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12-06 07:21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9-29 18:52
对于德国下萨克森州的沃尔夫斯堡来说,绿色从来都不仅仅是一种颜色。
不管是德甲赛场还是欧冠赛场,来自德国的这股绿色永远透着说不清道不明的“狠劲”,他们是战车更像是群狼,或许是因为名字,或许是因为这只球队的性格,中国球迷更愿意将沃尔夫斯堡称之为“狼堡”。
不管是何种级别的比赛,在阿尔勒河边的大众球场永远座无虚席,11月28日,山呼海啸般的欢呼从场内上空传来,沃尔夫斯堡五比三逆转不莱梅,胜利的战歌向外飘去,飘向不远处的大众汽车集团。
大众集团CEO迪斯站在窗前,望向球场那边刚刚散尽的硝烟略有所思,在电脑上敲下了这样一段文字——《我们如何改变大众》。
需要改变的不仅仅是大众
站在时代激流处的迪斯很清楚,对于长时间没有成绩的“狼堡队”而言,改革比胜利更为可贵,狼堡如此,大众更是如此。
“大众汽车集团非常复杂,并且股东的利益存在部分分歧。管理层在进行内部竞争,在急剧变化的时期,规模和历史可能会成为更大的负担。”
这样的吐槽被集团CEO向社会公开,这样的“内部信”实属罕见,无论是向集团施压,还是刮骨疗毒式的先破后立,迪斯知道他必须做点怎么,说点什么,“将这艘油轮成功带入未来,是我职业生涯中最大的挑战。尽管今天取得了部分成功,但我的目的是要让这家巨型公司及其所有利益相关者,重新思考并争取新技能。其中很多结构都是复杂的,小组中有不同的利益和*议程,这使得原本就已经很大的项目变得更加耗时和复杂。”
在文章里面,迪斯极其罕见地将大众集团的内部矛盾公开挑明——臃肿的架构、复杂庞大的利益集团、陈旧的思想……所有的不满在这位CEO的笔下公之于众。
就在几天前的大众集团劳工委员会成立75周年的庆祝仪式上,身为集团首席行官的迪斯,并没有被邀请参加,这很有可能成为了迪斯落笔的导火索。
2018年,当意气风发的迪斯从穆勒手中接过大众这艘巨擘的桨舵时,他一定没有想过,人生为什么这么难。
今年六月份,大众集团监事会突然宣布了一项人事变动,大众汽车品牌首席运营官拉尔夫·布兰德施泰特接替迪斯,担任大众汽车品牌CEO。迪斯丢掉了大众品牌的CEO头衔,保留住了大众集团CEO头衔。
在官方的口径中,大众表示接下来有人替迪斯分担部分职责,他就可以全身心投入集团的改革工作了。事实情况外界心知肚明,迪斯被夺权了。
迪斯执掌大众集团以来,一直被视为传统汽车界最有力的改革者,刚刚年过花甲的迪斯在汽车掌舵人的年纪中还不算太老,他想做的还有很多,他想在大众这家全球首屈一指的汽车集团中完成自己职业经理人生涯的最后一站。
改革才刚刚开始,“续签”成为继续使命的最后一根稻草,按照德国惯例,企业通常只会在合同到期前一年,决定是否延长管理委员会成员的合同期限。
但这一次,在工会领袖Osterloh阻断迪斯改革努力后,迪斯强行提出了延长合同的问题。这个至少要在2022年4月份召开的会议,迪斯急迫地将其挪到了今天。
在公开信发表之后,在被工会拒绝多次之后,迪斯仍然向大众董事会提出了续签申请,大众集团执行委员会于12月1日召开集体会议,讨论迪斯是否将在其现有的合同上进行延期。
答案显然是模糊的,迪斯的请求没有被确认,“执行委员不会迫于压力做出决定,他们并不着急。”会议之后,德国媒体这样陈述道。
尽管迪斯的请求没能通过,只要改革要继续,这场旷日持久的较量就远未停止对于大众汽车集团来说,“大象转身”式的改革是一项艰巨而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有巨大的勇气和牺牲。
公会的力量
自他接手大众以来,大众进行了一系列大刀阔斧的革新。迪斯不仅砍掉了持续亏损且投入巨大的辉腾业务,还一直推动削减成本,以帮助支付对电动汽车和自动驾驶汽车的340亿欧元投资,以及500亿欧元的电动汽车电池采购。
当然,削减成本最直接有效的方式绕不过“裁员”,为了快速实现转型,迪斯试图比计划中削减更多的工作岗位,并提高其他方面的效率,但这也引发了劳工代表的不满。
