手术又开始和我聊天了。当时别提我们医生和家长有多高兴了,大家都看到了希望,当天主任和上级医师一直在病房待到了后半夜,好几个小时过去了,孩子的血氧、血压以及心率都越来越好,胸腔闭式引流的瓶子里也没有多少血液引出来了,他吃了一点东西以后人也睡着了,大家决定观察一晚上如果孩子病情稳定就可以早上联系救护车去上级医院进行大手术治疗了。
我记得是后半夜一点左右,主任和上级医师再次看了一眼病人以后才准备回家休息,连续几天的工作,我也到了极度疲劳的状态,送走上级医师以后又去看了一眼孩子的监护,一点儿问题都没有,我也决定回值班室休息一会儿,实在是太累了……
然而事情就在回到值班室刚刚换上衣服准备休息一会儿的时候发生了……
当时我在值班室听见了一声尖叫,之后就是“ 大夫!大夫!大夫 !”哭喊声,我心说:“ 不好,动脉瘤破了! ”,我赶紧摔开值班室的门,冲到了病房,当时的一幕令我终生难忘……
孩子已经失去了呼吸,他的胸腔闭式引流瓶里面已经是满满的鲜血,说明从我到病房不到十几秒的时间里,胸主动脉瘤破裂以后巨大的压力已经将孩子的大量血液瞬间挤压到了胸瓶里……其实我知道,在那一瞬间,孩子就已经没了………
然而我不相信,我立刻夹闭了胸管,心脏按压,告诉*立刻加大输液量、升压药、加压输血、心脏三联针注射……持续按压,我甚至能感觉到我压断了孩子的肋骨,几乎每次按压我都希望能有奇迹发生,这个活泼的男孩儿能回到这个世界来……
我记得最后是我的师傅、我的上级医师拉开我回到办公室的,再往后的事情就不记得了,毕竟已经是将近二十年前的事情了……这二十年可以忘记很多事情,但是这个孩子我却终生难忘……
因为他是在我管理的重患当中死亡的第一位患者……正是他教会我医学是一门缺憾的学科,在医疗实践过程中,总有我们*为力的时候……
还好这种疾病,随着二十年的医学进步,血管外科医生已经可以通过介入治疗的办法抢救,很多患者因为技术的进步获得了新生。
希望那个叫杨XX的孩子在天堂一样阳光、开朗、活泼,不再受疾病的困扰……
今天周末,整理电脑,意外中看到了这张照片,这是我年轻当住院医生时候照的。这张照片勾起了我痛苦的回忆,人世间的苦啊,当你见识了,也就敬畏了。
这张照片拍照与2008年,照片里是一个16岁的男孩,他的爸爸六十多岁了,他的妈妈是父亲在偏远地区买来的,生下他之后就跑了。男孩12岁就来北京打工,受尽欺凌,可以说他比岳云鹏的经历苦多了。
这张照片是他躺在病床上,我给他照的,那个管子是心包穿刺留下的引流管。就在住院前两周,他在打工的饭店扛面粉,因为不小心下雨把饭店购买的面粉弄湿,被饭店老板痛骂一顿。孩子委屈难受,再加上淋雨,就感冒了。感冒后因为他没钱医治,最后发展成心肌炎,心包积液。
当时,因为我特别同情这个孩子的经历,每天除了给他省着各种治疗费用,还负责给他买一顿中午饭,晚上给他年迈的父亲租一个睡觉的小垫子。这对于年轻清贫的我,算是尽了最大努力。
后来孩子病情得到控制,但是形成了狭窄性心包炎,建议到心脏外科治疗,手术剥离心包,但是因为他的家里太穷就出院了。
出院后他没有找我复诊过,我也再也没有见过他。但是,一想起来他,我还是一直觉得很心痛。
30岁左右,老师,漂亮女人。夫贸易工作,境优。
足大拇趾黑痣,门诊手术切除。
术后5天,病理:黑色素瘤。赶紧电话通知住院,扩大切除。全身检查,无转移。
术后再赴南京上海多家医院,生物治疗。
3个月后,肺部转移。其父,小学校长,跪在我面前,痛哭哀求。慌忙扶起,竟陪数滴眼泪。
转瞬10余年,有梗在喉,常哀之。医生*啊!
