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霍金的书卖19块钱而这些书卖36块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11-26 01:17
我来回答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0 03:41
双十一就要来了,非常激动!非常激动!非常激动!重要的事说三遍。
我非常喜欢读书,作为一个还没有完全经济独立的学生,一些正版的套装书对我来说非常贵。比如林文月译本的《源氏物语》比丰子恺译本要贵20块钱,这差价简直赶上了一本正版书。所以这次双十一打折我超开心,因为书的降价比各种衣服美妆的降价要狠的多,你们买美妆大牌的时候遇到过满一百减五十吗?!
然而我在逛某宝挑书的时候,发现了一个很神奇的现象,就是名家的书便宜的像盗版(讲真我开心的不行),而流行文学贵出了天际。打个比方,现在官网上,《月亮与六便士》17块,《时间简史》19块8,而某知名文化公司的签约作家的新书36块8,一个主持人兼手鼓艺术家兼流浪歌手(还有很多神奇的身份就不一一列举)的书34块7。这些都是官方的正版价格。
这差距……也!太!大!了!好!吧!
我并不太清楚书籍的价格是怎么制定的。然后我上网查询了一下相关资料,一本书的定价依据,除了成本以外,还有书的写作质量和市场参考价值。
众所周知,纸不值几个钱,成本上的差距就可以暂且忽略不计。至于书的写作质量,我并不是专业人士,但是对不同领域的书进行写作质量比较,估计也没有这方面的专业人士。更何况,就写作质量来隐晦地说,作为一个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十六页的必读书单里没有一本是现代流行文学,这就能说明一点问题了。那么最后还有一项,也是我相信最具有决定性的一项,就是书的市场参考价值。
何为市场参考价值?说白了就是买书的人的多少。买《时间简史》的人少,这本书就卖19块,买《xxx》的人多,这本书就卖36块,多简单的事嘛。
市场参考价值是很明显的。就拿书商打的广告来说,那些标价36块的书一般都有一条“销量过百万的广告”,而拿《天才在左疯子在右》来说,它的广告是“快本推荐”,再拿《偷影子的人》来说,它的广告是“SHE吴佩慈含泪推荐”。 显然,有销量的书推销的是作者,销量不够的书推销的是推荐者。
再拿微博上2017年亚洲好书榜来说,百分之八十都是流行文学作品,其中甚至不乏《霸道总裁xxx》之类的网文。这些都是读者打榜的结果。可以说,打榜结果某种意义上等同于市场参考价值。 市场参考价值,参考的是商业价值,而不是书本身的价值。
高中*有一个知识点, “价值决定价格。价值是价格的基础,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商品的价格与价值量成正比。” 一本书的价格的高低,不是由它的文学价值决定,而是由它的商业价值决定,这或许是一个文化市场的常态。但是当一本书的商业价值“人为”战胜文学价值的时候,就是一个文化市场的悲哀。
我的同学常说“读xxx的书像读我的整个青春”“xxx的书里有诗和远方”,我知道这也是那些标价36块的书的卖点。可是我不明白,我们的青春我们的诗和远方为什么在别人的书里,我们有过十七岁我们也迷茫过我们也在过去和未来频繁旅行,可是我们为什么要在别人的故事里找自己的影子。
你也可以说那个作者过着你向往的生活,那我告诉你,如果你愿意我能告诉你,我会在五月里的每个满天星星的夜晚穿红裙坐在喜马拉雅山弹一整夜的和弦唱没人听过的歌谣,但是你不会知道这些是否真的发生过,或者你不会知道我已经快冻死快饿死快穷死,或者你知道也会以为是一种情怀。
你可以说这是信仰的浪漫是浪漫的贫穷,那我告诉你,信仰这词太重以至于说出来太轻,给你五分钟让你来定义信仰,你可能连你的信仰都找不出来。
这年头什么都贵就信仰和情怀便宜,可能比信仰和情怀更便宜的是书籍。一本便宜的不能再便宜的书卖信仰和情怀就贵一点可以卖36块钱,剩下的书只能卖19块钱。一件350块钱的毛呢会有很多人尖叫真踏马便宜,而王阳明全集便宜到35块钱都踏马没人买。
其实我想36块的书的成本肯定比19块的书高不少,这也是为什么它更贵的原因。因为霍金想必不会关心书的销量问题也不喜欢签名,所以想必他也不会在百忙之中找时间跑出来,在全美国挑上三五个州开签售会。场地租借和路费肯定也在成本之内,如果霍金也开签售会的话,可能我们就要花29块钱买《时间简史》了,这可不是个好消息。
或许将来的某一天,霍金的书会降价到9块一本,而那时候,自然还有书卖36块钱,可是就不知道那时候写书能卖36块的人是谁了了。
另外,目前预计《时间简史》至少能卖上个200年,那么销量依然是很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