在西方世界,几乎每一个大力削减成本提高效率的CEO,都会遇到来自工会的巨大阻碍。通用汽车的玛丽·博拉就是个例子,在美国推行的改革计划,甚至引来来了40天的大罢工。
明年,大众集团首席财务官和首席采购官即将要离职了,作为CEO的迪斯提出了自己的候选人名单,但是提名遭到了工会代表的反对,CEO改革的脚步在工会的*下寸步难行。
一直以来,迪斯一直都想让大众集团“瘦身”,精简掉非核心的业务和品牌,甚至有过卖掉杜卡迪、布加迪等品牌的传闻。在迪斯看来这样精兵简政更利于集团向电动化、数字化转型。
要“瘦身”就会裁员,保证员工利益的工会决然不可能支撑迪斯的意见。矛盾激化下,公会对迪斯的不满慢慢上升到了个人,指责其能力不足。今年6月,大众的重磅新车ID.3在上市前遇到了软件故障的难题,不得已推迟上市,而这个机密信息却被监事会内的某些人透露给了媒体,导致外界对大众电动化和数字化能力的质疑。
迪斯愤然而起,大声疾呼,“这是犯罪!”当然,事情之后,冷静的迪斯为自己的冲动道歉且付出了代价,卸任大众品牌CEO的职务。
在大众集团的历史上,因为得罪工会被赶下台的CEO也不止一个,2002年-2006年担任集团CEO的Bernd Pischetsrieder、2005年-2007年担任大众品牌CEO的Wolfgang Bernhard都是这么下台的。
显然,迪斯不想重蹈覆辙。
在大众集团内部,保时捷-皮耶希家族是第一大股东,掌握53%的投票权,下萨克森州(大众总部所在地)*控制着20%的投票权,是第二大股东,所以德国杜伊斯堡汽车研究中心主任费迪南德·杜登霍弗教授称大众集团本质上是一家“上市的国企”。
大众集团设有一个由20人组成的监事会,负责任命、监督集团管理层和批准公司重大决策,工会代表在其中不仅控制着监事会9个席位,还有权决定是否和CEO续签合同,得罪工会的结局往往只有一个。
迪斯的后半场
“要么全力支持CEO迪斯,要么就换掉他。”
这是德国媒体眼下最响亮的呼声,没人愿意看到斗争与内耗,在时代浪潮翻涌向前之时,任何的等待与停留都意味着后退,显然,大众没有时间了。
在执行委员会开会当天,大众股价出现下跌,跌幅超过1%。
大众股价下跌反映出了市场对大众集团未来的不确定性,如果CEO迪斯能够顺利续约,那么外界会对大众集团的电动化和数字化战略未来持有更加积极的态度,反之如果CEO迪斯前途不明朗,那么会打压大众集团的市场人气。
两个月前,大众中国刚刚宣布,大众刚刚批准了一项1500亿欧元(1780亿美元)的投资计划,并计划在未来五年斥资730亿欧元用于电动和自动驾驶汽车技术研发。包括计划在2020年到2024年期间,与上汽大众、一汽-大众,和江淮大众共同投资150亿欧元用于电动车领域,一直以来迪斯都在不遗余力地推进着数字化转型。
在公开信中,迪斯也提到了自己的计划,“新大众汽车集团2025转型战略分为三个阶段。目前,第一阶段已经结束,核心品牌恢复盈利,推出了第一款电动、全网络化和可持续汽车ID.3。我们现在的气候目标更加宏伟,这个目标也在加快转型进程。拥有IT业务能力的新晋竞争对手,比如特斯拉,正在跟上变革步伐,制定新标准。”
但事实上,摆在迪斯面前与外界眼中的仅仅都是计划。迪斯的去留,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大众未来的走向。
在过去的这两年里,就在内部纠葛难解难分之际,外部市场已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短短两年,特斯拉已经从“新势力”成长为真正的*者,市值早已突破5000亿美元,比大众集团的五倍还要多,留给迪斯的时间真的所剩无几。
2022年底前,大众是否能在全球拥有16个用于生产电动汽车的工厂。
2023年,其100万辆电动汽车的生产计划能否如约完成。
2025年之前,大众集团是否还能为电动化布局投入330亿欧元……
这些时间节点下的答案都等待着大众回答,只不过尚且未知这个答案还能否由迪斯来填写。
文/黄云杰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