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叫历史?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3 09:11
我来回答
共10个回答
好二三四
时间:2022-05-27 21:57
在英国文化研究的发展史上,威廉斯以一个被他实质性地拓宽了的“文化”定义而居开山之功。这个定义的关键词有两个:一是“全部”,二是“特殊”。通过前者,他将日常生活和社会体制纳入“文化”范畴,并强调了各种经验形式的相互关联;通过后者,他将“文化”作为“指意系统”,也就是将人类的所有表意实践视为“文化”,大众文化因以位列其间,英国文化研究的意识形态批判维度也由此滥觞。
——阅读提示
在英国文化研究的发展史上,雷蒙德·威廉斯以一个被他实质性地拓宽了的“文化”定义而居开山之功。
这个定义起先是他在《文化与社会》所提出的“文化”即“全部的生活方式,包括物质的、知识的和精神的”[1];随后则是他在《漫长的革命》中的进一步发挥:“文化是对一种特殊生活方式的描绘,这种生活方式表达某些意义和价值,但不只是经由艺术和学问,而且也通过体制和日常行为。依据这样一个定义,文化分析就是对暗涵和显现于一种特殊生活方式即一种特殊文化之意义和价值的澄清。”[2]研读两处定义,将会发现“文化”概念是如何地被他拓宽的,进一步这一拓宽对英国文化研究将意味着什么。
第一处定义最显然一点是将物质生活方式纳入“文化”范畴,“文化”从此就不再只是“知识的和精神的”,不再只是阿诺德所推崇的“所思所言之精华”,而成为一个更具包容性的概念,以至于生活的物质性存在亦可位列其间了。此处稍嫌晦涩但可能更其重要的是,或者说,拓宽定义以包括物质文化的必要性在于,威廉斯强调的是文化作为一种存在的整体性,虽然可分作“物质的、知识的和精神的”,但它们都统一于一个整体的生活方式。而为了正确和深入地理解一种文化,威廉斯要求,就必须分析相互联结着的各种要素,甚至还必须将所有这些要素置于其所由出的各种语境之中。这就是威廉斯在紧接着第二处定义所指出的“历史批评”:“这样的文化分析将包括……历史批评……在此批评中,知识的和想像性的作品是在与特定传统和社会之联系中被分析的;而且也将包括对于那些在遵从其它定义的人看来则根本不属于‘文化’的生活方式要素的分析:生产组织,家庭结构,表现或支配社会关系的体制结构,社会成员借以交往的典型形式。” [3]这换言之也就是威廉斯所力倡的“文化唯物主义”的基本涵义,是他之所以被称为马克思主义批评家的规定性立场;但在另一方面,我们知道,“历史批评”即一种语境批评,即一种理解文本的方法论,那么当将此历史、语境这些“文化”所由出而按照唯心主义观点根本不算作“文化”的东西都归于“文化”之麾下时,“文化”便取得了物质性的存在,方法论变成了社会本体论,这从而也就是说,“文化唯物主义”更意味着以“文化”的观点对待社会物质现实。在威廉斯的关键词中,“文化”即“社会”,反之亦然,“社会”即“文化”,而“社会”在他也就是“生活”。这是他扩大“文化”概念为“全部的生活方式”之必然的和逻辑的结论。
但是,需要注意,威廉斯并不把“文化”作为纯粹的即“唯物主义”的生活,它还必须是那保证此生活得以进行下去的一个所谓“方式”。例如在区分“工人阶级文化”与“资产阶级文化”时,他提醒,理解“全部的生活方式”,不能只是局限于“住房、衣着、休闲时尚”等“物证”层面,由这等表面现象观之,工人阶级正在与资产阶级趋向一律,而应当是着眼于他们之间“关于社会关系之实质的相互对立的观念”,一个是社会主义,一个是个人主义。[4]且不论这种区别是否正确,现在对我们极有助益的是,他在暗示,所谓“方式”就是“观念”,就是我们接下要说的“意义”。生活本身不是“文化”,而惟有生活的“方式”即其“观念”、其“意义”才能使生活升腾为“文化”,但它又必须落实为生活的形式,否则就回到了“文化唯心主义”[5]。
再说第二处定义。我们看,威廉斯先是将“文化”作为“一种特殊生活方式”,而后将此生活方式所以“特殊”之原因解释为它能够表达“某些意义和价值”,这于是也就意味着将“文化”定义为一种指意实践。生活的“方式”本身即是“意义”,前文有论,那么在此处“特殊”如果不是冗词,则定是对“文化”作为“意义”这一题中之义的再确认和迫切化;对威廉斯来说,它也极可能就是他的一个思想无意识,于无意识重复中表露出一个根深蒂固的观点。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5-27 19:22