三十多年前,我刚刚到妇科实习,一日一个50多岁妇女行子宫切除术,带教老师让我做助手,平生第一次进入手术室,闻到麻醉掺杂消毒剂的空气,内心忐忑不安,记忆中,躺在手术床是一大胖子患者,主刀老师一刀切开,患者腹部脂肪哗的印入眼帘,就如同老母鸡*的油脂,内心立刻翻山倒海,强忍着坚持手术到底,中午我到食堂吃饭,吃了几口就没了食欲,人生从医经历就是一个从不适应到适应,从不平凡到平凡的生活历程,此事终生最难忘。
那时候我在妇产科工作,遇到过最难忘的一位孕妇,因为她经历非常特殊 ,希望大家耐心看完:
这是位双胎孕妇,人安稳、清秀 ,两个月前曾因轻度妊高征来我们科住院治疗,那时是位满脸带笑的幸福准妈妈。依稀记得她容貌与其丈夫颇有相似之处,回头跟同事说起,大家还说过这是“夫妻相”之类的话。那丈夫对妻子伺候的很周到,5天后病情好转就自动出院了,因为每天入院、出院的产妇太多,她留给我的印象大致如此。
此次提前入院是因为预产期临近,因为是双胎平时血压也高,就主动提出做了剖宫产手术,但奇怪地是迟迟不见他丈夫的身影,陪伴她的只是姐妹、姑嫂,手术很顺利地娩出两个小小的女婴,很可爱但非常瘦弱,平均体重也就2000克左右,因为低体重儿转到了新生儿病房,手术前要求家属签字,她反复问家人丈夫为什么还不来?她们一致回答说去外地紧急施工了,估计一周才能回来。
但过后她的姐姐泪眼婆娑地悄悄告诉我们,其实在入院前一天下午,他的丈夫在施工现场出了事故当场去世了,没有人敢告诉她事实,怕这致命的打击会彻底毁了她和未出生的孩子,所以打算暂时隐瞒事实。
我们听了很震惊,也很同情这个不幸的女人,于是大家配合默契共同来保守这个秘密。
毕竟同是女人,每次去病房看到她术后虚弱、无助的样子就很难过,尤其听到她的姐妹用善意的谎言哄她开心,几乎让人不忍心再听下去,但她偏偏喜欢提到他丈夫如何如何,频频提及他的小名且满脸期待,似乎用整身心在期待亲人的回归。但命运对她是如此残酷而无情,她天天等夜夜盼的那个人却永远也不会再回来了。
每个人都对她倾注了诸多关心和帮助,这是唯一能尽的微薄之力。小心翼翼掩饰着难过和同情,看她慢慢康复。不知道善意的谎言背后隐藏了多少眼泪,更无法预测知道*该是怎样的局面。在疑惑和满足中,她顺利地康复。
就在那天她出院了,看她慢慢走出病房回头向我们微笑着道别,我感到心被揪地生痛。下班回家路过小区幼儿园滑梯旁,看见有孩子在父亲的看护下欢快地滑下,伴着开心地笑声,我忍不住想起了她,想起了生下来就失去了父爱的两个孩子,心情变地异常压抑。
走进客厅看到电视正播放电视剧,男女主人公因鸡毛蒜皮地小事正吵地不可开交,续而像一对斗败地公鸡吵嚷着离婚。
我关了电视。我想现代人为什么不知道珍惜身边的幸福。无谓地争吵又有什么意义?就像那个女人,如果爱人不在了,吵架对她会不会也是一种幸福的回忆?如果知道*该是怎样地伤心欲绝?不知道这个不幸的女人、该如何面对没有亲人的日子,她会为嗷嗷待乳的两个孩子而坚强地生存下去吗?
