庖丁解牛与养生三境界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11-26 00:16
我来回答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0 00:28
“庖丁解牛”记载于庄子的《养生主》中,为一篇代表庄子养生观的寓言。机缘巧合,前两天重读庖丁解牛的故事,才发现这个故事的内涵远远超过我之前的理解。
故事讲的是庖丁给文惠君宰杀牛牲,分解牛体时快速进刀的刷刷声,就像美妙的音乐旋律,牛体霍霍地全部分解开来,就像是一堆泥土堆放在地上。
从前在课本里读这个故事,讲的是庖丁解牛的技术炉火纯青,通过不断地的练习,可以达到至高的境界。故事里面提到三种厨师:
第一种,族庖。普通的厨师,一个月就更换一把刀,因为他们是在用刀砍骨头;
第二种,良疱。优秀的厨师,一年更换一把刀,因为他们是在用刀割肉;
第三种,庖丁。“依乎牛理”,认为牛的骨节乃至各个组合部位之间是有空隙的取其中虚“有间”,方能“游刃有余”,使用了十九年刀锋仍锋利无比。
三种不同的厨师,以及厨师,刀,和牛的关系,是不是也提示了不同的人生态度呢?
第一种,普通人。身心常常疲惫。
如果把刀比喻为我们的身体,牛就是生活中的大事小事。普通人往往看不清事情的本质,解决问题的时候常常是剪不断,理还乱,陷入到是非矛盾的纠缠中,身心俱疲。
第二种,优秀的人。偶尔疲惫。
能达观的顺势而为,然而因为其不够彻底的领悟大道,在处理生活中的是非对错时,仍时尔陷入到困顿中,造成身心的损耗。
第三种,庖丁。身心康健。
处世、生活“因其固然”、“依乎天理”,取其中虚“有间”,而能“游刃有余”。
这也让我想到了不同的中医在给人治病的时候,也存在这样的三境界吧?
第一种,下医。给病人看病的时候消耗自身的正气与能量。
用自己的正气直接对抗病人的病处,能量对立消耗,杀敌一千,自损八百。如不想办法增强自己的体质,长久下去,身体必衰减。
第二种,中医。较少耗损自身正气。
给病人看病的时候,了解病人的气血运行规律,能因势利导,但不够透彻,所以不免有所损耗。
第三种,上医。救人无数又能颐养天年。
借力打力,四两拨千斤,因势利导,顺势而为,天人合一。
庖丁可以是每个人,刀不仅是我们的身体,更是我们的认知和言行,牛就是遇到的各种事。刀要锋利,良知要分明,游刃于事情的道理(纹理)之间,则迎刃而解,毫不费力,达到自然流行的生命境界。一下子达不到,就在事上磨心,在分割牛的时候,用刀刃细细的寻找牛的纹理和空隙,慢慢就能达到了。
庚子年 元月廿三日 于桃源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