葛剑雄等在《历史学是什么》一书中说,要想确切地了解“历史”的真实含义,必须分别从“历”和“史”这两个字的意思谈起。“历”的繁体作“ ”,其下部的“止”字,在甲骨文和金文中的字形,就是一只脚,表示人穿过一片树林。汉代许慎所著的《说文解字》里便说:“历,过也,传也。” “过”是指空间上的移动,“传”则表示时间上的移动。“史”字最早出现在甲骨文中。《说文解字》中说:“史,记事者也,从又持中。中,正也。”即保持中正的态度用右手记事。但据王国维《释史》一文考证,“中”字在甲骨文、金文中的原始意义为盛放简策之器,后引申为簿书之意,史的字形,即手持簿书之人,则“史之职,专以藏书、读书、作书为事。”比较而言,王国维的说法显然更有说服力。尽管“历”和“史”关系如此密切,但直到19世纪末,在中国的学术分类中,并没有“历史”这么一门。今天所说的历史,一般只用一个“史”来表达。“历史”这个名词来自日语。明治维新以后,日本大量引入西方的科学概念,首先用“历史”来译西方概念的history,然后被早期游历日本的中国人介绍回来。清光绪二十二年(1896),梁启超在《变法通议·论女学》中介绍:“日本之女学,约分十三科,……,五历史……”。其后不久黄遵宪的《日本杂事诗》也说:“(日本)有小学校,有学科曰读书,曰习字,曰算术,曰地理,日历史。”此后,“历史”作为一个固定的词汇开始使用。[①]
关于西方对历史的解释,葛懋春主编《历史科学概论》,姜义华等《史学导论》等书,说历史这个词在英语中为History,在法语中为Histoire,在意大利语中为Storia,同出于希腊语的Historia。自荷马起的古希腊诗文中,historia一词有三个意义:研究和研究报道;诗体纪事;事实的精确描述。被称作西方“历史之父”的希罗多德所撰写的古代希腊波斯战争史,就以History为书名,意思是“调查和探究”,是对于过去事件的记述以及这些事件相互关系的探索。[②]
在现代汉语中,“历史”一词有多重含义。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编的《现代汉语词典》解释说,“历史”一词有四个含义:(1)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也指某种事物的发展过程和个人的经历。(2)过去的事实。(3)过去历史事实的记载。(4)指历史学。[③]其中第一和第二两个含义,基本上是一个,自然界和人类社会、某种事物的发展过程等,就是过去的事实。所以,杜经国等著的《历史学概论》,庞卓恒主编的《史学概论》等,都认为“历史”一词的基本含义就是三个:第一,指以往人类社会的客观历史过程,或过去发生过的事情,即作为历史研习者认识对象的客观存在的历史;第二,指人们的历史认识或作为历史认识集中成果的历史著作,即作为认识主体对客观历史过程进行重建的主体化的历史;第三,指历史学这门学科,从马克思主义观点来看,就是研究人类社会发生过的各种历史现象并探寻其发生发展规律的科学。[④]
在这三个基本含义中,第一个含义是最基本的。因此,马克思、恩格斯曾说:“我们仅仅知道一门唯一的科学,即历史科学。历史可以从两方面来考察,可以把它划分为自然史和人类史。但这两方面是不可分割的;只要有人存在,自然史和人类史就彼此相互制约。”[⑤]根据这个定义,后人又把历史分为“广义”和“狭义”的历史两种。广义的历史,是指客观世界运动发展的过程,它可以划分自然史和人类社会史两个方面。狭义的历史,就是通常所讲的人类社会发生、发展的过程,即人类社会史。[⑥]
人类是有思想的,人类的历史是有目的地创造的,并不像自然史那样纯客观地发展。因此,有的学者指出:人类的“历史具有两重性。一方面它是自然世界的一部分,要受自然界的必然律所支配;另一方面它又是人的创造,是不受自然律所支配的”[⑦]。
人类的历史既然不受自然律所支配,那就提出了两个问题:第一,人类的历史是不是客观的存在?第二,人类的历史是不是由人的主观愿望决定的,即是不是有其客观规律的?