儿子从书房里跑出来:“妈妈为什么哭了?”我慌忙揉着眼睛说眼里进了沙子,然后搂过儿子吻吻他光洁的额头,在心里暗暗祈祷:
希望她能勇敢接受事实并且坚强起来。因为她是两个孩子的母亲,母性的力量是伟大的。这就是生存下去的动力和支撑。
比较生死,其它都是小事。
珍惜生活,珍惜身边的人吧!
当医生期间,最难忘的是我的一位艾滋病病人,人的一生总是千奇百怪,特别是hi自己做了医生以后,每天都只是可以接触到形形色色的人群,可以这么形容,医院就是一个 社会 的万花筒,里面什么人都有,也可以这么说,那张病床能够折射出人性善良,丑恶,更能反映出人与人之间的人情世故,特别是在金钱,亲情,爱情,友情的时候,医院更加的直观。因为人都有自私的一面 。
门诊初识艾滋病患者,记得那一天是我刚坐上门诊的第三个月,敲开我门诊房间的是一位中年男子,高高瘦瘦,脸色苍白,一口浓厚的地方音,语气缓慢,低声的说,医生我最近老是发烧,而且头晕,喉咙也有点疼,是不是我贫血还是感冒了 你帮我看看,
其实作为医生,第一的反应是询问他的基础性疾病,或者最近有哪些不舒服的,还有你从事的职业,他只是说,最近老是感觉很疲劳,而且总是怕冷,自己摸摸头,还是有点低烧的,
这位中年男子语气缓缓地说,我是在外地工地打工的,最近总感觉乏力,提不起精神,所以干脆回来看下病。话语间,我又问,之前身体都不好吗?胃口好不好,他也是一一的回答,都说,一直很好,而且在工地干活,干得去,饭也吃得去,一直体质比较好,说话的同时,我们帮他开了血常规,和其他辅助检查项目。
后来大概过了半个小时候,结果出来。血象不怎么好,贫血严重,而且感染也有, 我建议让他做个骨穿,好全部看个仔细明白,有利于对症治疗,后来经过一些利的检查,血液真的还不好, 同时还有急性淋巴瘤,这可是要命的病,我马上安排说, 你要马上住院,不然会有很大的危险,
住院体检,被查出艾滋病好了,患者也是同意的,那么大家都知道,按照规定,所有入院的病人都是要进行常规的基础性检查什么血压,血脂,肝,等指标性的体检需要全部检查一遍,因为说实在,现在很多感染性的患者太多了比如乙肝等,万一*不小心感染怎么办,其中HIV 抗体也是必查项目,因为如果患者要做化疗,移植等等都是要跟身体血液有关系的,而且接触的频率是非常多的,所以以防万一,我们做了HIV 检查
后来检查结果一下来,吓坏我们整个科室,结果显示,HIV 抗体阳性,作为医护工作者,我们本着负责任的态度,我们有检查了几次,最后我们确定,确实是。
那怎么办,按照规定艾滋病我们是不能接受的,应该要到专门的感染医院去治疗,而后按照正常的流程,我们把该患者信息报备到当地疾控中心。
人间真情,大爱无疆事情已经发生了,我们怎么办当然要尽快叫这个患者转移出院,可是这个患者身患白血病外加贫血和艾滋病,有三样,而且其中两样都是致命的,我们怎么开的了口,说实在那时候才能感受到,生命的弱小,疾病的恐怖。
怎么办,只能我这个主治医生说出口,我还询问了患者,为什么你有艾滋病这个事情,这个中年男子也是想了 很久,后来他说,因为自己是单身,一直没有结婚,而且一直在工地打工,是正常男人生理需求,可是每次都是不怎么采取安全措施,治愈那一次被感染上的,他也不记得了。
后来我说,按照规定,我们是不能住院的,而且艾滋病,你还要到专业的机构去配合治疗,至于你的贫血和淋巴瘤,我们还是一直可以帮你治疗的,请不要见怪,这个也是我们的制度规定,
他说,医生,我什么都不懂,只希望你能救救我,能救就帮我一下,我问他你的家人呢?他说家中还有一个80多岁老母亲,自己没有兄弟姐妹的。后来我们也是没有办法,只能申请,好说歹说,一个星期,而且要住在单独的一个病房给这个患者治疗贫血和淋巴瘤疾病,
