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12-07 05:33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6-21 22:58
阿旗巴彦花镇以农牧民增收为核心,以产业化经营为突破口,突出特色抓增收。2007年做大做强劳务输出、绒山羊舍饲良种精养、柞树养蚕业,年内实现劳务输出完成1.2万人次,舍饲良种精养绒山羊4万只,柞树养蚕3万亩,实现人均增收600元的目标。 阿旗巴彦花镇是一个蒙汉杂居、半农半牧的农业镇。随着农牧业产业结构调整和二、三产业的快速发展,全镇农牧业生产已逐渐由劳动力密集型向产业技术型转变,全镇有大量的劳动力赋闲在家。针对这种情况,巴彦花镇*、*坚持教育与引导并重,走以“有组织输出为主、有组织输出同自发输出相结合”的路子,将劳务输出作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增加农牧民收入的一项主推产业来抓。积极“打品牌”,主要通过本镇劳务输出经纪人,同区内外用工单位形成合作关系,逐渐巩固壮大劳务输出基地。日前,已形成了大连通远食品有限责任公司、大连海丰隆食品有限责任公司、营口三星服饰有限责任公司、北京三合涂料有限责任公司、天津城北汽运有限责任公司年输出劳动力100人以上的劳务输出基地,坝后羊场、蒙古国金矿、北京铁路、河北建材、廊坊建筑等年均输出20人以上、收入稳定、安全可靠、具有一定发掘潜力的基地17个。巴彦花镇民工诚实守信、吃苦耐劳,得到用工单位的肯定,逐步打造出了具有鲜明特色的劳动力品牌。
强化“搞服务”。2006年,巴彦花镇*、*先后在大连通远食品有限责任公司组建成立了巴彦花镇第一个劳务输出党支部和驻大连劳务输出联络办事处,负责大连劳务输出的组织、联络、维权、服务。今年,将大力发展劳务输出派出机构,不断完善派出机构的服务职能,为民工提供生活帮助和司法援助,依法保障农民工权益。目前,全镇劳务输出达到8176人次,举家外出务工户495户,1673人,“走出农门天地宽”的梦想得到实现。
特色养殖行好船在发展劳务输出产业的同时,阿旗巴彦花镇依托本镇得天独厚的柞树资源,大力发展养蚕业,“顺风扬帆”,抓好全旗独一无二的柞蚕养蚕业。巴彦花镇现有天然柞树林地8万多亩,气候、降雨量适合饲养柞蚕。养蚕产业投入少,产出多,效益高的特点明显,这项产业存在着生产周期短,不误农活的特点。每年7月上旬投放幼蚕,9月中下旬即可结茧,生产周期不足3个月,而且与其它农活不发生冲突,不抢工。
2007年3月份,在市、旗两级供销社联系、协调下,与辽宁凤城市四台子蚕科所就合作养蚕事宜进行了洽谈,并达成合作协议。由蚕科所为养蚕户提供质优价廉的蚕籽和杀虫农药,委派养蚕技术人员无偿为巴彦花镇养蚕农户提供技术服务。旗、镇两级*还负担养蚕户外出考察、参观及购买蚕籽雇佣冷藏车的全部费用。记者采访时了解到,阿旗巴彦花镇柞树养蚕面积今年望突破3万亩。按每百亩收入1万元计算,仅此一项全镇人均将增收200元。镇**还加强*支持和引导,通过引进外商及技术,逐步引导本地区群众从事养蚕项目。加强对蚕农的养蚕技术支持,倡导科学养蚕。组织养蚕户协作生产,统一放蚕、杀虫、驱蚁,形成连片的无害区。组建成立了柞蚕养殖协会,提高了养蚕组织化程度。从而实现了增收的新途径,做到了生态建设成果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三效合一。 在发展畜牧项目上,阿旗继续坚持走种养结合的发展道路,在全镇广泛推广5521生产模式,即:每户种50多亩地、养50多只羊、解决2口人的就业、年均收入1万多元的生产模式,大力推广东古井子村谷天军等户养殖盖州市绒山羊的饲养模式,在加强养殖户的技能培训和新技术普及推广工作的同时,收集农牧业生产信息、农牧产品供求信息、各类技术信息的,指导养殖户根据市场变化调整产业结构,年内羊存栏10万只以上,产绒12万斤以上,出栏4万只以上;饲养禽类年均达到20万只,肉牛2000头,养殖业收入达到250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