关于人类历史的客观性问题,在历史学界一直存在着争论。美国历史学家卡尔·贝克宣称:“在历史学家创造历史事实之前,历史事实对于任何历史学家而言都是不存在的。”[⑧]他认为,历史事实因历史学家的存在而存在,离开历史学家对它的发现、创造,它就是不存在的。另一个英国学者奥克肖特甚至说得更直截了当:“历史不是别人而是历史学家‘制造出来’的:写历史就是制造历史的唯一办法”[⑨]。现在很多网友也认为历史并不是客观的,比如:“历史不断地被涂改着。历史是有强人书写的历史,弱者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强者篡改历史事实。历史是任人打扮的的小姑娘,人们想怎么打扮她,也就怎么打扮她;历史是陷入风尘的女子,有钱人想怎么搞就怎么搞;历史是落入强人手们中的少女,人们想怎么轮奸她,就怎么轮奸她;但是,你千万别指望着有人忠诚于她。历史的人物、事件、以及时间地点等一切的一切,都可以翻手为云覆手为雨,都可以用作斗争的工具。”[⑩]“历史是强盗书写的,是卑鄙的强盗书写。但我们不能因为历史是强盗书写的,而就一味抹杀历史。相反,评价一个人或一个历史人物,我们不能局限他的强盗手段上,而要看他为社会的贡献,也就是看他实现道德目的的价值。”[11]
“历史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想来并不是没有道理的,强权总是压制学术,这是社会科学的可悲之处。”[12]“历史本来就是一个可以任人打扮的妓女。”[13]“历史,也是面团。”[14]“历史是想象出来的。”[15]“历史是这样的一个机器,它把从前一个不可思议的事情变成了天经地义,它也把从前天经地义的事情变成了不可思议。”[16]“历史不是个东西”,因为 “谎言重复了一千遍,就成了‘真理’的成功例子并不鲜见”。“为了*,历史*可以被隐瞒,被篡改,‘统一’的‘历史’可以被批发并强加给一代又一代的人们。”“‘反右’的历史,‘大跃进’的历史,‘*’的历史,这些重大失误、失败的历史,不是至今还有人在任意涂涂抹抹吗?”[17]这就是说,历史是可以随便捏造、涂改、打扮、抹杀、想像的。
这里边有一个大问题,就是把人们编写的历史当成了客观存在的历史。人们在编写历史时,由于抱着各种各样的目的,写出来的历史确实是各种各样的,有的历史确实是随便捏造、涂改、打扮、抹杀、想像的。但是,不管人们编写的历史是什么样子,客观的历史还是历史,是谁也改变不了的。
关于人类的历史是不是由人的主观愿望决定的,即是不是有其客观规律的问题,也是长期以来存在争论的。既然人是有思想的,是有目的地创造历史的,人类的历史就不能像自然史那样纯客观地发展,而是会受到人的影响,特别是那些掌握权力的大人物的影响,他们的决策和行动,往往会极大地影响历史的发展,如希特勒发动第二次世界大战,曾改变了世界历史发展的进程;*发动“文化大*”,曾改变了中国历史发展的进程。但是,人类历史的发展还是有其客观规律的,并没有被希特勒、*等彻底改变,最终又回到了本来的轨道上。有的网友曾以五四运动的发展来说明这个问题:“历史是张薄薄的纸,底下充满*;所以历史的纸,常免不了要破。胡适在五四运动前,想当自由主义的播种者,他要大家只谈问题,不谈主义。但狂飙的五四来了,*的民族主义出现了,掩盖在薄纸下的*,戳破了表面的纸,胡适的问题不见了,五四变成一场主义*的运动。就因为历史是一张薄薄的纸,所以历史从来不往人们所构思的直线发展。”[18]
那么,人类的历史有些什么特点呢?有的学者认为有以下六个特点:第一,人的存在是历史的前提;第二,一度性,又称一去不复返性;第三,复杂性;第四,统一性和多样性;第五,必然性与偶然性;第六,人类社会的历史还与自然史有着密切的联系。[19]其中有些特点,例如统一性和多样性,必然性与偶然性等等,在以后讲课时会详细地讲,这里只对其他几点作些说明:
第一,人的存在是历史的前提。也就是说,人类历史是以人为主体的,没有人也就没有人类的历史。因此,在学习和研究历史时重点要研究人,不能像有的历史著作那样,只见物不见人。
第二,一度性,又称一去不复返性。这是说,历史是不能重复的,它不像科学试验那样可以重复地做,只能根据有关的史料进行研究。
第三,复杂性。由于人是各种各样的,有着各种各样的目的和思想,因此人类的历史是非常复杂的。就某一个历史事件或人物来说,也是非常复杂的,不能把它简单化。