其实对于后面的贫血,我们是非常容易,治愈淋巴瘤,经过一段的时间调理,慢慢有点起色,但是时间一到,我们也是没有办法的让他出院了,因为有了这么一段特殊的申请,他也是一个明白人,最后也没有不肯,但是走之前,要了我的电环号码 因为出于医生职责,我也是很乐意地给了。我说你有什么问题,可以直接联系我。
保持联系,与特殊的患者联系说实在回去后,他主动打电话给我,如果有时候不舒服,我也会马上给他开好药方,让他一到医院就可以去药方拿药,另外我也跟他说,你一定要去疾控中心,定期检查,如果严重一定要服用抗病毒药物,艾滋病早期没有什么症状,但是一定要好好保护自己,增强抵抗力,
治愈你的贫血和淋巴瘤,我会定期开药给你,如果你需要检测这几个指标,跟我电话,我开好单子,你过来体检就好,
就这样,我们联系了两年,中间一直相处得非常好,但是很不幸,有一段时间失去了联系,一直等她,但是一直没有回应,因为我也只有他号码,所以电话打过去,可是没人接,到后面直接说是错误号码。
说实在,到现在我也不知道,他到底发生了什么?难忘的是我真的不知道他现在是什么样的状况,?
希望看到,可以联系,一个负责任的医生。
30多年前刚刚参加工作就见习了一个手术:患者 女 28岁 石女,结婚前夕行“*再造术”,术前准备插尿管时发现 不同于以往女性尿道形态,请示外科会诊,外科主任到场后指示 暂缓手术,完善基因检测。最后检测结果为“两性人”,手术取消,患者出院。
我妈是口腔科医生。她有一年接诊过一位舌癌病人。四十多岁的车间工人,两个孩子的父亲。自从做了两次手术后,说话基本就说不了了,但他依然努力地说。他怕孩子们来看他,知道自己爸爸变哑巴了会失落。他当时已经是晚期了,病情很危重但人一直乐观顽强。每天都翻台历本,过一个节庆就画一个 。得病后的秋天,他在中秋节的那页台历纸上这么写了一句话:这是我度过的第二个中秋节了,很有可能赶不上第三个了。我不贪心,只求老天让我陪她和孩子们再过一个春节。瞑目,足矣!
从医三十多年,难忘的病人遇见不少了,最难忘的讲一个吧!
二十年前,一位老*来住院,此前知道老*是因其女儿曾经是本单位搞财务的,工作接触很少,后来随转业的老公去了北方的民航部门工作。
知道老*是“三八式”老干部,这是那个年代对全面抗日战争初期参加*的老同志的称谓。
老*本来离休后长住成都,年事已高多病,在省医院住了一段时间,两个在本地的儿子去照料很不方便,就转来我们医院住院。
入院第二天,早上查房,夏天穿得少,老人半躺着休息,走到床旁,八十岁的老人了,受多种慢性病缠身,精神状态不是很好,和老人聊起病情时,就看见老人右小腿前面中间很大一块特别明显的伤疤,长的乱七八糟。顺便就问起老人怎么受的伤。
老人是河北省人,1938年参加了晋察冀边区的八路军,那时候也就十七、八岁,39年在一次和日本鬼子的战斗中,被炮弹炸伤了腿,当时小腿骨就断了,被抬下阵地去了离战场不远的野战救护所,是白求恩大夫给做的手术,把小碎骨片剔除,烂肉挖掉,断骨头给接上了,老人说到这儿时有些激动。
事后翻译告诉他,白大夫已经没有手术刀片可用了,是用他的剃须刀消消毒给做的手术。说到这儿,老人更激动了,不是白大夫,这条腿早没了,就上不了战场了,只能回老家农村去了,都不知道能活成什么样了。老人接着说,养伤养了好几个月,白大夫拿出自己的津贴让医院的人去老乡家买鸡买蛋,给我们这些个伤兵增加营养,那时候条件多艰苦啊,能有口饭吃就很不错了!
