挑战杯“互联网+” 大学生要了解什么?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12-05 21:03
我来回答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01-24 16:49
首先我们从名字上解读: 互联网+ ,意味着参赛项目要应用新一代的互联网技术,但同时需要把它与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简称“小挑”)进行区分。前者不只强调技术本身,而是要求更关注互联网新兴技术与其他产业领域的 融合 。
赛事主要的面相对象是 在校or毕业五年以内的大学生 ,要求其提交具备较高技术含量的创业项目进行评比。而此过程中,逐渐产生了两种作品形态:
1. 以技术创新成果为支撑的科技型初创企业。
2. 科技创新能力不太强,但是融合了新商业模式的初创企业(不强不代表没有)
近年来,随着各大高校对于这项赛事的重视,使得每届的参赛基数越发庞大,从第一届的20万人逐渐演变到第四届比赛的265万学生参赛。同时参赛作品的种类也越发全面,覆盖范围越来越广。2015年第一届时,国家级奖项的关键词,主要集中在APP或者电商平台这种偏软件的方向。16年时机器人/无人机/智能穿戴等软硬结合性项目开始入局,至于到了今年在厦门大学刚结束的第四届大赛则又与实事相结合,芯片/自主研发等关键词开始登顶。
不难看出,随着赛事的完善与规范,现在如果还仅凭着一个APP或者搭建个平台就想在更高层面的比赛获得较好成绩,无异于天方夜谭。高级奖项中纯软件产品的权重正急剧下降。
确实随着人数的增加,奖项的数量也在提高,比如国赛的金奖从30项增加到50项,并且比赛拓展了多个赛道进行分流。但对于指数级增长的庞大参赛人数来说,这些改变远远不能满足和改变激烈的竞争现状。
所以如果我们从参赛者的视角去看待比赛,如何选好参赛题目成了一个降低成本及提高产出的关键性问题。抛开技术不谈,如何使自己具备 风口意识 ,通过技术热点提高自己项目的竞争性?
举个例子,如果我们用一个电商软件或者社交应用去参赛,评委就会以审美疲劳的态度对你提出很多刁难性的问题。如果我们结合时事技术热点,比如之前美国制裁中兴公司导致今年芯片等类型项目数量提升。作为以往几届没出现过的东西,从知识的储量上来说,评委也不敢太针对。当然上述的一切增益性行为都只能是辅助,关键还是把握好项目的技术含量。并且随着赛事的级别,当进到省赛国赛后,要考虑的因素还会继续增加,比如产品商业模式的搭建,提前准备50-100道评委可能会问到的问题的答案,PPT格式美观上的提升,以及个人礼仪的培训等等。
学校层面:宽松的环境、适宜的土壤、和谐的气氛、组织化的行政部门、成体系的培训指导都是在比赛中获得良好名次的前提。
而在学生层面,则要更 注重多学科的融合,团结一切值得团结的力量 。工科教师学生的技术,经管专业老师同学的商业模式设计和财务,人文学院负责演示答辩的设计与礼仪。这里要重点强调,如果你是以竞赛获奖为主要目的去参赛的话,则更需要在第二个环节仔细钻研或者找到合适的伙伴。因为非创意组参赛的团队在技术上肯定已经或多或少的取得了成绩,剩下的也只是在细节和界面上进行优化,而作为工科生的同学们大多在产品的商业价值,运营模式上却存在着不可忽视的短板。
国赛的评委,学院派教师是绝对少数,占据主导地位的恰恰是掌握资本的企业家或投资人。后者可以不懂技术,但他们对你这个项目的商业价值的评估,就决定了你此次参赛的最终名次。并且商业设计也不是你想象的那么简单,因为有些产品确实有技术,但是其商业价值不好挖掘。商科学生要去大量的做调研,找痛点,然后导师再进行帮忙设计商业模式。
创新创业,创造的新只是为了去辅助创造的业, 这场比赛的落脚点最终还是要回到商业价值上,能应用在企业上,才会被最后一环的评审者认同。
现阶段,想要靠本科生去自己研发点什么前沿技术,确实难。最后获奖的人,不是靠着导师的技术拆出的一部分去做深化应用的,就是研究生博士生科研成果,再或者是毕业五年内去创业并且成功的学长实例。
借用展示老师的一句话:“一个好的项目没有两年的培育期,是不可能走太远的。”所以劝那些想要通过比赛去学习技术的同学,不要忘记你的初心,你是想通过这个途径去掌握技术,增加阅历,而不是去狙击赛事奖项。
毕竟我们只是这265万参赛队伍中的沧海一粟。这个世界上,愚蠢的人,异曲同工。优秀的人,却各自有着独特的闪光点。而且最优秀的那个人,永远比你想象里的优秀极点,还要强那么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