第四,人类社会的历史与自然史有着密切的联系。由于人类社会存在于自然界之中,就不能不受自然界的影响和制约,例如中国的历史之所以和别国的历史不一样,一个重要方面就是由于中国的地理环境、自然条件和别的国家不一样。对于地理环境的重要影响,马克思、恩格斯都十分重视,可是我们很少注意到这个方面。在20世纪50年代,我们特别强调人定胜天,认为可以改变大自然。“人定胜天”这个口号,对于鼓励人的意志和克服困难的决心,是有作用的,但从根本上说来,人是不能胜天的,是不能改变大自然的发展规律的。由于那时我们一再违背自然规律,结果后来就受到严重的惩罚,例如大量的土地荒漠化,水土流失,洪水泛滥等等,现在以至我们的子孙都不能不承受那个时候的恶果,社会的发展不能不受到那些恶果的影响。因此,在研究人类历史时,不能忽视它与自然史的密切关系。
二、 什么是历史学?
(一)历史学的定义。
关于什么是历史学,不同的历史学家曾做出不同的解释,下面先看看这些常见的不同的定义:
1、梁启超在《中国历史研究法》中说:“史者何?记述人类社会赓续活动之本相,校其总成绩,求得其因果关系,以为现代一般人活动之资鉴者也。史的目的:求得真事实,予以新意义,予以新价值,供吾人活动之资鉴。”[20]
2、英国历史学家柯林伍德在《历史的观念》中说:历史学是一种研究或探讨。历史学要弄明白的是活动事迹:即人类在过去的所作所为。历史学是通过对证据的解释而进行的。历史学是“为了”人类的自我认识。[21]
3、北京师范大学白寿彝主编的《史学概论》说:“史学是通过史料研究历史发展过程本身的学科。如果说,客观的历史是一个有机的发展过程,史料只是历史过程留下的一些残骸或遗迹,那末,史学的任务却是要从历史的遗骸或残迹中去重认那曾经活生生的历史,并以文字为主要手段将它重现出来。”[22]
4、山东大学葛懋春主编的《历史科学概论》说:“历史学是一门关于人类社会以往运动发展过程的学问。一般地说,它包括对于历史过程的记录、对于历史经验的总结和对于历史规律的探讨。”[23]
5、华东师范大学吴泽主编的《史学概论》说:“史学是研究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及其规律的学问。”[24]
6、陕西师范大学的赵吉惠在《史学概论》中说:“历史学,是在历史记录的基础上,经过整理、鉴别、分析,对历史实践或历史过程所做的判断、解释、说明。”[25]
7、天津师范大学庞卓恒主编的《史学概论》说:“历史学的任务就是通过对历史现象和过程的探寻和描绘,揭示寓于其中的历史规律。所以,一句话,历史学是研究社会历史现象和过程并揭示其内在规律的科学。”[26]
8、北京师范大学瞿林东在《中国史学史纲》中说:“关于人类社会历史的认识、记载与撰述的综合活动,这便是史学。”[27]
9、王斯德在《历史学:人类认识自我、超越自我的必修之学》一文中说:历史学是“人类认识自我、超越自我的必修之学”[28]。
10、中国社科院近代史研究所蒋大椿在《当代中国史学思潮与马克思主义历史观的发展》一文中说:“历史学乃是作为研究主体的历史学家通过一定的思维认识方式、手段与历史客体发生互动作用的历史研究这种精神生产实践及其创造出来的产品,即历史知识。”[29]他认为“历史学家”和“历史存在”,是构成作为精神生产实践的历史研究活动的两个前提性要素;“历史思维认识方式”、“历史认识手段”、“历史客体”、“历史研究精神生产实践”(“历史研究活动”)和“历史知识”,是构成历史学的五大基本要素,从而认为史学是“一门以科学性为基础的内在地融合了实证性、抽象性、价值性、艺术性的整合学”。[30]
11、复旦大学葛剑雄等在《历史学是什么》中说:对于历史的专门性研究,就是历史学,简称为史学,也可以称之为历史科学,它不仅包括历史本身,还应该包括在历史事实的基础上研究和总结历史发展的规律,以及总结研究历史的方法和理论。[31]
12、复旦大学姜义华等主编的《史学导论》说:历史学是“对客观历史的主观认知”[32]。
13、河南大学周祥森在《历史学是什么:新时期几种史学定义简议》一文中评述了新时期的几种史学定义之后说:“历史学是一门整合型的社会科学,是历史研究主体在马克思主义哲学所提供的一般规律指导下,运用一定的思维认识方式和手段,在与历史客体发生互动作用的过程中,通过对历史客体的分析研究,以理解其特殊规律和特点的一种精神生产实践及其创造出来的产品——历史知识。”[33]
这些定义,表述虽然不同,但从不同方面说明了什么是历史学,以及历史学的对象、任务、目的、功能。简要地说,历史学就是通过史料研究历史发展过程本身的一门学科或学问,是对客观历史的主观认知。
(二)历史学的性质。