查完房,几个年轻医生回到办公室还在议论这件事,都知道有关白求恩的很多故事,那么多年过去了,白求恩救治过的*多已经远去了。现实中能遇见白求恩救治过的八路军伤员,难得啊!
大家对白求恩的崇敬之情都转化在对老人的精心治疗和照料上,老人当时是享受的正厅级医疗待遇,医院尽力提供了一切可以提供的方便,陪护老人的有床位休息,专门给其每天守在身边同样是离休干部的老伴又开了一个房间休息。
毕竟年老体衰,多种慢性病缠身,回天乏术,很不幸,一年多以后,令人尊敬的老人走了!
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不知道白求恩的中国人难找,不少朋友都学习、背诵过《纪念白求恩》这篇不朽的著作。
“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无私奉献精神,一直是时代的主旋律。白求恩一直都是中国医务工作者的学习榜样!
当医生期间,遇到过最难忘的病人?还真有一个,确切的说,是一对病人夫妻。
那还是2001年的时候,有一个育龄期妇女,被村干部和镇干部送到我们单位做结扎手术,在术前检查的时候,查出患有子宫肌瘤。
通过与病人、病人家属、村镇干部几方面协商后,决定给病人实行子宫肌瘤摘除术。手术费用,村镇干部说这位妇女家庭困难,表态公家支付一部分,剩下的,我们单位决定只收病人1000元。
当时在其它医院做这种手术的话,一般是3000元到5000元左右。
因为我是麻醉医师,手术前一天的晚上,我会例行去病房看看第二天要做手术的病人,主要是要叮嘱病人一定要注意禁饮禁食。
那天晚上七八点钟的样子吧,我来到病房,推开门,看到病人的丈夫拉着病人的手,跪在床前,说:“一定要做,我晚上再去借,肯定会把钱借齐。”那病人另一只手在不停地擦眼泪。
听到有人进来,病人的丈夫转头看到我,慢慢站起来,边擦眼泪边对我说:“医生,您帮我劝劝她吧!我今天钱没借到,她不肯做手术了。说是这个肌瘤长在身上也不碍事。你帮我劝劝她吧。我晚上再出去借,我们村里有几个在这里卖菜卖肉的,我肯定能把钱借齐……”
原来这夫妻俩正在为1000元的手术费发愁呢!听完他们的话,我心里想着,我们随便打一场牌,输赢都不止1000元,而1000元的手术费,却能让病人放弃治疗,丈夫跪地痛哭。
我当时真的觉得自己有些罪过!我忍着泪水,对他们说:“手术一定要做,钱,我明天先帮你们垫上,你们什么时候有钱什么时候还。”
从病房出来后,我跟值班医生聊了这事,顺便叮嘱值班医生晚上再去看看他们。值班医生听说后,也慷慨表态,算她一个,我们俩一人出500元。
第二天早上,我提前到病房,准备把钱给病人。结果,看到病人床头柜整整齐齐地码着几摞钱,十元的、五元的、贰元的、一元的、还有五毛的。每一摞钱都用半截纸绕着,纸上写着金额。
病人的丈夫木纳地、有点不好意思地说:“钱借齐了,都是零钱。怕你们收费的嫌麻烦,我就把钱都数好了。数了几遍,肯定不会错的。”
我的眼泪真的流出来了。我叮嘱了病人几句,赶紧离开了病房。来到值班室,值班医生说,病人家属昨晚十二点多才回来。我说我看到了那一摞一摞的钱了。我们俩什么话也没说了。
这么多年过去了,那天晚上进入病房的那一幕,还常常在我脑海中浮现。听说他们夫妻俩,后来也在菜场租了个摊位,生意做得还不错,每次碰到我们单位的人买菜,都要多给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