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见》读后感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12-07 10:04
我来回答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7-12 03:21
降生于不丹,为文殊师利菩萨之化身。他以生动幽默,又富有智慧和慈悲的笔触,让我们深刻地理解佛教的真谛
佛陀不是天上的神。他是凡人。但他又不太平凡,因为他是一位太子。他的名字叫悉达多·乔达摩,他享有优裕的生活,在迦毗罗卫国有美丽的宫殿、钟爱的妻儿、敬爱的双亲,忠心的臣民,孔雀幽幽的翠绿花园,还有一群才华出众的宫女随待在侧。他的父王净饭王,尽全力的让他在宫墙之内不虞匮乏,并且让他的一切需求得到满足。因为悉达多还在襁褓时,占星家曾预言,太子将来可能会做一名隐士。但净饭王决心要让悉达多继承王位,宫中生活奢华,安全而且相当平静,悉达多从来不与家人起争执,事实他关怀家人,并且深爱他们,偶尔与堂兄弟的关系一些紧张之外,悉达多和每个人都相处的很好。
随着悉达多的逐渐长大,他对外面的世界开始好奇起来,恳求净饭王让他去出游。净饭王答应太子恳求,但是它严令太子的车夫只能让太子看到美好的事物,太子大多尽情的享受了沿途的水光山色和自来丰沛的大地。但是在回家的路上,他们俩人遇到了一个在路边*的乡下人,被极大的痛苦折磨,悉达多一辈子都被魁梧的侍卫和健康的宫女所包围,听见*的声音,这照片受病苦折磨的躯体对他来说是一个极大的冲击。悉达多的内心再也无法平静,他想知道外面的世界到底是怎么样子的,于是和车夫再度出游,这一回,他同样欣赏了沿途的美丽的风景,在回程的路上他看到四个人抬着一个尸架,上面平躺着毫无生气的躯体,悉达多一生中从来没看到过这样的东西,他问车夫,车夫跟他解释了这个人已经死。悉达多问其他人都会死吗?是的主人,每个人都会死。那我的父王和我的儿子也会死吗,是的,每一个人都会死,不管是富裕还是贫穷,高贵还是低贱,都无法避免死亡,这是人生在这个世界上所有人的最终命运。
他悄悄离开皇宫,独自苦修。悉达多开始迈向证悟的故事~~
其实如果一个人接受下列四项真理,他就是佛教徒:
①一切和合事物皆无常(诸行无常)
②一切情绪皆苦(诸漏皆苦)
③一切事物皆无自性(诸法无我)
④涅槃超越概念(涅槃寂静)
以上就是佛陀宣说的四法印。
佛陀的发现
完全不凭借任何科学工具,悉达多太子以吉祥草为垫,坐在菩提树下,探索人类的本性。经过长时间思维,他终于悟到了:一切万有,包括我们的血肉,我们的情绪和感受,都是由两个以上的元素组合而成。两种或多种元素和在一起,新的现象就会产生。没有一个产物可以独立于其个别元素。相信它真实独立存在,是最大的*。整个宇宙一切事物都是相互依存的,因此一切事物都会改变。这就是无常。无常并不意味着死亡,而是意味着变化。
通过这个了悟,悉达多终于找到了一个方法以解除死亡的痛苦。他接受了变化是不可避免的,而死亡只是这个循环的一部分。如果能了解一切都是无常,就不会攀缘执著;如果不攀缘执著,就不会患得患失,也才能真正完完全全地活着。
无常是好东西
当佛陀说一切和合皆无常,他并不认为那是坏消息,而是简单、科学的事实。
我们能认清因缘的不稳定,就会了解自己有力量转化障碍,并且完成不可能的任务。而绝望或者盲目,都是相信恒常的结果。
无常的概念并非预言世界末日或天启,它也不是对人类罪恶的惩罚。它没有本具的正面或负面,只不过是事物和合的过程之一部分而已。
我们通常只想要无常的一部分,而不要全部。真正的解脱来自领受整个循环而不是紧紧抓住自己喜欢的部分。
所有的事物都是因缘相依,认识因缘相依,我们就会认识无常,恐惧的背后是对确定性不断的渴望,我们对未知感到恐惧,人心对恒定的渴望,是根植于我们对无常的恐惧。
当你能够察觉不确定性。当你确信这些相关联的成分不可能保持恒常与不变时,就能升起无畏之心。你会发现自己真正可以准备好面对,在最坏的情况。同时又能容许最发生。你会变得高贵而庄严,这种特质能增强你的能力,不论在工作、作战、谈和、组织家庭中,或者是在享受爱与情感的关系中。
什么是生命?生命是一个巨大的和合现象,因此生命是无常的。
佛陀发现,追本溯源,导致痛苦的是人的情绪。事实上,情绪即是痛苦。无数的情绪因为我们的误判、偏见和无明而产生。爱恨、罪恶、无辜牵扯、闭关忌妒、骄傲恐惧、羞愧、悲伤、喜悦等
一切情绪都生起于自私。也就是说,它们都与执着于自我有关。
情绪虽然看似真实,但不是一个人本具存在的一部分。只是特定的因缘聚合在一起生起的。
基本上所有的情绪都是一种偏见,在每一种情绪之中,都存有分别心的成分。如果你认真地想要根除痛苦,你必须培养觉知,留心你的情绪,并且学习如何避免被情绪鼓动起来。
情绪的根源:(不存在的)自我
所有种种不同的情绪及其结果,都来自于错误的理解,而这个误解来自一个源头,也就是所有无明的根源——执著于自我。当我们看着自己的身体(色)、感受(受)、想法(想)、行为(行)和意识(识)的时候,我们制造出一种自我的概念。人们把这种概念视为恒常而且真实的。我们全都被自我所迷惑了,执著于谬误的自我,不断地制造更多的无明,导致了各种痛苦和失望。
悉达多发现没有自我,也没有根本存在的*,而只有无明。无明就是不了解事实,或对事实了解不正确,或认识的不完整。我们追求成功,唯一的理由是我们在享受着无明的喜乐。无名的喜乐不过是不断高估对自己有利的可能性,以及低估障碍而已。
习气:自我的盟友
悉达多了悟到自我并非独立存在,自我只不过是一个标签,因而执著于自我就是无明,这可能是人类历史上最大的发现。但摧毁它却不是一个简单的任务。
习惯让我们软弱,因而无法对抗自我。即使是微不足道的习惯,都十分顽强。傲慢和自怜息息相关。我执纯粹是一种自我纵容,认为自己的生命比其他人的都更艰难更悲哀。当自我发展出自怜的时候,便让其他人生起悲悯的空间消失了。
那么爱呢?