既然历史学是史学家通过史料研究历史发展过程本身的一门学科或学问,那么它是不是客观的、科学的? 关于这个问题,也一直存在着争论,大体有这么几种观点:
第一种,历史学是科学。1902年,英国实证主义历史学家、剑桥历史学派重要代表人物柏里(又译柏雷、布瑞)在任剑桥大学近代史讲座钦定教授的就职演说《历史科学》中,以如下一句话语作为结束:“历史学是一门科学,不多也不少。”[34]这是历史学家们探讨历史学是什么的问题时引证得较多的一句名言。西方著名的兰克学派,就是把历史学作为科学来研究的,主张客观主义和科学方法。实证主义史学家比客观主义的史学主张又前进了一步,认为历史学可以借助自然科学的理论与方法进行研究,它与心理学、动物学一样,也是一门科学。[35]前述周祥森的文章也认为“历史学是科学”,并说它的科学性的一般根据有二:一是它的研究对象的客观实在性和真实性。一是它所承担的任务。历史学的任务在于揭示世界各民族、国家的历史发展的特殊规律和特点,历史研究是一种旨在探讨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特殊规律的认识活动。仅凭这两条,历史学就具有了一般科学所具有的科学性。[36]
第二种,认为客观和科学只是历史学努力达到的目标,主观和客观是存在矛盾的。白寿彝主编的《史学概论》即说:史学本身就包含着矛盾:史学就其内容而言是客观的,就其表述而言是主观的,史书的首要要求是如实,是符合客观历史,而要达到这个要求的条件却在于史学家的主观,在于史学家的治史能力的性质和限度。在一定的意义上甚至可以说,史学本身就是在这种矛盾不断展开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不同时代、不同阶级的历史学家以不同的立场、观点和方法研究历史,写出不同的历史作品。他们之间,有沿袭,有变革,逐渐使史学有所发展。[37]
第三种,认为历史学是一门艺术。最先从艺术角度对“科学的”历史学发难的是意大利哲学家克罗齐(1866—1952年)。1893年他写出题为《纳入艺术概念之下的历史学》的论文,从根本上否认历史学是一门科学。他认为,“历史学只有一个责任,即叙述事实”,叙述单独的、互不联系的个体事实,而对个体的描述恰恰是艺术的天职,历史学甚至连“描述性的科学”也算不上。它是一门艺术,但又不止于艺术。因为,艺术是对可能的事的表述和描绘,而史学则限于对发生过的事加以描述。所以,史学是一门研究过去真实的艺术。[38]英国历史学家屈维林(屈维廉――引者)也认为:历史学的不变的性质“就是讲故事,历史学永远是叙事的艺术”[39]。
第四种,认为历史学既是科学,又是艺术,或“一半是科学,一半是艺术”。英国著名哲学家罗素在《论历史》一书中就曾说:历史学“既是科学又是艺术”[40]刘节在《历史论》中也曾说:“历史学是介于科学同艺术之间的一种学问”[41]。有的学者还说:历史学作为一门科学,它有科学研究要求做到但又做不到的很多缺陷。严格的科学得出来的结论和发现的规律都是可以重演的,历史学无法用实践来检验它是否是科学。屈维廉做了一个形象的比喻:“你可能解剖一个人的身体,由此而论证其他人的身体的一般构造。但是你不能解剖一颗心灵;即使你能够的话,你也不能由此而论证其他的心灵。”[42]有的学者认为,就学科个性而言,历史学是一门科学,遵循着从事实中得出结论、引出规律的研究途径;就表现形式而言,艺术对史学有重大影响。[43]
第五种,认为“历史是一门综合性的学术”。例如有的人说:“它包括任何学术,但不等于任何学术,它不是科学,不是艺术,也不是任何其他学术,历史是历史,历史女神克丽欧永远凛凛不可侵犯”。[44]
第六种,认为历史学是一种人文知识(Geisteswissenschaft),而不是自然科学(Naturwissenschaft)意义上的那种科学。清华大学的何兆武就认为,历史现象和自然现象一样,乃是客观存在;但对于历史现象的认识、理解和表达(这是历史学),则是历史学家心灵劳动(或活动)的结果,是要取决于历史学家的人生体验的。这种认识、理解和表达,属于人文世界,是人文的。历史学之所以成其为历史学,全恃这种认识、理解和表达赋给它以生命。而历史学家永远都渗透着、饱含着种种非科学的、非纯理性的格调和色彩。即使是历史学中的原始数据,也不可能完全不受到这些人文因素的加工或扭曲,因为历史学家的知识总是有限的,他的思想不可能总结万有、包罗万象。历史学家的理解终究只能是限于他本人的体验与思想的范围之内、他本人所可能思想与理解的经验对象之内,他那历史构图只能限于他的思想水平之上,他的表达只能限于他的表现能力之内。所以,历史学比科学既多了点什么,又少了点什么。历史学既有其科学的一面,又有其非科学的一面。历史学(作为一种人文学科)因为是科学的,所以它不是反科学的;又因为它是非科学的,所以它就不是、或不完全是科学的。恰好是这两个方面的合成,才成其为历史学。[45]
我认为,何兆武和白寿彝的观点是正确的,即历史学是一门人文学科,它与自然科学是有区别的。我们之所以说它是科学的,是因为它研究和反映的科学历史是客观的,而且在努力反映客观的历史事实。另外,历史学既是科学也是艺术的观点也有一定的道理,即就学科而言它是一门科学,就表现形式而言又应该是一门艺术,应该把它写得像艺术作品,让人爱看,从中可以得到艺术的享受。
(三)历史学的特点和精神。
历史学既然是人文学科,那么它与其他人文学科相比有些什么特点呢?对此,姜义华等著的《史学导论》曾作过分析,认为与人文科学中其他所属学科语言学、哲学、文学等相较,历史学的重要特征,一是时序性,二是整体性,三是实证性。正是这三大特征,使历史学取得其他学科无可取代的特殊地位。[46]所谓时序性,是说历史学是按照历史发展的时间顺序进行研究的,而不像有的学科那样是按照理论的逻辑结构进行研究的。所谓整体性,是说历史学研究的是人类的全部历史,并不仅仅是它的某个方面。所谓实证性,是说历史学的评价和结论是由史料支撑的,要经过史料的证明,而不像有的学科那样从理论到理论,甚至可以无限的想像。
有的学者认为,基于人类所具有的求知的*、探秘的好奇和保留历史记忆的观念、面向未来的自信,历史学具有一种独特的精神,即历史学精神。它包括九个方面,即尊重客观历史事实的求真精神,探究社会发展规律的理性精神,学科方法上的兼容精神,品评历史人物的抑恶扬善精神,记录人类文化和民族传统的传承精神,培植民族凝聚力的聚合精神,与文明共进的时代精神,关怀社会生态的人文精神,总结过去面向未来的尚智精神。[47]这些精神,与其他人文学科是不同的,也是对历史学的独特要求。
(四)历史学的功能。
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历史无用论”流传甚广,很多人不愿意学历史,觉得没有多少用处。其实这是一种误解,历史学的用处是很多的。
第一, 在推动人文科学其他学科的发展中,在推动人文科学之外的社会科
学、思维科学以及管理科学等的发展中,具有不可或缺的独特作用。因为没有历史学自身的不断发展,没有历史学使时序化、整体化、实证化从一般的笼统的要求变为深入而具体的现实,所有其他学科历史内涵的发掘,就会缺失它们依以存在与确立的坐标,以及使这种发掘不断深化的动力。[48]
第二, 具有认识功能,即能够为人们了解现实和预测未来提供必要的历史知
识,使人们认清人类历史和各种事物是怎么发展变化的,现在有些什么有利条件和不利条件,以后将会怎么发展。就是说,可以增强人们历史的眼光,即善于从历史上来看问题,重视历史的条件和因素。大哲学家黑格尔就非常重视历史,他说:“我们之所以是我们乃是我们有历史。”[49]恩格斯曾称赞他说:“黑格尔的思维方式不同于其他所以哲学家的地方,就是他的思维方式有巨大的历史感作基础。”[50]如果缺乏历史的眼光,忽视历史的因素,往往就会把事情看得很容易,产生急躁甚至浮躁的心理,追求短期效应,造成工作的失误。如果有历史的眼光,就会把问题看得更全面些,考虑得更慎重、更周全些。英国一位历史学家在《历史的功用》一书中,曾提出文官“如果想跻于*之列,历史是必经之途”,因为“文官应付的行政问题,历史能提供正确的背景”,也就是能培养历史的眼光,提供历史的知识。
第三, 具有借鉴功能,即能够为人们的实践活动提供历史的经验和教训,从
而使人们以史为鉴,避免重犯人类历史上曾犯过的错误。我国自古以来就重视历史经验的总结,有着以史为鉴的优良传统。唐朝李世民就曾经说:“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通过学习历史,可以知道哪些事是应该做的,哪些事是不应该做的,遇到什么事应该怎么处理,怎么解决,从而增长自己的智慧。著名的史学著作《资治通鉴》,就是为皇帝提供历史借鉴的。梁启超曾称赞这部书最“益人心智”。古希腊著名的史学家波里比阿在起所著的《历史》一书中也说得很明白:“就*生活而言,最好的教育和训练就是要研习历史。取鉴于前人的覆辙,是教人如何英勇豪迈地面对困难、战胜命运的不二法门,除此之外别无他途。”[51]
第四, 具有教育功能,其中包括道德教育,理想教育,历史眼光的教育等等。