有人认为并不是所有的情绪都是痛苦的——比如爱、喜悦、创意、虔诚、狂喜、和平、团结、满足、慰藉等等。的确,某些痛苦看起来很明显具有负面性质。但对于悉达多来说,任何具有不确定和不可预测性质的事物,即是痛苦。比如,爱或许是愉悦而令人满足的,但它不会凭空独立的出现,至少需要一个对象。因此,它就常受束缚了。得不到爱痛苦,看到爱离去痛苦,担心失去爱也是痛苦。
当你开始注意到情绪所能够造成的损害,觉知就会开始发展。当你有了觉知你就会了解在面前的危险。不知才是恐惧的真正根源。觉知不会妨碍你的生活,反而让生命更加充实。如果你正在享用一杯茶,而且了解短暂事物的甘与苦,你将能够真正地享受那杯茶。
希达多发现,要确定某个东西真实存在的唯一办法,就是证明他独立存在,,而不需诠释、不能造作或不会改变。我们日常生活中一切似乎能作用的机制,不论是身体的、情感及概念的,都是有不稳固、不恒常的部分所聚合而成,因此他随时都在改变。
悉达多证悟了本具存在的空性。他了解了我们所见、所闻、所感、所想、所知的一切存在,纯粹只是空性,而我们不过将某种“真实性”附加或者标示于其上而已。人们将世界理解为真实,是来自于强烈的个体与集体的习气——所有的人都这样做。这个习气如此的强大,而空性的概念对我们而言又如此的无趣,因此几乎没有人愿意去追求悉达多那样的了悟。
悉达多甚至曾经想不去教育大众,因为教法不易。在这个被贪婪、骄傲和物质主义驱动的世界里,即使只是教导爱、慈悲、利他等基本原则都非常困难了,更不用说空性的究竟实相。
空不是没有
虽然悉达多证悟到了空性,但空性并不是由他或者任何人所制造的。也不是为了让人们快乐所发展出来的理论。空性也不会消除我们日常生活经验,佛陀并没有否定彩虹的显现,也不是说没有那杯茶。我们能享受经验,但仅仅由于能够经验某事,并不代表它就是真实存在。
悉达多将我们在这个世界的经验视如一场梦,我们的习性执著于此梦幻般的世界,认为它是真实存在的,因而落入痛苦和焦虑的无尽循环之中。我们的想象对自己来说是如此真实,因而困在茧中无法脱身。然而,只要了解这一切都是我们的想象,就能让自己解脱。
我们真正需要的是从习气、想象和贪著中觉醒。如同悉达多所说:你是自己的主人。
业没有善恶
业(karma)这个字通常被理解为一种道德系统的报应——恶业与善业。然而,业只是一种因果的法则,不应该与道德或伦理混淆。包括佛陀在内,没有任何人对何为负面的、何为正面的定下基本的标杆。
任何促使我们远离“一切和合事物皆无常”这种真理的动机或行为,都可能导致负面的后果,这叫做恶业。任何带领我们趋近“一切情绪皆苦”这种真理的行为,都可能造成正面的结果,这叫善业。
了解空性之后
了悟了空性的悉达多,对菩提树下的忘忧草或宫殿里的丝绸坐垫没有好恶分别。金线坐垫的价值完全是由人类的野心和*造作而来的。
我们人类认为心胸宽广是一种美德。要扩展心胸,重要的是不要安于令我们舒适或习惯的东西。如果我们有勇气能超越世俗,不被惯常逻辑的界限所*,就能得到利益。如果我们能超越界限,就能了解空性是如此可笑的单纯。密勒日巴躲进牦牛角不会比某人戴上手套还令你惊讶。