有的学者说:历史学是一部社会教科书,它具有多方面的社会教化和思想滋养功能,是人类认识世界、认识自我、改造世界、超越自我的强大的武器,其核心是启迪心智、智慧人生,使人变得清醒、理智和成熟。学习历史,对于提高人们的人文素养、思想境界、完善人格、陶冶情操、塑造美好的心灵、学习做人都有潜移默化的作用。从中可以体验先辈们在追求理想、改变命运过程中的痛苦与欢乐、挫折和胜利,感悟到人生的意义、生命的价值和人的尊严。从对历史事件和人物的评价中可具体生动地体悟到什么是正义、进步和公正,什么是崇高、伟大和正气,所有这些都助于从深层上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52]有的学者甚至说,中国史学具有双重职能:一是记录历史事实:二是维系人伦价值,故多有道德评价。或者说,中国史学“双肩挑”: 左边肩膀挑着史实;右边肩膀挑着公正,故多有人物褒贬。[53]
第五, 还具有特殊的娱乐功能、消闲功能和消遣功能,即可以通过学习历史
度过闲暇时光,并可以从中得到愉悦和审美的情趣。[54]
在这五种功能中,中间的三种功能即历史学的社会功能是最重要的。正因为历史学具有很强的社会功能,所以各个国家历来的统治者都十分重视历史。当然,它的直接的用处没有法学、经济学等学科那么大,学历史的人找起工作来也没有学这些学科的好找,但历史学在人文社会科学中是绝对不能缺少的。
(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5-27 20:57
历史,是客观存在的事实,*只有一个。然而记载历史、研究历史的学问却往往随着人类的主观意识而变化、发展完善,甚至也有歪曲、捏造。
编辑本段词语意义
广义
客观世界运动发展的过程,可分为自然史和人类社会史两方面。
狭义
人类社会发生、发展的过程。 历史学:研究历史的学问,简称史学。与历史的概念相对应,历史学也有广义与狭义之分。 广义上,“历史”可以指过去发生的一切事件,不一定同人类社会发生联系。在哲学上,这种含义下的历史称为历史本体,例如宇宙历史、地球历史、鸟类历史等等。而狭义的历史则必须以文字记录为基础,即文字出现之后的历史才算历史,在此之前的历史被称为史前史。与人类社会相关的历史,又可以称为人类史或社会史,而脱离人类社会的过去事件称为自然史。一般来说,历史学仅仅研究前者,即社会史。
众说纷纭
对于历史的含义和性质,有很多中不同的诠释,以下列举其中一些。 克罗齐说:“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 柯林伍德说:“一切历史都是思想史。” 梁启超:“史者何?记述人类社会赓续活动之体相,校其总成绩,求得其因果关系,以为现代一般人活动之资鉴也。” 《大英百科全书》(1880年版):“历史一词在使用中有两种完全不同的含义:第一,指构*类往事的事件和行动;第二,指对此种往事的记述及其研究模式。前者是实际发生的事情,后者是对发生的事件进行的研究和描述。” 《苏联大百科全书》:“1、自然界和社会上任何事件的发展过程。宇宙史、地球史、各个学科史——物理史、数学史、法律史等均可列入这一含义。2、一门研究人类社会具体的和多样性的过去之学科,以解释人类社会具体的现在和未来远景作为宗旨。”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5-27 22:48
今日的新闻,即是明日的历史。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5-28 00:56
历史就是一些“专家”要告诉你的一些事情。。。。。。。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5-28 03:21
历史就是胜者为王,败者为寇。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5-28 06:02
你的前一秒钟,对于你就是历史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5-28 09:00
不是现在不是未来,那就是历史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5-28 12:15
今人说古人的事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5-28 15:46
最好回答;历史就是传说!
什么是历史?我们为什么要学历史?
历史,或简称史,指对人类社会过去的事件和行动,以及对这些事件行为有系统的记录、诠释和研究。历史可提供今人理解过去,作为未来行事的参考依据,与伦理、哲学和艺术同属人类精神文明的重要成果。历史的第二个含义,即对过去事件的记录和研究,又称为“历史学”,或简称“史学”。隶属于历史学或与其密切...
什么是历史?
什么叫历史?
我们通常的用法中,“历史”一词大致有三种意思,第一种是指过去的事,第二种指对过去的事的记载,第三种是人们意识中的过去。(1) 先说第一种,历史是过去的事。这种用法,例如:任何事物都有它的历史——任何事物的存在都占有一段时间,也就是说都有其历史。不仅限于人类,大至宇宙(现在认为它有120—150亿年),...
过去和历史的区别,什么叫有过去没历史
1、过去是指的是一个时间段。2、历史是指一个发展的过程。二、内容区别:1、过去是片面短暂的,只是一段时间的记录。2、历史是是延伸的,历史是文化的传承。有过去没历史是说一个人没有内涵只倾向于表面,暗指此人肤浅。
什么叫历史?什么是历史?
历史和未来有什么区别?
1、历史 指对人类社会过去的事件和活动,以及对这些事件行为有系统的记录、研究和诠释。2、未来 未来,是从现在往后的时间,是相对于现在我们所处的这个时刻而言的未来时间,它是一个时刻,也可以是一个时间段。二、基本解释不同 1、历史 (1)、记载和解释作为一系列人类进程历史事件的一门学科。(2...
历史是什么?是一连串偶然事件的堆积?其发展是偶然还是必然?其发展动 ...
记录和研究历史的人称为历史学家,简称“史学家”,中国古代称为史官。记录历史的书籍称为史书,如《史记》《汉书》等,粗分为“官修”与“民载”两类。历史,是客观存在的事实,真相只有一个。然而记载历史、研究历史的学问却往往随着人类的主观意识而变化、发展完善,甚至也有歪曲、捏造。 广义上,“历史”可以指过去...
什么叫历史信息
历史,是过去发生过的事情,也是刚才发生过得事情,只要过去一秒前的都可以称作历史。历史信息就是记载一前的事或近几年的事,也或昨天的是都是历史信息。
什么是历史?史前又是什么意思
史前史是指有在文字记载之前,人类所经历与演变的过程。 史前时代(约170万-4000年前) 按照历史年代,中国远古文化包括了史前文化时期、夏、商、西周的大部分时期人类的社会生活。史前文化是指没有文字记录之前的人类社会所产生的文化。 考古学上的中国史前社会从发现古人类开始,下限为发现甲骨文的殷墟...
什么叫史实
历史事实。“史实”中的史指历史;实指事实。“史实”的意思是历史事实。历史是书面文件中描述的过去及其研究。在书面记录之前发生的事件被视为史前史。“历史”是一个总称,涉及到过去的事件以及记忆,发现,收集,组织,介绍,以及关于这些事件的信息解读。写历史的学者称为历史学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